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植物园旅游景区

阅读:3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21:23
企业介绍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始建于1956年,为我国解放后早建立的国家植物园之一,目前位列我国三大核心科学植物园之一。现有职工232人,其中科研人员170人,包括高级科研人员4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9人。具有植物学、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学位授予点,植物学、生态学博士点,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在学研究生127人,博士后及客座流动人员7人。优势学科领域为植物保育遗传学与遗传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植物生物学与内陆水环境健康、流域生态学与大型工程生态安全、资源植物学与天然产物。作为国家植物资源储备和植物迁地保护的综合研究基地,现保护物种8000余种,建立了东亚的水生植物资源圃、世界涵盖猕猴桃遗传资源广的猕猴桃专类园、华中的野生林特果遗传资源专类园、华中古老孑遗和特有珍稀植物资源专类园及华中药用植物专类园;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湖北省、武汉市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面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水资源安全两个国家战略需求,武汉植物园努力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并取得重要进展。截至2008年年底,成果登记13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8项,其中13项,中科院奖励24项;获得授权专利80项;发表SCI论文229篇;选育并审定新品种24个,其中6个;出版各类学术专著70部。在国际同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学术权威,并在一些领域引领世界的发展,其中猕猴桃品种金桃实现我国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专利转让,正改变着世界猕猴桃产业格局。武汉植物园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34个国家或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2007年成功举办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在亚洲举办)。武汉植物园为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长单位,湖北省暨武汉市植物学会理事长单位。主办了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武汉植物学研究》。目前,武汉植物园正积极开拓创新,努力发展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植物资源保育基地、国家基础植物学和流域生态学知识创新基地、生物技术与资源植物研发基地、工程生态环境优化模式构建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知识传播基地,争取早日实现国际植物园建设目标。

历史文化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学会有湖北省暨武汉市植物学会;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由本院主办的《武汉植物学研究》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位于武昌东湖之滨,磨山南麓。园林面积约70公顷。全园共建有珍稀植物区、观赏植物区、水生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猕猴桃园、松柏园、树木园、竹园等十多个专类园区和园林景区,共引进各类植物近4000种,是中国华中地区的植物资源收藏中心和中国北亚热带植物研究保护基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在行政和业务管理上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属于武汉植物研究所非独立法人二级核算单位。该园创建于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家五大核心植物园之一。武汉植物园现有职工210人,其中科技人员157人,高级研究技术人员40人,著名植物学家章文才,陈封怀、孙祥钏等教授在该园的创建和发展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40多年来,经过几辈人的艰苦创业,武汉植物园在物种收集、科学研究、观赏旅游、科普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武汉植物园共建成十多个专类园区和园林景区,是百花斗艳、万木争荣的植物王国,全园占地面积1000亩,共栽培各类植物4000余种,收集和保存《中国红皮书》中的保护植物100多种。成为中国华中地区的植物种质资源收藏中心和中国北亚热带植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建园以来,中国科学院、国家财政对该园核拨的建园经费累计达到上亿元。2002年5月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特别项目支持费在该园启动,拨款经费将增至4000万元,同时,省、市将匹配2000万元,共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将步入世界植物园行列,建成“东方密苏里植物园”。依照国家和武汉植物所有关政策,该园门票收入投入再建园使用。近所来到该园科普旅游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2001年来园参观人数由2000年的35万人次增自50多万人次。该园主要把社会效益放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文件,对学生来园参观浏览大多数实行门票减免的优惠办法。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共建成十多个专类园区和园林景区,是百花斗艳、万木争荣的植物王国,全园占地面积1000亩,共栽培各类植物4000余种,收集和保存“中国红皮书”中的保护植物100多种。成为中国华中地区的植物种质资源收藏中心和中国北亚热带植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建园以来,中国科学院、国家财政对该园核拨的建园经费累计达到上亿元。2002年5月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特别项目支持费在该园启动,拨款经费将增至4000万元,同时,省、市将匹配2000万元,共建武汉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将步入世界植物园行列,建成“东方密苏里植物园”。

风土人情

    种子交换原则:根据1993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武汉植物园进行种子交换时遵循以下原则:1.本单位提供的种质资源应用于科学研究、公众教育、物种保护及公益和研究性质的植物园的发展。2.植物资源接受方若欲从遗传资源及其产物或这些资源的研究开发中从事商业化行为,必须得到武汉植物园的许可。注意事项:1.本单位在进行种子交换时,将根据资源的具体情况,种子数量酌情提供。2.您所申请的种子份额请不要超过30份。3.请于2005年5月31日前提交申请,本单位种子交换将按照先申请先交换的原则进行。4.本单位种子交换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旺季门票:30元
--------------------------------------------------------------------------------------
开放:8:00-17: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武汉植物园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武汉植物园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特1号
    企业电话: 027-87510783
    所在地: 湖北/武汉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