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多宝塔旅游景区

阅读:0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1:34
企业介绍

多宝塔也称太子塔,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的普济寺东南,海印池附近,多宝塔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义而定名,是普陀山保持原貌的古老的建筑物,它与法雨寺中明朝南京故宫惟一存世的宫殿建筑九龙殿、杨枝庵中根据初唐著名大画家阎立本绘的观音画像刻成的杨枝观音碑和佛顶山上稀世物种鹅耳枥树,合称为“普陀四宝”。它是元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也是浙江省的一座元代石塔。

历史文化

    建于元朝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塔高32米,四面五层,有台无檐,全用太湖美石砌成。塔上身三层四面各镂古佛一尊,瑞容妙丽,尤以观世音圣像,神态温和凝重,给人以亲切端庄之感。背景为十八罗汉,每个罗汉神态各异。每层挑台置石栏,石栏柱端刻有守护天神、狮子莲花等图案。底层基座平台较宽,挑台面栏柱刻有护法神狮及莲花,四周栏下雕有龙首20个,张口作吐水状,造形生动。顶层四角饰有蕉叶山花,极具元代建筑风格。此塔系由山僧孚中禅师募资改建,并得到太子宣让王等江南诸藩王资助,遂将塔建成,并在塔旁建造太子塔院。1919年,印光法师与住持了余、了清等请无为居士陈性良募捐补修。多宝塔为典型的元代建筑工艺,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属普陀山三宝之一,康有为曾在塔院假山石上留题“海山”4字。每到清晨,附近普济寺等古刹传来钟声,更增幽静,这就是普陀山十二景之一的“宝塔闻钟”胜景。该塔,系宣让王施钞千锭,命高僧孚中购太湖石建造,故又名“太子塔”。建于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重修,1919年再次修理。四面五层,高18米。塔下基座高大,围绕栏杆,雕刻佛、菩萨和供养人像,并饰螭首,形象生动。其上还有基座和须弥座。塔身三重,底层用四根蟠龙石柱。塔壁雕出佛龛和佛像,木兼柱上刻题记。塔顶作宝箧印经塔的形状,四角出山花蕉叶。塔刹呈仰莲宝瓶。是浙江已发现的元代石塔中为精美者。


--------------------------------------------------------------------------------------

免责声明:
此页是普陀山多宝塔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