张公巷窑址旅游景区

阅读:5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7:41
企业介绍

张公巷窑址在汝州市区东南,遗址中心区面积约3600平方米,皆被居民住房和城区道路所压。2004年2-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张公巷的东、西两侧分别开挖探方两个,发掘面积124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的房基4座,井四眼,灶6个,灰坑49个和过滤池1个,出土了一批张公巷窑生产的瓷器和窑具。

历史文化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2001年年会在汝州召开,出席这次汝州年会有来自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英国、西班牙、瑞士、泰国、意大利等9个国家和台湾地区古陶瓷研究专家及学者和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会员代表共180多人,这次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都是空前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李知宴先生在“学术讨论总结”中指出:“突出的是对汝州市张公巷窑值得高度重视”,“关于汝州市张公巷窑址、汝州市博物馆朱文立先生多年来热心于汝州市内青瓷窑址的寻找,先后在文庙和张公巷内发现类似汝窑青瓷的瓷片,此后釉找到匣钵垫饼等窑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的发掘,获得手资料。”朱文立先生《破解汝州文庙、张公巷窑址之谜》则指出:“张公巷窑不但有继承清凉寺的卷足支烧工艺,而且有创新发展。汪庆正对张公巷的思考中发表了令人深思的精辟见解。”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汪庆正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张公巷窑址和汝官窑的关系,汝官窑的窑址在宝丰,过去已属定论。但二年多前朱文立同志来上海说,汝州发现汝官窑窑址。当时,我是不信的,后来,他釉拿来标本,我感到历史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没有窑址的正式科学发掘是很难置信的。目前。张公巷窑址已由河南省考古所孙所长他们正式发掘,这就使问题变得非认真研究不可了。”“张公巷窑址不仅有宝丰相类似的标本,而且也有重要的有异于一般汝官瓷的标本,主要特点是胎比香灰更白,釉较淡白而更厚(薄),带有垫烧的标本。”“上海博物馆已发表过收藏的四个标本,其中一件是典型的北宋折腰碗,属淡粉青釉、大开片。以前对生产地一直未能确定,而这次在张公巷得到了答案。”日本著名古陶瓷专家伊藤郁太郎参加汝州年会后,在日本《陶说》杂志以“汝官窑探访”为题,长篇报道朱文立10年来研究寻找张公巷窑址和文庙遗址的情况,目前张公巷窑址已成为国际古陶瓷界的热点。张公巷窑址的发现与发掘宝丰清凉寺汝窑发现后,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对汝官窑的试制和研究,认为宋廷御用汝官窑有可能建在州衙附近。历经10多年的寻找,先后在汝州城内文庙发现了汝窑瓷残器、瓷片、独特青釉瓷片,并发现了大量宋代配釉用的原料,但窑具迟迟未能发现。2000年4月下旬,有一户居民在张公巷处旧房改造,笔者闻讯赴现场捡到了十余片匣钵残片,这些匣钵片独特有装烧工艺品的桶式匣钵,也有装碗用的漏斗式匣钵,其桶式匣钵底部中间有圆孔大小不等,有一片匣钵底部直径47厘米,而圆孔直径是6厘米。还有一片匣钵底部直径36厘米,而圆孔直径是16厘米。笔者反复研究断定此处无疑是一处重要和独特的窑址,并马上向省文物局汇报文物局对此重视,派人于2000年5月8日对张公巷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挖掘探沟东西宽2.5米,南北长10米,深度在3.5米左右。当挖至宋代地层时,出土了大量的匣钵片,并有两件匣钵完好,1件是盘式匣钵,1件是漏斗式装碗用的匣钵。并出土了大量独特青釉瓷片,工艺讲究,支钉痕如油菜籽那么大,薄胎薄釉,胎色呈现白色,并出土了不少古钱币、玛消粒和少量素烧过的坯片以及火照等。由此可见,张公巷是一处重要的窑址,可惜的是,它再次被埋于地下,老百姓把探沟回填后有盖起了房屋。为了搞清张公巷窑址,笔者走访了不少群众,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文化局领导支持下,2001年4月13日用直径5厘米探铲,在张公巷一居民院内打了两个探孔,其中一个探孔出土了60多片素烧胎片及4片独特青釉瓷片,其中一片厚度仅2毫米,简直把我惊呆了。文物局办公室当即电话汇报省文物局。文物局领导重视,派人于2001年6月对张公巷进行第二次挖掘。掘面40平方米,当挖至宋代地层时,大量素烧胎片叠撂堆集,在古瓷窑发掘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些素烧胎片大片的极少,一般像月季叶那么大,能辨出器型的极少,胎片厚薄之均匀,制作之精细,在陶瓷史上少见,其出土的青釉瓷片,它的工艺继承了清凉寺汝窑的支烧,而且有创新发展,足部直、窄、矮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且碎而精美。