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龙山旅游景区

阅读:1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2:36
企业介绍

长龙山位于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的重庆市奉节县公平镇境内。那里风景优美,群山环绕,从山脚到山顶错落有致,山势陡峭,草木纵生,素有“川武当”之盛誉,是渝东地区著名的道教胜地。
长龙山天仙观,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是渝东、陕南、鄂西交界处方圆数万平方公里的道教圣地,享有“川武当”之盛名。据民间传说,汉平帝之女平阳公主为避战乱,流落至此,遇草寇欲纳之,平阳公主以武力征服草寇。观此处地势形胜,便驻迹修炼,遂得道成仙。后来汉光武帝追谥其为天仙公主。世人为纪念天仙公主,便捐资修天仙观祀之,长年祭祀,经久不衰。
天仙观屹立于长龙山龙头之上。因此,观门联云:“四面山高云作顶,两条河抢寺居中”。天仙观始建于何年,尚待考证。据清道光《夔州府志》记载:“观在长龙山绝顶,远望上锐下圆,形如斗笠,左右及后背皆空,两溪夹绕其间,亭亭独立,螺旋以上,约十里许,至绝顶,则前面至岗梁亘亘一二里,座石多作龙鳞状,山端一峰钎峙,峰后为天仙观,老氏居之,供奉真武祖师,相传极灵异,岁有雪公扫殿。九月一日至九日香火极盛遐迩,届期先至此宿焉。土人称为川武当,不知创自何代,嘉庆初为教匪所毁,后重为募建”。又据说夔州府教授朱有绂有纪云:“天仙观不知创自何代,嘉庆初为教匪所坏,迨后重为募建,故规则未宏”。考其庙碑,道光、咸丰年间多次补修。光绪二十年(1894)被火焚,次年修复。民国15年(1926)补修前后殿。天仙观的建筑技艺堪称精品,天仙观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能工巧匠却在不足300平方米的基础上,凌空飞架“望江楼”。挑石为廓,以石为栏,砌石为殿,三重大殿,梯级而上,殿堂俨然,巍峨壮观,楼室空阔平坦,高大宏敞,相互贯通。楼分内外两进,内屋为客房,供人歇息,外层为走廓,供人凭栏眺望。身处其间,如临云中楼阁。民国29年(1940),驻军围攻占据天仙观的刘百窝为首的阴刀会,观被炮火炸毁,望江楼荡然无存。民国32年(1943)王楚珩父子倡捐重修,但其规模大不如前。解放后,仍有道人住持,“大跃进”中长龙山的森林包括百年前王道人手植松柏被毁。“文化大革命”中天仙观全毁。改革开放后,有人建小庙,初一、十五仍有众信徒顶礼膜拜,会期尤甚。1995年,奉节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开放,成立了“奉节县长龙山天仙观管委会”。先后由道士李至升、陈明升任主任和当家,筹资200多万元建天仙殿、真武殿、三清殿、斋堂、道士房、居士住房、山门、石梯和上山路道。殿堂建筑总面积4100平方米,其中三清大殿、天仙殿380平方米,石梯长达1000米,3000余级。至此,天仙观重光复照,旧貌焕新颜。
天仙观复建开放后,香火日渐兴盛,,五年来共接待海内外客人近50多万人,多日达近万人。欣逢新世纪,长龙山以其自然景观雄奇瑰丽,人文底蕴丰厚绵长的特点,因着信众的不懈支持,靠着坚忍不拔,弘道扬法的精神,长龙山天仙观一定能发展成为渝东及长江三峡地区的道教宫观,渝陕鄂结合部著名的道教圣地。


--------------------------------------------------------------------------------------

免责声明:
此页是长龙山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长龙山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所在地: 重庆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