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鸾桥旅游景区

阅读:0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9:16
企业介绍

一名飞龙桥,位于桃花江与芦笛路相交处。《临桂县志》载,宋绍定间12281233建有5孔石桥,称飞龙桥。明清均重修。雍正六年1728邑人于必胜等捐资修建,有碑记,1941年秋毁于战火。1944年地方人士募得糙米400余担,重修成木板面桥。开发芦笛岩后,于1964年改建为3孔石拱桥,1967年4月建成,同年5月验收通车,当时称"工农桥"。桥长624米,宽105米,跨径153米,荷载汽13级。桥拱用青黑石灰岩石镶砌,拱西端有14个小拱,以减缓洪流冲击及上部重压桥面铺沥青,有钢骨混凝土栏杆,设8灯柱。桥体坚实稳重,端庄古朴。

历史文化

    桃花江边,有一个村子叫萧家村,村前一道堰坝,又是一条过江的大道。每年春潮到来时,堰坝总要被潮水淹没,人们就过不了江。要是能在桃花江上砌一座石桥那有多好!人们都这么想,于是,他们开山取石,选定桥基地点,石匠沿着河岸来回走了走,就在堰坝稍上一点的地方定了位。开工那一天,人们先杀鸡祭鲁班,后用鸡血奠基。鸡刚刚杀了一半,公鸡忽朝北飞了起来,颈脖上还滴着血。它飞呀飞呀,一下子全身羽毛变成漂亮的五彩色了,闪闪发光,尾巴越拖越长。约莫飞了一里路光景,终于落了下来。人们在河边找到了它。仔细一看,它已不再是原来那只公鸡,变成一只漂亮的鸾鸟了。大家惊奇,弄不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个老石匠说:“这只鸳鸟莫不是鲁班派来的;桥基得砌在这里!”这时弯鸟突然扇起翅膀,直往南天飞去,尾巴后面,拖着一片五光十色的彩云。后来,石匠就在飞鸳落地的地方砌桥。这座桥建成后,人们就叫它作飞鸾桥。古老的飞鸳桥虽然早已冲塌了,但在原地新筑的大桥,仍旧沿用这个美丽的名字。

风土人情

    1、遵守当地民风习惯;2、尊重当地宗教信仰;3、爱护公共环境,不随意丢垃圾;4、不随意拍照、摄像;5、带小孩、老人的游客请注意安全;6、参加水上活动,请按规定穿着救生衣,并遵照工作人员的指导;7、湖边戏水,请勿安全,切勿独自下水。


--------------------------------------------------------------------------------------
开放:5:00-23: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飞鸾桥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飞鸾桥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位于桃花江与芦笛路相交处
    企业电话: 0775—4249110
    所在地: 广西/桂林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