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旅游景区

阅读:1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0:43
企业介绍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50年更名为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城东中山门内中山东路321号,占地约13万平方米。1933年,由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时任国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倡议创建的国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落成。蔡先生亲自兼任届理事会理事长。南京博物院是我国座由国家兴建的国立大型综合博物馆,它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7万余平方米,两座陈列馆(历史陈列馆和艺术陈列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均为仿辽宫殿式建筑,黄瓦红柱,巍峨壮观。院内草木葱茏,各种石刻文物点缀其间,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南京博物院为副厅级全额事业单位,设办公室、人事组织部、保卫部、考古研究所、古代艺术研究所、民族民俗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建筑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保管部、文物征集部、《东南文化》编辑部、服务部和图书馆等14个机构,附设"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江苏站"、"江苏省文物总店"。至2007年底,南京博物院有在职员工203名,大部分为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从事考古学的发掘研究、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文物研究、古代艺术研究、民族民俗研究、陈列展览、书刊出版、对外交流等业务工作。其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86人(研究生24人、本科101人),具备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有95人(正高18人、副高27人)。另有120余名合同制工人,主要从事保安、保洁等服务。中央博物院的建筑设计思想是力图体现中国早期的建筑风格,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同时区别于中山东路上其他几幢大屋顶的仿古建筑。辽式建筑于10一12世纪在我国北方形成,它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又有变化。主要表现为造型朴实雄浑,屋面坡度较平缓,立面上的柱子从中心往两边逐渐加高,使檐部缓缓翘起,减弱大屋顶的沉重感。尤其是屋顶下简洁而粗壮有力的斗拱,主要是起结构受力作用,不像明清以来的建筑斗拱,装饰意味越来越浓,受力性能越来越弱。中山东路的其他几幢仿古建筑,基本上就是仿明清风格的。博物院建筑委员会经过研究,决定采用辽代的式样来建造博物院。徐敬直的设计图原是仿清式建筑的,在梁思成、刘敦祯两位顾问的指导下,徐敬直和李惠伯两人重新设计了建筑图案。总体布局强调深层次的对称轴线,主体建筑离中山东路主干道较远,前面留下宽敞的空间,做草坪、广场和绿化带,大殿前建有宽大的三层平台,这样设计,可以衬托主体建筑的雄伟高大。大殿仿辽代蓟县独乐寺山门形式,其结构多按《营造法式》设计,某些细部和装修兼采唐宋遗存。大殿为七开间,屋面为四面曲面坡的四阿式,上铺棕黄色琉璃瓦。陈列室仿自美国某博物馆,做成平屋顶,外墙加中国古典式挑檐,使之与大殿风格协调。整座建筑物设计科学合理,比例严谨,是在满足新功能的要求下,采用新结构、新材料建造的仿辽式殿宇的实例,受到建筑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南京博物院期工程约占全部工程的58.5%,约需款90万元左右。建筑委员会采用招标的形式确定工程的营造者。投标厂家达22家之多。1936年,建筑委员会经仔细审查考察,确定江裕记为承建人,新金记和余洪记为候补得标人。合同正式签订后,江裕记于同年6月初动工兴建。院舍工程进行一年多后,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原本还有半年完工的工程不得不于8月底停工。当时期工程已完成大半(约完成75%)。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建国50年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绩更为突出。首先把原中央博物院留下的建筑未了工程,修缮而装饰一新,屋顶铺盖金黄色琉璃瓦,添砌仿汉阙大门,修筑庭前马路,绿化周围环境,兴建大殿前的月台。门前面向通往东郊明孝陵和中山陵的林荫大道,沪宁高速公路经门口穿过而进入市内繁华地区;门内庭园广阔,花木葱葱似锦,衬托出仿辽式宫殿建筑的陈列大殿的端严和壮观。除原有中山门、朝天宫两处藏品库房外,近年又在大殿右侧新建一座3000平方米现代化的新库房,使文物保管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大殿底层的新展厅,即30年代原图纸上设计的连接二楼陈列大厅的底层陈列厅,计2400平方米,也已建成,目前连同二楼2390平方米陈列大厅,举办有《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我们的昨天——祖国的历史、民族和文化展》、《江苏考古陈列》三个基本陈列,常年对观众开放。大殿前方西侧的一座与现大殿相似的仿古宫殿式艺术陈列馆,即30年代原计划兴建中的工艺馆,计12600平方米。内设珍宝馆、青铜馆、瓷器馆。书画馆、玉器馆、织绣馆、陶艺馆、漆艺馆、民俗馆、现代艺术馆、名人书画馆等11个专题陈列展馆。

