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会盟碑,长庆碑,长庆舅甥会盟碑

阅读:12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21:53
企业介绍

进入大昭寺前面的小广场,可以看到大昭寺的全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围墙围起的两块石碑。南边一块便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高342米,宽028米,厚035米,唐长庆三年(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公元7至9世纪,中国境内以唐盛,地域大,人口多,生产和文化都发达。其次是吐蕃,在公元7世纪初,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松赞干布进行了统一的伟业,在西藏高原上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吐蕃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庆吊、纳贡等形式,与唐朝缔强了政治上联系,经济、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前815年,赞普赤烈松赞死,其子赤祖德赞继位。继文成公主之后,金城公主入藏嫁与赞普赤祖德赞为妻。当时唐蕃之间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但时有战争爆发。此时吐蕃王朝内部分裂,国力削弱;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也由强盛转向衰落。因此,双方都愿和好,达到“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赤德祖赞为表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之诚心,立此碑于大昭寺前,碑文相实无华,言辞恳切,现碑身已有风化,到今大多数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边有一棵柳树,据传由文成公主亲手种植,当地人称为公主柳。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会盟碑,因为吐蕃普赤德祖赞娶的是唐朝皇帝的公...


--------------------------------------------------------------------------------------

免责声明:
此页是唐蕃会盟碑,长庆碑,长庆舅甥会盟碑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