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大连自然博物馆旅游景区>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大连自然博物馆旅游景区

阅读:1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09:15
单位介绍

大连自然博物馆是中国自然历史性博物馆。分为旧馆和新馆。旧馆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陈列面积2470平方米。馆舍为俄式建筑,建于1900年以前,原是沙俄帝国侵占大连时的市政厅,1925年3月扩建为满蒙物资参考馆,1926年改名为满蒙资源馆,1931年末更名为满洲资源馆。1945年归属中长铁路大连分局,定名为东北资源馆。1950年由大连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1959年改名为大连自然博物馆。1995年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决定移址建新馆。1998年10月,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历史文化

    1907年,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是日本侵占东北以后,由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创办的"地质调查所"。1923年调查所大量收集东北各地自然标本和资料后,增设了陈列室,主要展示岩矿和部分古生物标本,并注明标本的产地、藏量、开采价值和用途等,只供日本少数上层人物观赏研究。1926年,由于展示的标本种类增多,陈列内容增加,收集标本的地域不断扩大,涵盖了东北及蒙古等地的多种资源,将陈列室改为“满蒙物质参考馆”,同年正式对外开放。1928年“满蒙物质参考馆”在原建筑的两翼和后部扩建2000平方米,又进一步将历年从我国东北、蒙古、西伯利亚、欧美等地搜集的岩矿标本以及农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的实物标本和图文资料汇集起来,于同年11月份成立了供科学研究和观赏的“满蒙资源馆”。1932年在展示原有资源标本外,还增加了东北、蒙古等地的民俗陈列内容,并将馆名改为“满洲资源馆”。1945年大连解放后,8月23日由中国长春铁路公司接管本馆,易名为“东北地方志博物馆”中长铁路科研所委托苏联地质专家叶果洛夫担任馆长,并对原有的陈列进行修整。1950年11月份,中长铁路局将本馆移交给大连市人民政府文教局管理,同时将馆名改为“东北资源馆”充实调整了陈列内容,主要展览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建国后的新成就,成为向广1959年,在庆祝抗战胜利14周年纪念日这天,正式定名为“大连自然博物馆”,并请当时担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馆名。大连自然博物馆旧址建筑,是1898年沙俄统治时期修建的市政厅大楼。该建筑是一幢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古建筑,是大连市初建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1997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1995年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决定移址建新馆。1998年10月,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新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黑石礁海滨,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三面环海,礁石环绕。新馆建筑为典型的现代欧式风格,蓝色的屋顶与碧海、蓝天、白云相互辉映,景色怡人。馆内现收藏各种动植物、古生物及岩矿标本20万余件,其中大型海洋哺乳动物标本是我馆的突出特色。馆内现开设地球、恐龙、海洋生物、东北森林动物、湿地、物种多样性等12个展厅。展厅内的触摸式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彩电以及中央空调、楼宇自控、保安监控等高科技硬件设备,给观众创造了一个方便舒适的欣赏环境。另外,还有供观众休息、观海的休息厅,供学术研讨等文化主题活动的多功能厅,以及商店、餐饮等服务设施。大连自然博物馆正以崭新的面貌热情欢迎来自国内外的各界朋友。

风土人情

    一、馆内严禁吸烟。二、遵守公共秩序,请勿大声喧哗。三、爱护馆内设施,请勿跨越围栏,严禁触摸展品。四、爱护租用的服务设备,损毁者双倍赔付。五、馆内设有六处拍照景点,其说明牌上标有相机标志,除此之外其余各处均禁止摄像拍照。六、衣冠不整者、带宠物者禁止入内。七、请将包裹存入电子自动储物柜,勿携带包裹、饮料等物品入馆参观。


--------------------------------------------------------------------------------------
开放:9:00-16:3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