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村和长岗岭村旅游景区

阅读:2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9:10
企业介绍

“江头村、长岗岭村古建筑群”作为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两个村子的古建筑群具有怎样的价值?有关专家作此评价:两村这些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除了具有较浓郁桂北民居特色外,还寓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江头村古建筑群,地处我市灵川县青狮潭镇江头村、漓江上游支流甘棠江西畔。村庄山环水绕,祠堂和大多房舍都坐西朝东。从现代建筑学来说,方位与朝向显得很大气。该村兴建有1000余年历史,是我国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后裔繁衍生息之地,村落的总体建筑也体现出“出污泥而不染”的朴实谦和风格。村中保存住房180余座,620余间,其中60%以上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明代的房子穿斗式结构,有照壁窗,较低矮。清代的房子(是古建筑群的主体)青砖包墙到顶,山墙造型多样,高大轩敞。各家的梁、柱、枋、檐雕饰以龙、凤、鹿和莲花等吉祥物,不追求华丽张扬。自清乾隆以后,江头村科举及第人数众多。全村有168人出仕,其中一品官4人,二品官4人,五品以上官员37人。该村人勤奋读书为官清廉,因此江头村享有“才子村”和“清官村”的美誉。长岗岭村位于距桂林东北50余公里的海洋山余脉的山凹中。因灵渠年久失修,旱道渐渐取代水陆,明清两朝湖广民间的商运,官运漕粮兵饷,兴、全、灌、灵川、临桂诸县往来桂林的商旅都在长岗岭驻足。而精明的长岗岭人擅耕读经商,大获其利,村庄发达数百年,明清时有“小南京”之誉。至今该村尚保留清朝早期建筑的陈家大院9进,莫家老大院11进,莫家新大院10进,另有五福堂公厅、莫氏宗祠、卫守府官厅、“大夫第”、“别驾第”等府第古宅。宅院建筑规整雄伟,宽敞明亮,窗雕、格扇玲珑剔透、天井和巷道一律用青石板铺就。正屋两侧排立比正屋略低的横屋,供奴婢居住,显示出严格的等级之分。这些古民居建筑群,有抬梁式结构,穿斗式结构,有斗拱建筑,藻井建筑。两座古戏台,一座祠堂,官厅,公厅(又名祖厅),全用青砖青瓦建成。建筑形式有歇山顶,硬山顶,飞檐翘角,形态多样,实为罕见。加上古道沧桑幽寂,古墓豪奢气派,是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商埠古村。

历史文化

    江头和长岗岭村民热爱和传承祖先美好的道德文化,努力保护先辈留下的古建筑。尽管古建筑群在不断老化和坏损,在村古民居管理委员会和村干部的领导下,村民们积极进行抢救和保护。自2001年至今,江头村百姓出工3万多个,筹资15.4万元,修复村中巷道,重建古字厨,竖立古系马石桩和贞洁牌坊。2003年底,长岗岭村的卫守府官厅和莫氏宗祠大门倾斜欲倒,全村119户集资4万余元,400多村民一齐动手抢修了3个月,保住了古老的宅院。1995年,江头村的古建筑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该村成立了古民居管理委员会,组成由村委干部为主的管理保护古建筑班子,并打报告给县、市、自治区政府和文物有关部门,申请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村的村长周富生、莫天元说:申请“国保”的初衷是光大弘扬祖先传下的文化和美德,让全国和全世界都知晓村中的文物古迹,也能更好地保护这些古建筑。两村今年成为“国保”单位后,根据《文物法》,古建筑物发生损坏,须得有资质的单位来修复。这就让村民们犯了愁:大的损坏上面一时无资金投入,小的破损自己又不能动手修补,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失修损坏。江头副村长周凤弟说:“你不敢动,也不敢修。有事打电话给文管所,他来了人也一时没有办法。”长岗岭村莫村长说:村里的“公共财产”五福堂公厅、莫氏宗祠、卫守府官厅等破损了,可由全村筹资修缮。但产权属私人的老宅坏了,却无法修理。目前,有几家私人的老屋快要倒了。对于保护古墓群,村里已开过村民大会,发动全村男女老少,日夜监视村子周围的古墓。一旦有情况,迅速报警,围堵盗贼。

风土人情

    保护古村落,注意防火


--------------------------------------------------------------------------------------
开放:0:00-23:3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江头村和长岗岭村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江头村和长岗岭村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桂林城往北
    企业电话: 2809217
    所在地: 广西/桂林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