出土的匣钵品种繁多,桶式、碗式、盘式、盂式应有尽有。对出土文物的研究一、对出土匣钵的研究。这次出土的匣钵,品种多样,制作普片精良、规整,每件匣钵的底部和边沿处都涂有碱土,其目的是防止匣钵粘连,增加匣钵使用次数。匣钵使用次数越多,产品成色越好,成本越低,并能防止产品落渣。其桶式匣钵底部往往有圆孔,这些圆孔起到缩小窑内温差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的作用。另有一些桶式匣钵底部圆孔特别大,在现今的窑场都没见到,是烧大件产品作匣钵圈用还是另有用途?这有待今后发掘断定。而汝窑四乡遍布临汝窑,其匣钵制作粗糙,品种单一,基本上都是装碗用的漏斗式匣钵。张公巷的匣钵和临汝窑匣钵完全是不同风格,虽然是官办窑场。二、对出土瓷片的研究。这次出土的典型的青釉瓷片,其色泽少有能见到的只有上海博物馆存的4件青釉标本。薄胎薄釉,薄的尚不足2毫米,制作精细,施釉极其均匀,带支钉的器物支钉痕总体看普遍比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器物的小,像油菜籽那么大,胎色呈现白色,并且都很碎小。如果不是为宫廷所烧,就不会那么精细。这些瓷片从制作工艺到釉色和传世汝窑瓷有根本的区别。它的足部直、窄、矮,而传世汝瓷是卷足支烧,张公巷的支钉痕整体上看比传世汝官瓷小。传世汝瓷的色泽是天青色,清凉寺和汝州文庙瓷片和传世汝瓷一样,而张公巷窑瓷片是独特青釉。目前,说知只有上博4片青釉标本和张公巷瓷片一样。汪庆正先生指出,张公巷窑有可能是北宋官窑,我认为汪庆正先生的说法是正确的。张公巷窑确确实实是过去古陶瓷界认为不可能再现的北宋官窑。三、在次挖掘时出土了不少绿的、白的玛瑙粒,这显然是配釉所用。四、对出土素烧胎片的研究。这次挖掘出土了大量碎小精细的素烧胎片,有一个槽型扰沟基本上埋的都是碎素烧胎片,素烧胎成品率很高,一般都要上釉烧成瓷,而这次出土那么多的碎素烧胎片说明两个问题;其一、产品素烧后,根据宫廷需要什么,再上釉烧成,所以库存素烧胎很多;其二、北宋灭亡时来不及把这些素烧胎烧成瓷,所以全部打碎,避免落入金人手中。大量实物说明,此处窑场是北宋王朝专门建立的,其烧瓷技艺达到了世界陶瓷之。2001年2月10日和2001年3月12日,笔者带上张公巷窑址和文庙遗址的有关资料分别到北京和上海请有关古陶瓷专家座谈,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重视。上海博物馆存藏的4件青釉标本,汪庆正先生为了寻找它的产地耗费了他数十年的精力,当网庆正先生看到张公巷窑址的标本后,激动的说:这下可找到了4件青釉标本的娘家了……。张公巷窑址的精华综上所述,张公巷窑集宋代古陶瓷只大成,汇中国古陶瓷之精华。从探测情况来看,张公巷窑面积约2500平方米,生产时间短暂,越15年左右,并且传世品极少。目前,仅发现上博存的4片残器。从挖掘情况看,北宋王朝灭亡时,张公巷窑遭到宋廷毁灭性的破坏,为的是不让它落入金人手中,破坏痕迹完好的埋在地下,800年来未见天日。北宋官窑在哪里。给历代后人有多种推测,概况起来,大致有三:其一、北宋官窑在开封,由黄河历代淤积,深埋地下,不好寻找;其二、北宋官窑是汝州一个窑口,宫廷有命则供无命则止;其三、北宋官窑不存在。张公巷窑发现后,说明北宋王朝官窑确确实实存在,并且是宫廷专设的窑场。金兵即将占领时,北宋王朝有意把它破坏和掩埋,不让其落入金人之手,所以后人很难发现。保护好这些遗迹,就是保护好北宋官窑的精华。对张公巷窑址如何发掘,如何保护,应该慎之又慎,应该经著名古陶瓷专家论证。打破常规挖掘,把它们很好地保存下来,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风土人情

    1、河南地区语言以河南话方言为主,普通话在省内大城市通用。2、外出旅行,注意身体健康,切勿吃生食、生海鲜、已剥皮的水果,不要光顾路边无牌照摊档,防止暴饮暴食。多喝开水,多吃蔬果类。吃饭找那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店、老字号,只有那里才能品尝到地道的当地风味。逛一逛当地的农贸市场,在那里不仅可以买到实惠东西,而且会加深你对当地风土人情、民情民貌的了解。


--------------------------------------------------------------------------------------
旺季门票:25元
--------------------------------------------------------------------------------------
开放:8:00-17: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张公巷窑址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张公巷窑址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张公巷窑址在汝州市区东南
    企业电话: 0375-65233618
    所在地: 河南/平顶山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