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堂酒业奉贤有限公司

阅读:9 页面更新时间:2017-11-23 02:19
企业介绍
绍兴周氏素为当地望族,百岁堂周氏后人传承的吴兴酒坊在乾隆年间逐年兴隆,创始人山阿牛酿酒技艺传子孙山柏明。时至2005年,山柏明与绍兴市周恩来纪念馆承继历史余脉,共创绍兴市百岁堂酒业有限公司,一脉传承手工纯正酿造绍兴黄酒工艺。

  在保持绍兴黄酒纯**质和口味基础上,百岁堂还采取“产学研”结合方法,着力研发新一代绍兴黄酒,在绍兴富盛镇建有黄酒专业生产基地,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年产黄酒5000吨。

百岁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任总理周恩来的祖居。周恩来生前多次说自己是绍兴人,称绍兴为自己的故乡。 

      据方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周恩来祖先迁居绍兴城内保佑桥河沿。保佑桥周氏祖居原名锡养堂。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周懋章妻王氏寿至百岁,浙江巡抚特赐“百岁寿母之门”匾额一方志贺。从此,保佑桥周氏祖居便称为百岁堂。1939年3月下旬,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身份,由重庆经皖南来浙江**战前线视察军务,曾抽空至百岁堂拜会周氏族人,并亲笔续写周氏族谱:“恩来,字翔宇,五十房樵水公曾孙、云门公长孙、懋臣长子,出继簪臣为子。生于光绪戊戌年二月十三日卯时。妻邓颖超。” 

      历史上,周氏家族一直是绍兴望族。据志书记载,绍兴周氏源自北宋**儒学家,宋代理学(道学)创始人周敦颐。周敦颐,字茂叔,别号濂溪,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生于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濂溪,后因官职变动徙居各地,终至江西九江定居,卒于宋熙宁六年(1073年)。有**散文《爱莲说》传世,曰:“予独爱莲之出于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此后,周氏家族世代尊崇周敦颐为始祖。 

      周敦颐曾孙周靖(1102年-1163年)以北宋太常博士随高宗南渡,居于杭州,后因不满岳飞被害,自动罢官隐退,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从杭州迁居诸暨紫岩(今诸暨店口镇)。周靖为周氏四世祖。 

      周氏七世祖周治、周誾、周恪自诸暨紫岩迁居诸暨南门(今浣纱村)。 

      周氏十世祖周澳(1263年-1323年),于元代元真年间(1295年-1297年)从诸暨南门迁居绍兴周桥(今齐贤镇周家桥)。 

      周澳后代有一支脉,即周澳之曾孙周茂,于元代时从绍兴周桥(今齐贤镇周家桥)迁居绍兴后马(今华舍镇后马村)。后马周氏的后人称周茂为**世,也即保佑桥周氏一世。 

      周茂之后第四代即后马周氏四世周庆,于元代末年由山阴迁入绍兴城内镜水里,后迁至永昌坊。周庆后裔曾分为七个房族,其中一族即保佑桥五十房。保佑桥五十房始祖为周懋章。周懋章也即周氏百岁堂始祖。周恩来是周氏后马始祖周茂的第二十一世孙。而周澳(居绍兴周桥)是绍兴城内鱼化桥周氏(鲁迅家族)与保佑桥周氏(周恩来家族)的共祖。 

      周澳后代另一支脉后来迁往绍兴东浦。东浦在周桥(今齐贤镇周家桥)以南,两地相距约5公里。东浦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至元明之季,东浦由于靠近绍兴古城而逐渐繁荣起来。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东浦的姓氏繁杂。据1993年调查,全镇有194个姓氏。 

      东浦素有“醉乡”、“酒国”之称,酿酒历史悠久。宋代时,东浦即为绍兴酿酒业中心。“莫道农家腊酒混,丰年留客豚。”陆游在世时,东浦已是“酒贱村村醉”的醉乡和酒国。至元代,东浦人形成“醉酒行礼”的乡俗。明代时,东浦陆续创建酒作坊,并初具规模。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2年)东浦创设余孝贞酒坊,继而创建诚实酒坊和贤良酒坊。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7年)绍兴知府汤绍恩主持修建三江闸,动员民间捐款,规定凡捐款满银200百两者颁给“茂义”匾额。之后,东浦有很多酒坊悬挂“茂义”匾额,直至解放前夕时还在。 

      到清代,东浦酿酒业进入兴旺发达时期。清乾隆八年(1743年)东浦周氏族人周佳木创办周云集酒坊。周佳木与百岁堂周氏系同族。此后,汤源元酒坊、刘宝裕酒坊、刘墨香酒坊、林万和酒坊、金功成酒坊、陈忠义酒坊等相继开设。清人陶元藻在《广会稽风俗赋并序》中说:“东浦之坛,沉酣遍于九垓。”清代时,东浦酒业名震寰宇。成立于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2年)的余孝贞酒坊,至清乾隆时获得皇帝奖赏,谓“清乾隆皇帝御赞钦赐金爵商标”。据清《嘉庆山阴志》记载,绍兴酒被评为当时十大名产之一。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次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行,清政府授予绍兴谦豫萃酒坊和沈永和酒坊选送的绍兴酒“特等**”,由清政府“农工商部”颁给谦豫萃酒坊“优等文凭”。 

