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楼旅游景区

阅读:2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5:52
企业介绍

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楼”。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192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广州博物馆,分朝代陈列广州城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镇海楼是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楼高25米,呈长方形,阔31米,深16米。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饰有石湾彩釉鳌鱼花脊,朱墙绿瓦,巍峨壮观,被誉为“岭南胜览”。镇海楼顶层正面高悬“镇海楼”横匾。镇海楼两侧对联:“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镇海楼气宇非凡,古今曾以“镇海层楼”、“越秀远眺”和“越秀层楼”先后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历史文化

    镇海楼,因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它坐落在广州市越秀山上,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楼”。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是广州现存完好、气势,也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镇海楼建造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当时,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开拓北城800余丈,为壮会城之势,在北城垣高处创建了此楼。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192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广州博物馆,分朝代陈列广州城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

风土人情

    镇海楼的修建已是六百多年前的事了。话说明洪武十三年(1380),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将宋三城合而为一,并辟东北山麓,开拓城北八百余丈,城墙跨到了越秀山上,同时建此楼于城墙之高处。“凡五层,高八丈,阔九丈五尺。”(一丈合三米三三强)楼极雄伟,为时人及后世称颂。为什么会修建这座大楼呢?其中原因,历史上有多种说法:一、因为当年粤地濒海,多边患,建此楼以加强城防守备,作军事了望之用;亦为“雄镇海疆”,故名镇海楼。因而今人又认为此楼是广州现存早的城防建筑。二、不为城防,而只是为壮会城(广州城)之势。所谓“壮三城之观瞻”。三、“岭南濒海都会,且近水涯,宜镇以土,遂建筑此楼”(《粤东诗海》引黄河《葵村集诗序》)。这就不是城防建筑,而是风水楼。四、为镇压广州此地的“王气”。清《楚庭裨珠录》记为:“以越山气王,建楼镇之。”清初屈大均著《广东新语》说得是详细明白:“以压紫云黄气之异者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广州背山面海,形势雄大,有偏霸之象”。——从南越国、南汉至南明,广州曾是三朝十帝之都,只是屈大均没有写出来,其意却是明白--而这镇海楼“巍然五重,下视朝台,高临雁翅,实可以壮三城之观瞻而奠五岭之堂奥者也”。相传永嘉建造此楼后,镇守粤中的封疆大吏中再没有心怀异志的乱臣贼子。这楼是用来镇压这类邪气的。以上的诸说均有道理,也可能是诸种理由之综合,促使朱亮祖建造此楼。


--------------------------------------------------------------------------------------
旺季门票:7元
--------------------------------------------------------------------------------------
开放:9:00-17: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镇海楼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镇海楼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公园
    所在地: 广东/广州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