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揭阳梅峰初级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揭阳梅峰初级中学

阅读:112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9:51
单位介绍

梅峰初级中学

地理位置:普宁市梅塘镇梅塘圩即梅峰中学旧址

邮政编码:515342

普宁市梅塘镇梅峰初级中学的前身是“梅峰公学”,创办于1926年,所谓“公学”,即以“天下为公”,为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培养的人才。“梅峰公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诞生在特别困难的历史时代,所以她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然而,她有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承担起了艰巨的教育重任,那时的学校教育,多了一层不可推卸的家国情怀。“梅峰公学”在当时发挥出了积极的社会作用,经过积淀与发展,她所培养的人才成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普宁市梅塘镇梅峰初级中学坐落于秀美、古老的梅峰山下,地处圩镇的中心地带,峰峦育秀,人杰地灵,学校所在地的土壤中以红色为主,暗示了红色革命与厚重文化传统,“天时、地利、人和”的有机结合,为梅峰初级中学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梅峰公学”在办学初期,曾得到过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指导,他的学生曾经被聘任为我们学校的主要领导人,从那时开始,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便在这里扎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曾经影响了一代代人,陶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更成了梅峰初级中学的座右铭。

1、总体发展目标:

继承“梅峰公学”的优良传统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知行并重、和谐创新、追求卓越”的合格的现代公民和杰出的国家人才!

全面发展:指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兴趣近发展区获得程度的发挥,在重视各基础学科学习的基础上,挖掘自身潜能,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知行并重:指学生通过知识学习与实践锻炼的并驾齐驱,在反复的累积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使自己学会思考,学会求知,学会行动,做思想与行动的巨人。

和谐创新: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的传统文化,有所质疑,有所发现,并立志改善自身所处的环境,做一个坚强而富有爱心的人。

追求卓越:指学生重视身体锻炼,重视知识积累,重视精神气质的锤炼,在每天的学习积淀中不断自己,环境与时代的局限。

2、学校的校训:

博爱、行知、笃学、创见、全人

博爱:指爱自己,爱他人,爱一切生命。

行知:指知行并重,化育有道。

笃学:指博而返约,格物致知。

创见: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全人:指人格健全,培根教育;全面发展,追求卓越。

3、教师发展目标

师德高尚、业务、团结和谐、充满爱心。

4、学生的发展目标:

身心健康、性格阳光、勤奋好学、各有所长。

e.各年级发展目标:

七年级学生的发展目标是:好行为、好习惯,做有爱心的青少年。

七年级是衔接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基础点,要求学生首先必须改变陈旧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法,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每天的自我检点与自我总结,培养自己的爱心,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八年级学生的发展目标是:积极向上、博学善问,做有志的青年。

八年级是初中教育的中间点和转变点,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认识自己身心变化的规律,积极锻炼,勤奋学习,善于质疑,打好基础,树立强烈的家庭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做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

九年级学生的发展目标是:健全人格、追求卓越,做合格的现代公民。

九年级是初中教育的终点和转折点,也是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连接点,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学生对初中三年的学习进行全面的总结与提升,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健全、人格坚强的人,不断自己,以适应未来的多种人生挑战。

1、办学条件:普宁市梅塘镇梅峰初级中学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人文传统和完备的教学设施,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学校力求各项设施与教学相配套,除办公大院、教学楼、综合楼外,还有专用的教室及场地,如四个体育活动室,一个风雨操场,两个室外篮球场,语文活动室、音乐室、电脑室、多媒体电教室、可容纳300人的会议室、学生宿舍、食堂、书画廊、陶行知雕像、学生作品栏、自行车停放林等。

2、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师100多人,一部分是由镇内各初中的教师和富有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组成,一部分是由具有扎实专业功底与丰富阅历的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组成。

3、书香校园:读经诵典

学校在办学之初,就确定了“文化立校、书香校园”的目标,将读经诵典活动纳入日常教学的范围。

经典之作乃是我国民族文化与历史传统教育的精神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读经诵典”活动意义深远,为此,梅峰初级中学把“初中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开启心智,培育公民意识”的主要项目。