      民国初年,绍兴及东浦酒业兴隆,不但酒坊纷立,产量剧增,品种也越来越多。民国四年(1915年),东浦周云集信记酒坊黄酒作为绍兴酒的代表,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从此,云集之酿声播远洋,极大地**了东浦酒业的发展。民国18年(1929年)6月至10月,杭州举行“西湖博览会”,绍兴酒荣获“西博会”**。民国25年(1936年),绍兴酒在“浙赣特产展览会”上获得**奖和优等奖。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东浦酒坊数量达到530家,产量达到34800缸,占绍兴黄酒总产量的30?6?18%。 

      民国时期,周云集酒坊对于东浦酒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产生重大影响。周云集酒坊本身裂变出周云集信记酒坊、周云集亨记酒坊等分号。由周云集酒坊培养的酿酒师傅,后来也从本酒坊独立出来,另行开设外姓分号。其中,由坊主山阿牛(山牛)开设的吴兴酒坊,就是从周云集酒坊及其分号中裂变出来的一个外姓酒坊。吴兴酒坊后来又相继裂变出吴兴源记酒坊、吴兴茂记酒坊、吴兴德记酒坊、吴兴山记酒坊、吴兴福记酒坊吴兴云记酒坊和吴兴春记酒坊等。这些分裂出来的吴兴酒坊,有的仍由山氏后代主持,有的为外姓人士(主要是女婿、娘舅等外姓人士)主持。山氏后代——吴兴酒坊坊主山阿牛之孙山伯明等创办的绍兴市百岁堂酒业有限公司,就是吴兴酒坊,乃至周云集酒坊的一支余脉。但是,不管如何,周云集酒坊自清代乾隆年间建立以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即便后来裂变出周云集信记酒坊和周云集亨记酒坊,只要称作周云集酒坊的,其坊主一直为周氏后裔。而这一支周氏后裔与百岁堂周氏后裔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同族关系。历史上,无论周桥的周氏后裔,后马的周氏后裔,以及后来迁入城内的鱼化桥周氏后裔(鲁迅家族),保佑桥百岁堂周氏后裔(周恩来家族),迁入东浦的周氏后裔(周云集酒坊坊主周佳木家族),都一直长期保持着祭祀共同祖先的传统。每逢清明节前后,各路周氏族人,都会聚集到祖先墓茔之前,为他们的共同祖先扫墓祭奠。 

      保佑桥周氏祖居百岁堂命名于清康熙37年(1698年)。周云集酒坊创办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距只45年;地点相距只七、八公里。而在此后两三百年时间里,百岁堂和周云集酒坊持续不断地对历史和社会方方面面,产生着重要影响。不管那一支周氏后裔,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一直保持着比较紧密的联系。绍兴市百岁堂酒业有限公司的作用是:把这种历史性联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承继了历史上周氏家族的制酒传统和技艺,又承继了周氏家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周氏家族作为绍兴一支声誉卓著的名门望族,为绍兴留下了一份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周氏家族世世代代弥漫书香,是一个以读书传家的家族,一个以儒家文化为传统的家族,更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家族。周氏家族历代以来以周氏始祖周敦颐为榜样,闻鸡起舞,勤奋秉烛,读书进取。无论宋元明清,均有族人入仕为官。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勤勉理政,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氏家族历来遵循古训,既循规蹈矩,又豪放开朗,传承了许多健康文明的古老风俗。历史以来,周氏家族中长寿者代有所闻。周氏保佑桥百岁堂一世祖周懋章活到九十多岁,其妻王氏活了一百多岁。周氏善饮酒,适度饮酒**了他们健康长寿。 

 绍兴老酒以至于人的生命和健康联系在一起。绍兴酒俗中与生命和健康相关的酒俗有:剃头酒、得周酒、寿酒等。孩子满月须喝剃头酒。孩子一周岁须办得周酒。人生逢十为寿,一般都要喝寿酒。绍兴民谚:“十岁做寿外婆家,廿岁做寿丈母家,三十岁要做(寿),四十岁要叉(开),五十自己做(寿),六十儿孙做(寿),七十、八十开贺”四十岁要叉(开),是因为绍兴方言“四”与“死”同音,不吉利,要忌讳。古时候活到七、八十岁者为高寿,难得,所以要大加庆贺。为老人做寿、祝寿,也叫办寿酒。寿与酒紧密联系在一起。周氏保佑桥百岁堂一世祖周懋章妻王氏百岁寿庆,不但办寿酒,做寿庆,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当地官员也登门志贺,消息报给浙江巡抚,连浙江巡抚也亲自撰写“百岁寿母之门”匾额,送来贺寿。 

  因此,百岁堂是绍兴酒文化、酒传统、酒风俗的集中体现,是具有300多年悠久传统的响亮名字,是使绍兴老酒与健康长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佳话。

免责声明:
此页是百岁堂酒业奉贤有限公司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百岁堂酒业奉贤有限公司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上海市奉贤区钱桥星火公路321号
    企业电话: 021-37195358
    所在地: 上海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经营范围: 中高档黄酒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