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村落旅游景区

阅读:5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5:41
企业介绍

夜色中的开平碉楼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些产业。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当时县内较大的土匪有张韶、朱炳、胡南、候晚、谭钦、吴金发、张沾、黄保诸帮,他们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去。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往往一夕数惊,彻夜无眠。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且经常变换住宿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

历史文化

    北京时间2007年6月28日早上8时35分左右,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蚬冈镇儒兴村孔捷楼会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蚬冈镇儒兴村孔捷楼录》,成为我国第35处世界遗产,广东省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可以说,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对碉楼资源进行保护和挖掘,对于研究华侨史和建筑艺术,对于开发旅游资源和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开平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开平碉楼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在国内乃至在国际的乡土建筑中实属罕见。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从2000年开始启动。

风土人情

    1,景区内及附近山林禁止吸烟2,宗教场所限制游客携带60厘米以上长香进入寺内,请勿购买超标香。3,在您燃香祈福时,请注意身边其他游客的安全,防止烫伤。4,景区内花木多为保护树种,请不要攀折。5,请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殿堂内佛像禁止拍照。6,为了您自身的安全请不要前往景区内未开放区域游览,游览中如遇到问题,请告诉您身边的工作人员,以求快的解决。


--------------------------------------------------------------------------------------
开放:8:00-17:3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碉楼村落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碉楼村落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
    企业电话: 0757-83878026
    所在地: 广东/江门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