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沙拉旅游景区

阅读:12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2:51
企业介绍

迤沙拉是四川省的一个少数民族(乡)镇──平地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金沙江畔,距平地镇政府8公里,108国道、成昆铁路从村内通过。全村彝族占据了总人口的96,归属彝族中的里颇支系,是明朝洪武14年公元1381年前后陆续从南京应天府、湖南长沙三阴县等地作为军人受命军屯来的其中一部分,以南京应天府来的居多。他们来到后,“三分操练、七分种,犬牙相制以守其地”明《滇史》卷十,与当地土著彝族交融,从而形成了里颇彝族,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居住史。这里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18度,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2005年节9月,该村正式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特别告示:攀枝花的气候是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立体气候,阳光充足,同时紫外线较强,所以到此旅游要多带些薄衣物,外出时要带上伞具和防晒等用品,还要多准备饮用水。这里气候温暖,森林密布,所以旅游者每到一地都应特别注意防火并要爱护文物古迹和景区的花草树木,做好生态环保,不跋涉危险地区,并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旅行药品:抗病;呼吸系统常用药;防晕车、晕船药;防过敏药;防暑药;伤科药等。应急物品:太阳伞、遮阳帽、防晒用品。

历史文化

    迤沙拉自然村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以南70公里处中心:海拔1187米经纬:101.8704°26.2183°在攀西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的壮丽图景上,自北而南的西南大驿道与自西向东的金沙江交汇处,有一个古朴而神秘的彝家村落——“中国彝家村”迤沙拉,凭着她古老的深山民族历史文化,吸引着世界探寻的目光……二千年来,作为南丝绸路上必经之地,迤沙拉阅尽古道沧桑,迎送历朝历代名人雅士——司马迁经略云南,诸葛亮五月经此渡泸深入不毛,杨升庵数度往还,石达开经此入川血溅大渡河……迤沙拉彝人隶属彝族中里泼支系,历史悠久。到了公元1381年,朱元璋“洪武开滇”,从江苏、江西、安徽等地派驻30万大军至云南平乱,并开明地实行彝汉通婚“就地落籍”的民族政策,迤沙拉迎来了攀枝花历史上次大移民。600年来,这些带来崇文重道、能耕善织、精于工巧习俗的江南移民,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本土彝人加上东部移民,迤沙拉形成了传承至今彝汉融合的独特民族历史文化。迤沙拉是我国的彝族自然村。在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18户2245人,其中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数的96%。迤沙拉素有“天下彝家村”之称,言其在彝寨中,历史悠久、文化辉煌、人口兴旺、经济发达……依平缓的金沙江西岸台地而建的迤沙拉民居,大都采用青瓦白墙、土木结构,呈现出一派苏皖小镇的风貌。村内小巷纵横,密如蛛网;家家高墙深院,院院紧邻;门前有巷,巷巷相通。胡家巷、张家巷……一路走来,犹如行走在时空的迷宫之中,但见深院、高墙、深巷,“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之势醒目。体现着“合和聚财”风水氛围的四合院,其四合五进、高瓴飞檐突出表现了“五岳朝天、四水归井”的徽派建筑风格。房屋的屋脊、四檐均有昂扬向天的装饰;其四厢的内檐水道均朝天井内,以讨聚风聚财的吉利。雕花窗户、板壁、檐梁、墩柱、桌椅……处处可见工巧的雕刻艺术。而屋檐设计的精美、瓦当图案的考究,更令人叹为观止。迤沙拉人在堂屋设立祭祀神位,“天地君亲师”、“先祖、灶君……”当地彝人虔诚地传承着汉文化传统。“起家车轮子,毛家笔杆子,纳家包谷子,张家酒坛子”。迤沙拉有四大姓“起、毛、纳、张”,家谱严谨,数百年数十代不断香火,老少妇孺皆知。“迤沙拉姓,毛家毛半村”,迤沙拉毛氏共148户,890人,堪称迤沙拉的大姓。和韶山毛氏同源共祖。在迤沙拉,开门迎客、笑脸迎人的彝人令我们真切感受到当地热情好客、温文儒雅的纯朴民风。在喜庆的声中,新郎新娘虔诚地祭神敬香“退车马”。一位族中长者杀公鸡喷血于地,以示驱邪,迎吉祥。进门前,一群族中亲友拥着新娘“踩碗”,踩破碗寓意岁(碎)岁(碎)平安。进门后,新娘点燃一对红蜡烛,新郎、新娘拜天地、祭祖宗后,各喝一大杯酒喷向对方脸上,毛兴荣告诉我们,“喷洒交杯酒”寓意相亲相爱、天长地久。在松柏枝干搭顶、松毛铺地的青棚里,新郎新娘肃穆地举行了拜天地、拜祖先、拜长辈仪式,婚礼达到了高潮。婚礼上,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妇女是一道道养眼的风景。而她们的服饰着装,强烈地表现了彝汉交融的风格。妇女头戴彝人的扣花帽,服饰却保留着明代汉风的痕迹——宝蓝布料、宽袍大袖,配以装饰着漂亮纹饰的背心或围腰,尤其是脚上的绣花鞋,图案之精美,手工之灵巧,令人惊叹。迤沙拉谈经古乐与丽江纳西古乐、大理洞经音乐同属一脉,均系古时的宫廷音乐演变而来。此中既有道家崇尚天地自然之声的仙风道骨;又有江南水乡缱绻涤荡的儿女情怀;且不乏里泼彝人田野劳作应歌而起的豪放粗犷……挚朴的迤沙拉人演奏金陵遗韵,表达了南京移民们对秦淮古土的拳拳依恋;彝家山歌野曲的变奏,正反映了彝汉通婚、彝汉民族融合在音乐中的演绎和变迁。两千年的茶马古道承载着沧海桑田,经历了一段段艰难苍凉。青石上留下的深深的马蹄坑,使人情不自禁生出追古忆昔的怀想。在古道经过的地方,有据说是诸葛亮留下的“可以栖迟”的手迹石刻;在营盘山,诸葛大营城墙等古迹至今犹存……迤沙拉,这藏在深山中的民族历史文化瑰宝,亟需受到世人关注和保护。而不久之前,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迤沙拉为第二批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市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迤沙拉极大关注,正积极制定措施和想方设法保护和开发迤沙拉;目前,迤沙拉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正斥巨资,遵照“科学性、保护性、针对性、适度性、可持续性”原则,保护性地开发迤沙拉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和古村特色,促进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持续发展和更好利用。

风土人情

    1.游览时注意安全2.不要乱扔废弃物爱护周边环境


--------------------------------------------------------------------------------------
开放:9:00-9:3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迤沙拉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迤沙拉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位于金沙江畔,距平地镇政府8公里
    企业电话: 08128172029
    所在地: 四川/攀枝花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