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坝旅游景区

阅读:5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0:01
企业介绍

曼飞龙佛塔位于允景洪市西南60公里的曼飞龙村后山顶上。该塔建于傣历565年(1204年),傣语“塔糯庄龙”,意为大头笋塔。相传由三个印度僧人设计,勐龙头人祜巴南批主建。整座塔由塔座、坛台、钟座、覆钵、莲花、蕉苞、宝伞、风标8个部分组成,直径8.6米。主塔高16.29米,周围由8个边塔群。外观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参差有致,造型壮观美丽。塔群呈莲花瓣形,由于佛身洁白,塔尖呈金色,掩映于绿树丛中,远远望去,宛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当地傣族人民亲切地称之为“塔诺”(意为雨后出土之竹笋)。在母塔的塔顶上装有精美的铜制“天笛”,子塔顶上挂有玲珑佛标,一遇风吹,塔上便发出叮叮当当之声,悦耳洪市北部47公里处的勐养镇三岔河的野象谷,是野象出没频繁的地区,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要到那里去吃一些含有盐分的水和泥土,以补充体内的需要。在野象谷中建有一些大树旅馆和观象台,旅客如有耐心,可在1、2天内看见野象到河边饮水、洗澡。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从西部横向联合断山脉浩浩荡荡流入景洪段共有1612公里,从勐腊县关累口岸出境后称湄公河,全长4500公里,沿途风光美不胜收。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于越南南部汇入南海。澜沧江发源于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经西双版纳流出境外。在西双版纳的流程为158公里。古时傣族称“南兰章”,意为“百万大象繁衍的河流”。游览澜沧江可分上下两段。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意思是卷起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就用棉布铺在地上,请佛祖从上面走过去,佛祖走过去后,教徒又把布卷起来。勐罕就是这样的名的。橄榄坝的海拔只有530米,是西双版纳海拔地方,也是气候炎热的地方,炎热的气候给橄榄把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这里热带水果种类繁多,除鲜果外,橄榄法还出产大量的果脯,所以在橄榄把到处都看得到水果和果脯市场

历史文化

    橄榄坝位于澜沧江的下游,距离景洪城只有40公里。橄榄坝是一块四五十平方公里的坝子(即小盆地),澜沧江从坝子中心穿过。橄榄坝,在傣语中叫做勐罕,“罕”意思是卷起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时讲经,教徒们就用棉布铺在地上,请佛祖从上面走过去,佛祖走过去后,教徒又把布卷起来。勐罕就是这样得名的。橄榄坝的海拔只有530米,是西双版纳海拔的地方,也是气候炎热的地方,不过,这炎热的气候也给橄榄坝带来了丰富的物产,有椰子、槟榔、香蕉、芒果、荔枝、杨桃、菠萝蜜、西蕃莲等等,除鲜果外,橄榄坝还出产大量的果脯。人们把橄槛坝比作开屏孔雀的尾巴——绚丽多彩,而橄榄坝上布满了美丽富饶的傣族寨子,就像装点在孔雀尾巴上闪亮的花斑。曼松满(也就是花园寨)和曼听(花果寨)是两个比较大的寨子,无论哪一个寨子都有典型的缅寺佛塔和传统的傣家竹楼。每座竹楼外面,都是竹片作篱笆,围成一个大大的院子,用来种菜和栽果树。寨子周围到处是铁刀木树,又叫挨刀树,这种树砍了又发,越砍越发。傣族很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他们在寨子周围种上这种铁刀树作为烧柴以保护当地的森林资源。

风土人情

    1、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携带雨伞。2、尽量避免接近动物和鸟类。研究发现,不少疾病都与其传播有关。3、气温多变,皮肤易过敏。尽量不与花粉等过敏源接触。有过敏者应带上抗过敏药品和防晒护肤品。4、在活动时也应注意财物的保管,不要带过多的贵重物品。


--------------------------------------------------------------------------------------
旺季门票:50元
--------------------------------------------------------------------------------------
开放:8:00-17: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橄榄坝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橄榄坝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云南澜沧江的下游,距离景洪城只有40公里
    所在地: 云南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