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寺旅游景区

阅读:0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20:00
企业介绍

湖南→长沙→岳麓山→麓山寺→概况提供图片更多图片位于长沙城西岳麓山碧虚峰下,该寺左临清风峡,右饮白鹤泉,前瞰赫曦丹枫、长岛湘流,后倚禹碑风云、深壑林海。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寺初名慧光明寺,唐初改名为麓山寺。明神宗时更名为万寿寺,民国初年复名。始建之初会稽沙门竺法崇在岳麓山结庐传经,湖南始有佛寺。故这里有"汉魏初名胜,湖湘道场"之称。南北朝时,尚书令湘州刺史王憎虔在寺内"晋书藏石",梁刺史夏侯祥在清风峡下"别构正殿’,刺史王琳"建涅槃像于寺中",长沙内史萧玩"献贝叶于层阁".人唐之后,寺院规模宏大,殿堂林立,头山门在湘江之滨赤沙湖畔的牌楼口,二山门即今之麓山门,大雄宝殿在今岳麓书院处,还有钟鼓楼、舍利塔、观音阁、藏经楼、讲经堂、法华泉等.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用"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的诗句称颂殿宇宏大。该寺创建1700多年来,曾六度毁于战火。詹武宗会昌五年(845),朝廷禁佛,拆殿毁经,僧众离散,此后几次被烧,几次重修。1944年遭日机轰炸,破坏严重,仅余山门、观音阁、虎岑堂和围墙,现已修复

历史文化

    麓山寺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道场之一。自晋以后,历经法崇、法导、法、摩诃衍那、智谦等高僧住持,佛事日弘。法大师著《显验论》,注《大道地经》。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天台宗创始人智在此传经说法,宣讲《法华玄文》等天台名著,一时听众云集,对三湘佛教影响深远。唐时,麓山寺盛极一时,寺院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殿堂华丽,声名蔚成大观,文人雅士竞相携游,或赋诗,或作文。诗圣杜甫有"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之吟咏,刘禹锡亦有"高殿呀然压苍,俯瞰长沙疑欲吞"之惊叹。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大书法家李邕撰写《麓山寺碑》以纪其胜。因其文章、书法、刻工俱为上乘,世称"三绝碑"。

风土人情

    1、遵守当地民风习惯;2、尊重当地宗教信仰;3、爱护公共环境,不随意丢垃圾;4、不随意拍照、摄像;5、带小孩、老人的游客请注意安全;6、参加水上活动,请按规定穿着救生衣,并遵照工作人员的指导;7、湖边戏水,请勿安全,切勿独自下水。


--------------------------------------------------------------------------------------
旺季门票:15元
--------------------------------------------------------------------------------------
开放:9:00-17: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麓山寺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麓山寺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所在地: 湖南/长沙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