读经诵典的意义在于:

(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诵读经典、理解经典,陶冶学生的高雅情趣,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读经诵典的基本做法有:

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语文科代表组织诵读。

(2)语文课前3分钟。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吟唱或强化记忆。

(3)课后:同学之间互诵互听,体验“诵读”乐趣,开展小组“诵读比赛”等活动。

(4)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各班独自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学校在适当的时候,将组织观摩、比赛汇演等活动,总结读经诵典成果,对的同学进行表彰。

比如前学期,5月7日进行的学校读经诵典比赛汇演,就培养出了陈树洁、杨宜钊、陈浩滨、张咪咪等四位出色的主持人,上台表演的同学达175人之多,涌现出了赖思琪、陈悦嘉、周姜吟、周浩明、陈晓君、邱小倩、谢金芝等一批表现出色的同学,这些同学的生命历程中多了一次独特的人生体验。这场活动不仅在学生的精神生命发展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且产生了深具震撼力的社会影响,就连铁峰诗社的诗人在看完我们的节目之后,都欣喜地写下了赞诗一首:

“弘扬传统开风气,诵典读经铸古今。净化心灵扬教化,清风一缕可明心。”

4、文化特色教育:

(1)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能力差异,在班级范围内实施分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同学都能在其能力近发展区得到相应的提高与发展,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只要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水平有所认识,并能充满信心地为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不断努力,就能在班里获得相应的指导、帮助与提高。

学校于每学期的期中、期末测评中对学生进行通报表彰,以及相应的奖励。在适当的时候所进行的月考,也将是每一位同学展示自身分层学习成果的大好机会。每一次展示,既是大家查漏补缺的重要时刻,又是大家反思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关键时刻。

(2)团支部。

这个组织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希望书屋、社会实践等。

梅峰初级中学团支部有近280名团员青年在这个组织中发挥出了中坚作用。其中,各班的团小组长在这个进步组织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大多学习,工作能力强,活动实践能力强,通过实践,既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又促进了成绩的提高。一年来,在陈书记的指导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曾到长美、桥光等村落的孤寡老人或五保户中帮助他们打理生活,受到了村民的赞誉。前学期,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团支部又组建成立了学校希望书屋,这个文化阵地成了书香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可以在这里汲取更多的文化知识,可谓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前学期,部分团员代表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庄世平纪念馆,受到了精神上的熏陶。前学期,李锡凯、赖智敏、赖欢妮、赖思琪等四位同学参加了“喜看普宁新变化”主题征文活动,对普宁的变化有了一次独特的认识。

团支部的各项活动无不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其社团活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让更多学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团支部每学期都会从各班中选择品学兼优的同学参加这一组织。

(3)学科教育。

语文学科:有经典阅读(如名著征文、手抄报)、口语交际(如辩论与演讲)、写作实践(如写日记、作文比赛)、播音站等。

经典阅读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丰富的知识将改变同学的精神气质,我们也会定期组织推荐的同学参加市级、省级名著阅读征文比赛,比如前学期,学校便推荐了李锡凯、郑淑妮、陈晓君、赖智敏、赖欢妮、邱纯娜、郑泽萍、赖思琪、杨曦桐、周丽梅等10位同学的作品参加了广东省首届“初语杯”读书征文比赛。

每学年都会利用适当的时间组织同学进行手抄报比赛,提高大家的审美能力。

在相应的年级或班级举行辩论会或演讲比赛,提高大家的表达与交际能力。

借助作文课或校性以上的作文竞赛,提高大家的写作能力,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借助播音站,盘点校园各项文化活动,通过每周星期一午写课的播报,使我们既能看到学生的成长之路,又能目标明确地为自己的中考而不懈奋斗。

