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阁麦家祠旅游景区

阅读:24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6:08
企业介绍

麦氏先人古墓南沙区黄阁镇的麦氏宗祠是广州四大家祠之一,而埋葬麦氏先人的三处古墓葬群的建筑风格同样颇具特色,其中年代为久远的墓地始建于元代,石雕工艺相当,还有华表树立墓前,这在广东宗族墓群中罕见。东里村大鹤山咀这片荔枝林的麦氏墓地群背山面水,埋葬的是黄阁开山先祖之一麦公进及其子孙。(记者现场:该墓始建于元代,墓长13。8米,宽8。5米,清代重建,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是清代风格)。整个墓至今保存完好,它用花岗石砌成,方台是平板石墙,墓前有一条长约3米左右的圆柱形石雕华表,和两只威武石狮护卫。在广东宗族墓群中,有立华表作为纪念的罕见,因为墓主位居副将军,也是古代黄阁人官位高的,所以元皇朝封赠了田产和华表。由于墓主的父亲是广西提督,按照母凭子贵,墓主的奶奶座落在葫芦山上的墓也立有华表,这个在古代女子中更是难得。南宋时期麦氏家族为了避祸从珠玑巷迁到黄阁,围海造田,开发出黄阁这片土地,所以直到今日,每年重阳节后个星期天麦氏后人都会从各地赶来,探望一下藏身山林中的祖先古墓群。

历史文化

    黄阁麦家祠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宿国新街,从附近的市南路拐入不到一里路,穿过两个栽满荷花,不时有鱼儿跃起的池塘便到了,南沙未开发之前,由于道路不便,广州市内少有人知。麦氏宗祠共有三座,坐南向北,分别为麦氏大宗祠、继宗麦公祠、瑞辉麦公祠,也被称作大本堂、崇德堂和光裕堂,连同一座子平麦公厅,在街道边建筑群成一横线排列,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其规模在广州祠堂中实属罕见。据记载,麦氏大宗祠始建于宋代,明代曾修葺,瑞辉麦公祠建于清同治元年(1861年),但继宗麦公祠建筑年代不详。据文物人员考究,该祠堂群建筑是黄阁镇麦氏家族开村先祖麦必达及其后人的公祠。必达公为麦氏始祖铁杖公第十六代传人,他原籍广东南雄,官至广西提督,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因珠玑巷“胡妃事件”与兄必荣、必秀、弟必端、必雄同携家眷南徙至黄阁定居。因考虑日后子孙发展,其他兄弟移居东莞、南海、广州芳村、新会台山,而麦必达独居黄阁,后来他的三个儿子又分别来到黄阁镇大井村、东里村和莲溪村,繁衍后代,并开发慢慢形成了黄阁镇如今的雏形。目前大井村、东里村也有麦氏祠堂,但唯有莲溪村祠堂为壮观、建筑成群,保留较为完好。而在莲溪村目前仍保留的宗祠中,又以麦氏大宗祠保存为完整。它与市区内陈家祠岭南建筑风格相似,墙面以青砖砌成,顶梁和横梁都为木结构,并融有石柱,天面均为琉璃瓦,屋脊形式为龙舟脊,其上为鳌鱼,有灰塑,吉祥鸟兽坐镇,两边为“茶桶耳”形建构。宗祠的建筑风格为三进式,头门进去,就是中堂和后堂,但两室之间有宽阔的走廊,原来每到堂内还有台阶和石栏,如今已经被破坏。

风土人情

    在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发现这里竟还隐藏着一座鲜为人知的大型宗祠建筑群———黄阁麦家祠,其规模和建筑布局、用料、工艺等在当时堪称,在广州地区四大名祠中,仅次于陈家祠和沙湾留耕堂,位居第三。当地政府和村委表示,不久他们将投入资金,在宗祠对面修建广场,并对祠堂进行修复重建,以保护这一难得的岭南文化遗产,届时,它将可与市内陈家祠的建筑规模相媲美。


--------------------------------------------------------------------------------------
旺季门票:35元
--------------------------------------------------------------------------------------
开放:8:30-17:3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黄阁麦家祠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黄阁麦家祠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
    所在地: 广东/广州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