历史文化

    1934年7月,傅氏因中央研究院本职事务太忙而离职,教育部改聘李济继任。李济上任后,着手进行博物院主体建筑的兴建,成立"中央博物院建筑委员会",委员长为翁文灏,委员有张道藩、傅汝霖、傅斯年、丁文江、李书华、梁思成、雷震、李济。在1934年7月26日次会议上,公推其中的张道藩、傅斯年、丁文江三位为常务委员,梁思成为专门委员,会议还讨论了征用院址土地的问题。8月4日,筹备处即正式致函南京市政府,拟征收中山门内路北旧旗地为院址。至1935年4月,市政府正式函复,划定半山园旗地100亩为院址,后又增加93亩。地价、青苗、拆迁诸费共五万多元,由中央研究院补助,于1935年分别拨付。建筑费南京博物院由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补助150万元。当时计划建:自然馆1410平方丈,人文馆1320平方丈,工艺馆2000平方丈,公用270平方丈,共计5000平方丈。建筑工程分三期进行,期包括行政办公楼和人文馆等,人文馆暂由三馆共用。同年4月16日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征选建筑图案章程,邀请李宗侃、李锦沛、徐敬直、杨廷宝等13位送设计图参选。审查委员会由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总干事杭立武、著名刘敦祯、专门委员梁思成及张道藩、李济等5人组成。经审查,全部图案均不符合章程规定,故决定从各图中选出比较合用、修改价值的图案。用不记名投票的方法,审查委员们一致选出兴业建筑事务所徐敬直设计的图案,报呈教育部备案。院建筑委员会聘请徐敬直为本院,由他会同专门委员梁思成等修正原图,测量院址,并指导、监督建筑工作。参选的十多份建筑图案,还于同年10月初在博物院筹备处公开陈列展览。南京博物院为加强对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领导,1936年4月成立了中央博物院届理事会,由教育部会同中央研究院聘请蔡元培、王世杰、胡适、李书华、秉志、朱家骤、张道藩、翁文灏、李济、傅斯年等13人为理事,公推蔡元培为理事长,傅斯年为秘书。同年11月12日,举行了隆重的建筑工程奠基典礼。蔡元培到南京,主持奠基典礼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蔡元培先生于1940年逝世后,由王世杰任理事长。抗战期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连同所属的文物于1937年底迁离南京,将文物分三路转移到西南各处,经过数处转辗,终于1940年底驻扎于宜宾李庄,与同在一地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女子大学、北大文科研究所等著名科研教育机构一起成就了李庄"抗战文化中心"之名。南京博物院占据南京期间,在博物院设有防空总机构,对已完成的部分大加改造,并破坏多处,损失严重。1946年8一12月,在中山门内院部,建筑委员会连续召开了三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修复工程计划。在修复计划决定前,由傅斯年代表建筑委员会,通过谈判,解决了原承包商江裕记问题南京博物院,得以另行招标复工。经过公开招标,报价且信誉很好的陆根记中标。1946年12月份签订合同后,即行开工,仍按原设计图案进行。主要项目包括人文馆陈列室、大小讲堂及图书室、理事会及院长办公室、人文馆保存库、研究室等。电气、卫生及消防等附属工程,也以招标的形式进行。1948年4月,期工程及附属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5月29日一6月8日,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与故宫博物院在新落成的博物院陈列室内举办了联合展览,展出商周铜器、汉代文物、民族文物、历代帝后像等,蒋介石、于右任等要员名流出席、参观,观者塞途。1949年新中国成主后,南京博物院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仍称“国立中央博物院”,直接由中央文化部领导。1950年3月9日经文化部批准正式改为“国立南京博物院”,性质仍是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由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领导,经费由中央拨款,任务由文化部直接布置,如南唐二陵发掘,六朝陵墓调查等。50年代初,人民政府又拨款对博物院的建筑作整修、增建,至此,博物院的期建筑工程算完成。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完美地体现了设计图案的精神和要求,形象古朴庄重,气势雄伟高大,因屋檐两边呈弧形渐渐向上翘去,庄重中又略有轻灵之感,而不显板滞沉重,成为南京城东一处醒目且耐人品赏的风景。1950年7月改由华东文化部领导,属华东大区博物馆,包括东南地区五省一市(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上海),还建立华东文物工作队,队部设在南京博物院,这期间发掘了山东沂南汉画像墓、安徽寿县春秋时代蔡侯墓、浙江杭州老和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还奉命派人到郑州协助发掘商代遗址。1954年9月华东大区撤消后,南京博物院改由江苏省政府文化局领导,属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是全国重点博物馆之一。

风土人情

    为给您提供一个雅静的参观环境,确保文物安全,每天上午限定参观观众为2500人次,下午为1500人次,请您入馆后自觉接受管理人员的引导。您随身携带的物品通过安检后,方可进馆参观,较重的物品携带不便可在服务台免费寄存,贵重物品自己保管,寄存处不承担责任。请您在16:30前取回您的物品。衣冠不整者、精神病患者、醉酒者、携带宠物者禁止入内。学龄前儿童,小学生须有监护人陪伴参观;高龄老人、心血管病患者、行动不便者须有人陪伴参观,在馆内出现问题院方不负责任。请爱护公共设施,花草树木,如有损坏须照价赔偿。为保护馆内环境卫生的整洁,请不要随地吐痰、饮食、吸烟、喧哗、玩耍嬉闹、口香糖切勿随地乱吐、随手乱扔废弃物、请不要在展区做与参观无关的事情。请不要在展厅内使用闪光灯拍照,这样对文物有损害,谢谢您的配合和理解,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下雨下雪天您进馆参观请在入口处将雨具套进塑料袋,以免弄湿地面。


--------------------------------------------------------------------------------------
开放:9:00-17: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南京博物院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南京博物院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南京市中山东路321号
    企业电话: 025-84802119-2320
    所在地: 江苏/南京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