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唐志斋石刻旅游景区

阅读:0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7:24
企业介绍

千唐志斋石刻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的新安县,是一处收藏有大量西晋(公元265~316年)至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石刻的斋院,是我国的一座墓志铭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新安县西铁门镇,东去洛阳45公里,为辛亥革命元老张钫(字伯英)先生故里。千唐志斋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张钫先生自建园林的一部分。

历史文化

    洛阳以北之邙山,土厚水低,宜于殡葬,遂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历史上帝王将相、富户巨商,皆迷信北邙为风水宝地,死后多葬于此,故邙山成了我国古代为集中浩大的墓葬区。清末民初,盗墓成风,加之其它的自然原因,墓中志石出土甚多,暴露荒野,无人问津。二十年代初,张钫先生隐居铁门、营造园林,广及百亩、蔚为壮观。康有为游陕过豫,被张钫邀至园中,谈书论画,赋诗抒怀,题名“蛰庐”。千唐志斋即为蛰庐的一部分。张钫先生生前酷爱金石字画,与于右任、章太炎、康有为等交往甚密,在他们的影响推动下,遂于三十年代初在洛阳北邙一带广泛收罗历代墓志铭及书画石刻,运至家乡园中,辟地建斋,妥为保存。先后建成一条走廊、三座天井院、五孔砖夯窑洞,将收来的志石镶嵌于内外墙壁上,排列有致,琳琅满目。迄今仍存有西晋至民国年间历代墓志铭、碑碣等1419件,其中唐人墓志铭1191方,占我国出土唐墓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国学大师章炳麟篆书题词:“千唐志斋”,斋中所藏唐人墓志自初唐的武德贞观年起,到后唐的天夏、天佑年止,凡三百年之年号,无不尽备;志主身份自相国太尉,至刺史太守、处士名流、宫娥才女、百姓杂家,无所不包。这些墓志铭记载了唐人形形色色的社会活动,为研究唐代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是证史、纠史、补史的重要佐证。千唐南斋还收藏有历代书画大家董其昌、郑板桥、米芾、刘墉、王铎以及近人康有为、章太炎、于右任、李根源等人的书画石刻。既可以视为一部石刻唐书博物馆,同时还是研究唐代翰墨文章、书法艺术的资料宝库。

风土人情

    禁止吸烟,不要乱扔废弃物。


--------------------------------------------------------------------------------------
旺季门票:40元
--------------------------------------------------------------------------------------
开放:7:30-19: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千唐志斋石刻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千唐志斋石刻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的新安县
    企业电话: 65865266
    所在地: 河南/洛阳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