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香炉山旅游景区

阅读:67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20:46
企业介绍

香炉山位于贵州凯里市西北25公里处,四面石崖绝壁,形如香炉,故名。仅一线小道盘旋而上,方圆25公里,众山环列,若剑戟刺天。山上杂花丛树,修篁茂密,云雾缭绕。有肥田沃土,深井细流;有古代营盘,寺庙和南天门遗址;有反映起义故事和民间传说的遗迹。每年农历的六月十九日,周围二三十里的苗族人民云集于此,举行传统“爬山节”活动,老年人多往山顶观光及祈神,盛装打扮的青年男女,或用芦笙伴奏,翩翩起舞,或席地相向,吟咏传说故事,歌唱友谊和爱情。节日期间,香炉山镇边的大小山坡上,经常举办各种跳芦笙、对歌、斗牛等活动。使静寂的青山顿时成为欢腾的闹市,歌舞的海洋。相沿已久,香炉山成为苗族人民缅怀民族英雄和憧憬幸福生活的名山。海拔1233.8米,方圆13公里。是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的风景名胜区,是黔东南的民族爬坡节集会地之一,因四面悬崖绝壁,叠垒三层,顶平腰束,山形似民间烧香焚纸祭奉神灵所用的香炉而得名。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历来兵家必争的战场。相传香炉山是蚩尤后代一次迁徙的决策议事地。香炉山二屯岩西面的“九十九屯坎”因有99级石礅而得名,东侧为蚩尤陵园。

历史文化

    香炉山是贵州著名的山峰,明清时期,贵州苗族人民多次起义聚集于此,与朝廷展开殊死的斗争。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阿榜领导的苗族起义军、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韦烈领导的苗族起义军、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阿向领导的苗族起义军、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包利和红银领导的苗族起义军、咸丰六年至同治十一年(公元1856—1872年)以张秀眉领导的苗壕起义军,都曾先后聚兵香炉山。香炉山是苗家儿女的娇傲,她记述着苗家儿女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苗家儿女用鲜血浇灌了这片土地,这片土地回报以绿郁葱葱,繁花似锦。娇阳红似火,香炉山更加妖艳、迷人!香炉山四面悬崖绝壁,叠立三层,顶干腰束,下小上大。二五层的四周,岩壁陡峭,只一条小道可通。山上有清泉、岩洞、石问、古庙。通往山顶的道上,碑刻、摩岩比比皆是。在那绿树成荫韵唐房寨尽头处,有“胜境”石刻。再上则有“黔阳山”石刻,二屯岩有石拱门,门上横刻“是一保障”四个大字。过了石门便是一片开阔地。开阔地尽头有是凌云台,也叫苗王洞。洞口悬在半壁中,前人曾修一石梯供上下,地势惊险万分,洞门以条石镶就,横楣石刻“凌云”二字。该洞中原有一根大石笋,熠熠生辉,据说承苗王瑞气。故苗族农民起义,均以此洞作为指挥所,以“战神”——蚩尤鼓舞士气。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香炉山车碗寨苗族英雄阿榜和清咸丰年间台江苗族英雄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都以“苗王洞”为指挥中心。张秀眉起义失败后,清军破坏了苗王洞。清光绪七年(1881年),道人与和尚重上香炉山,在洞中塑了观音像,苗王洞改成了凌云台,也叫观音洞。明代的汪良先生有《登香炉山》诗曰:炉山之高高入云,嶙峋壁立无支分。雄关未能容双马,杀气曾教走万军

风土人情

    香炉山好看不好爬,一般也没人爬,估计爬到山顶往返一趟得5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不要天后后登山,容易迷路。


--------------------------------------------------------------------------------------
旺季门票:5元
--------------------------------------------------------------------------------------
开放:8:00-18: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凯里香炉山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凯里香炉山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位于凯里市城西13公里
    企业电话: 0855-2100998
    所在地: 贵州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