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革命委员会旧址旅游景区>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革命委员会旧址旅游景区

阅读:1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9:25
单位介绍

贵州省-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文物陈列室-贵州省大方县城关镇今文星街福音堂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文物陈列室于1986年2月开放。由大方县文管所管理。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为一中西合璧建筑,占地92平方米,建筑面积276平方米。198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旋即拨款维修。旧址内举办相关的革命文物展览,展出各种文物100余件。

历史文化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包括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毕节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毕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大方县大方镇文星街,原为德国传教士修建的福音堂,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平面略呈长方形,四面有砖砌围墙。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此成立“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毕节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毕节市百花路19号,为德国天主教徒在毕节传教的教堂,建于民国初年,有十三间砖木结构的木屋,占地面积约1405平方米。1936年2月17日红军二、六军团将原在大定创建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迁至毕节,进驻该教堂。毕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位于毕节市中山路34号,包括一正厅,两厢房,占地面积约963平方米。1936年2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占领毕节,军团政治部进驻此地。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毕节市和平路74号,原为周素园家宅,为二重檐悬山式青瓦屋面楼房,占地面积560平方米。1936年2月,萧克、贺龙率红二、六军团长征到达毕节,组建“贵州抗日救国军”,周素园任司令员,其司令部就设在此地。川滇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中建立的的省级党政红色革命政权组织,是在革命艰难时期,贵州地下党组织、黔西北各族人民、各界人士在党和红军领导下取得的宝贵的胜利果实

风土人情

    时下,冬季旅游渐成时尚。但是在旅途中如果不注意天气的变化,特别是寒冷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就可能受到某些疾病的侵袭。在游客中,有些是从南方到北方,有些户外活动比较多,还有些是年老体弱者,这些人尤其需要防寒防冻。冬季在户外旅游,人体暴露部位或末梢部位(如手指、足趾、面颊)的皮肤长时间受寒冷和潮湿刺激,就可能在皮肤上出现红斑并伴有异常感觉,严重的可发展成水疱、溃疡。如果在寒冷的环境中逗留时间过长,不仅会发生皮肤损伤,还有可能引起全身性的疾病。在寒冷的环境中,、脑中风、流感、冻疮、等疾病的发病率将明显上升。而在冬季旅游中,气温及湿度低、气压高、风速大的天气很常见。当气温从零上降至零下,短期内感冒的人数会骤增,其中不乏青年人。慢性支气管炎也可能在寒冷干燥的气候中复发。为了防止冻伤,注意服装的保暖很重要。外层的衣服应有防风性,可选呢绒、毛皮或皮革质地的衣服;羽绒衣内可形成相对不流动的空气层,保暖性很好,是冬季旅游的服装。内衣要柔软、吸湿、透气,以利保湿、干燥。要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部位,对易于发生冻疮的部位,有必要经常活动或按摩。要想在冬季旅游不受寒冷气候的伤害,增强自身防寒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调整饮食,增加肌体代谢,是提高肌体产热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际上,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要维持体温,就必须增加代谢,加之旅游中要消耗不少体力,只有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取量才能满足人体需要。冬季旅游者的膳食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营养素以及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取量都要超过平常,不能像平时一样过分地强调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瘦肉类、蛋类、鲜鱼、豆制品、动物肝脏对补充人体热量很有好处,可适当多食用。另外,要纠正喝酒取暖的错误观念。酒精和水不能产热,相反,酒精能刺激体表的血管,使体表血液循环增加,人感到“发热”,实际上人体在丢失热量。


--------------------------------------------------------------------------------------
开放:9:00-17: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