数学学科:有趣味数学、生活数学等。

英语学科:有口语角、听力播放站等。

听力播放站主要利用双周星期二的午写课播放相关主题的英语听力,这也是学校文化氛围的一大组成部分,它既提高了同学的英语听力能力,又提高了同学的听力水平。前学期,学校举行了七年级英语听力比赛,极大地提高了同学英语运用的整体能力素养。

美术学科:有书画小组。

音乐学科:有舞蹈小组、歌唱小组。

体育学科:有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健身体操等。

历史、生物、地理学科:有课外实践小组。

思品学科:有心理咨询。

1、2010年11月18日,语文教研组被推荐为揭阳市先进示范性教研组,作为普宁市三所被推荐学校之一,我校是继普宁二中的数学组、流沙一小的英语组之后的一个乡镇初中语文组。

2、2010年9月,周婉青、林柳容两位老师的师德征文获得省三等奖。

3、赖剑林、农鸿丰、蓝家鹏等老师的论文与教学课例分别获得普宁市一、二、三等奖。

4、李纯丽、周佩苗、蒙礼留等老师获得普宁市优质课比赛二、三等奖。

5、赖树波、张妙兰、黄海明、周顺海等老师分别被评为普宁市青年教师、班主任和揭阳市青年教师。

6、2010年10月,李锡凯同学的作品分别发表于《普宁青少年报》和揭阳《教育周刊》。

7、陈树洁同学在普宁市中小学生“光辉的旗帜”主题征文中获得一等奖,并被推荐到揭阳参加评选;陈树洁同学又在普宁市中小学生“光辉的旗帜”主题演讲中获得二等奖,列初中组名。

8、2011年2月22日,张咪咪、周钰、周姜吟、谢晓宜等4位同学在学校届手抄报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周洁楠、谢晓漫、赖佩璇、杨小青、李晓吉、黄晓敏、黄琳、李秀玲等8位同学获得二等奖;郑泽萍、谢锦萍、郑美琪、钟锦琪、黄晓敏、杨曦桐、李佳龙、邱若兰等8位同学获得三等奖。

9、方炼练、陈悦嘉等两位同学分别获得镇书画比赛二、三等奖。

10、官敏萍、赖思琪、李佳龙、赖燕敏、杨浩丹、周丽玲、王晓珊、陈晓君、赖晓璇、谢晓敏、赖欢妮、杨伟源、谢佩珊、谢秋玲、周浩明、赖佳瑜、谢芝香、官丽敏、谢晓宜、赖智敏等20位同学获得镇综合学科竞赛一等奖。

赖悦琪等28位同学获得二等奖、赖美玲等28为同学获得三等奖。

11、2011年5月7日,七年(6)班获得学校读经诵典比赛汇演一等奖;七年(5)班、(12)班、(20)班获得二等奖;七年(7)班、(8)班、(16)班、(17)班、(18)班获得三等奖;七年(1)班等11个班级获得奖。

12、赖杰凡、何洁蔓、方心茹、赖智敏等4位同学获得学校英语听力比赛一等奖;李珊珊等6位同学获得二等奖;官敏萍等11位同学获得三等奖。

13、七年(7)班、(17)班、(6)班、(9)班、(16)班等5个班级被评为学校文明班级。

14、2011年7月5日,普宁市七年级综合素质测评中,陈晓君、李佳龙、赖燕敏、李海彬、陈悦嘉、杨浩丹、赖晓璇、李晓吉、陈燕萍、郑淑妮、黄婵娇、李春蕊、李泽鑫、陈晓娜、周浩明、杨伟源、谢晓敏、王晓珊、谢晓宜、赖欢妮、杨喜纯、赖文娜、赖智敏、赖佳瑜、林钦梅、赖嘉敏、官丽敏等同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5、2011年7月,陈晓君同学的《〈骆驼祥子〉给我的启示》一文获得首届广东省“初语杯”名著读书征文比赛三等奖。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 揭阳梅峰初级中学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单位地址: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38省道
    所在地: 广东/揭阳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其他机构)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