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坝史前遗址旅游景区

阅读:1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3:29
企业介绍

在米易县挂榜镇不少居民家的灶台上,放有一种被称为“雷削子”的石头,传说是天上的雷公发怒时,从天上摔下来的什物。民间还传说,当妇女生孩子难产时,把“雷削子”烧红泡水喝下,可以起到催生的作用。这种打磨得光光生生的石头,让人着实感到有些神秘。1987年,当时修建堰沟的乡民在距地表深25米的地方挖到两个完好的双耳夹陶罐和成堆的陶罐、陶片、黑色炭粒泥组成的堆积物。后又相继发现了石斧、石锛、石镰、钻孔器石纺轮或石佩器、石箭镞石剑尖等形制偏小,工艺粗糙、原始的磨制石器。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雷削子”之谜,也为研究安宁河流域及周边地区文化类型和原始人类生存形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原来,大约在距今4000至3000年的时候,在安宁河西岸的何家坝,黄帝的后裔在此繁衍生息,用他们勤劳的双手、用他们自制的石器工具改造自然,创造生活。从何家坝遗址上出土的物件中可以看到新石器时期的夹砂陶片和磨制石器。文物专家证实此地有烧陶的窑址,确定何家坝遗址为“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与米易其它的、毗邻地区的史前遗址攀枝花回龙湾旧石器时期晚期智人洞穴遗址,席草坪洞穴遗址,格里坪洞穴遗址以及下湾、红星等新石器时期遗址一起,共同佐证了“攀西裂谷是人类摇篮”的论断,改变了人们认为...

历史文化

    米易县1987年发现的白马镇何家坝史前遗址是距今一万年至三千年的新石器时期原始人生活遗址,分布在安宁河的二三级台地上,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该遗址的文化层分布清楚,文化包涵物多,出土了大量的夹砂灰陶片和少量的黑、红陶片,器物扁平罐、其耳与颈、口相连,耳空很小能穿绳,平底、鼓腹、敞口,片面有少量箩纹、多为素面。出土的磨制石器有石斧、石石奔、石镰、刮削器等。原始人的遗址发掘证明远古就有人类在米易繁衍生息了。目前何家坝遗址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土人情

    1.游览时注意安全2.不要乱扔废弃物爱护周边环境


--------------------------------------------------------------------------------------
旺季门票:10元
--------------------------------------------------------------------------------------
开放:7:00-19: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何家坝史前遗址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何家坝史前遗址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四川攀枝花米易
    企业电话: 08128750079
    所在地: 四川/攀枝花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