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岩洞村旅游景区

阅读:0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0:26
企业介绍

广南县山青水秀,县城莲城是一个古老的文化名城。元代即设广南西路宣慰司于此,至今已是700余年的古城。青山环城壁立,似盛开的莲花花瓣,县城即在花瓣中心,像一只花蕊,因得莲城之名。为特别的是在广南县的安王彝家山乡,有一个“中国现代奇村”。该村位于广南县城东南一百多公里的南屏镇安王办事处的崇山峻岭之中,名叫峰岩洞村。峰岩洞村奇就奇在全村60余户人家,300余口人,全部生活在一个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溶洞里。溶洞座东向西,周围绿树掩映。一个开阔的倒八形的洞口,充分吸收着洞外的自然光线和偏西的阳光照射。站在洞口,洞内整个村寨尽收眼底。各家房屋没有片瓦遮盖,楼面既是阳台,也作屋顶。房屋或,相连,或独建,依洞势高低错落,分布其间。建筑风格与外界元异。有墙体立柱,有隔板篱笆,装有门窗,地面平坦。牛马有圈,猪鸡有窝,人畜各得其所。一条人工石板路迂回曲折连接各家各户,洞内左侧,株株石峰拔地而起,形如村边丛林;洞顶乳石倒悬,藤蔓缠伸;右侧一白色钟乳石巨柱顶天立地,犹如一棵浓荫密布的长青树庇护着整个村落。栖息的群燕翻飞,伺养的家猫穿梭。洞内春暖夏凉,是人间少有的天然所在。

历史文化

    位于云南广南县南屏镇安王村的崇山峻岭之中,距323国道15公里。全村60多户300余人,穴居于一个山洞里。洞内宽处约125米,洞口至洞底深处约100米,洞内面积大约7500平方米,相当于11亩左右。洞口海拔1250米,洞底海拔1130米,落差约120米。目前洞内房屋共有33幢,一家人家单独居住的有17幢,两家合住的有10幢,三家合住的有5幢,还有一幢一半为家居一半是小学校舍,此外有一户7口之家仅住着一间房屋。溶洞坐东向西,周围绿树掩映,一个开阔的倒八字形的洞口,充分吸收着洞外的自然光线和偏西的阳光照射。洞中房屋可分为篾笆墙房和夯土墙房两类。篾笆墙房是较早的房屋,早的篾笆墙房也叫丫丫房,即挖洞埋柱搭上横梁围以篾笆的简陋房屋。各家房屋没有片瓦遮盖,楼面既是阳台,也作屋顶,房屋或相连,或独建,依地势高低错落,分布其间。建筑风格与外界无异,有墙体立柱,装有门窗,牛马有圈,猪鸡有窝,人畜各得其所。一条人工石板路连接各家各户。洞内左侧,株株石峰拔地而起,洞顶钟乳石倒悬,右侧一白色钟乳石巨柱顶天立地。洞内办有学校,设一、二年级,同在一间教室里上课。至今村里已出了多名大中专毕业生,有的还在广南县城甚至州府文山工作。全村有六姓,初是在清朝末年为躲避战乱逃匿于深山洞穴之中隐居。洞口周围方圆百十里古木参天,藤蔓蔽日,外人很难发现。后来又先后接纳同是逃命至此的周姓、何姓等穷苦人家。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这里划为南屏镇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洞中和睦生活着李、周、徐、何、唐、任等6大姓,均为汉族。至今已有九代人,相继在这里生活数百年。洞中有正规的村民委员会,家家户户还有政府统一制发的门牌号码。大家和睦相处,互敬互让,农忙时节,家中即使不上锁,也不会发生盗窃事件,真正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有“共用一片瓦,同进一道门,鸡鸣全村应,相处一家人”的特点,被誉为“天下奇村”。1999年7月,云南省政府决定资助峰岩洞村每户一万元,搬出山洞。面对洞外晴朗的天空,峰岩洞人将重新构筑新的生活。村民完全搬出后,洞内的民居、生活用具可保持原样,洞内可建一座“民俗博物馆”,供专家考察研究,让游客观光。村民全部搬出峰岩洞后,他们留下的将是一个完整的穴居文化遗迹。2001年,峰岩洞村是作为现存世界上规模、连续居住时间长、惟一穴居的村落而被记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风土人情

    1.游览时注意安全2.不要乱扔废弃物爱护周边环境3.不要单独游览景区。


--------------------------------------------------------------------------------------
开放:6:00-20: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峰岩洞村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峰岩洞村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位于云南广南县南屏镇安王村的崇山峻岭之中
    企业电话: 0871-3520027
    所在地: 云南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