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徐州医学院>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徐州医学院

阅读:18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7:23
单位介绍

学院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

1959年新海连医学专科学校并入,

1960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定名为徐州医学院。

1985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

1996年开始相继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大连医科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2000年,徐州卫生学校并入徐州医学院。

2005年,学校以“”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3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获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367项,课题经费6587.84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62项,重点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以上课题近100项。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8项;近3年共发表论文290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95篇,被SCI、EI、CPCI-S论文收录近600篇,单篇论文高影响因子达7.535。2007年,学校有2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届“中国百篇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是全国一所有2篇论文同时入选的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38项省部级成果奖。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5个,省级研究所10个。

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

江苏省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脑病生物信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工程实验室

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

江苏省医学研究所

徐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

徐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徐州医学院生殖遗传研究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徐州医学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

徐州医学院新药及临床应用研究中心

徐州医学院统计分析中心

徐州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

《徐州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16开,季刊,限国内发行;1986年始交邮局公开发行,仍为季刊,16开;1997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改为A4开本,仍为双月刊。学报自创刊至今,始终按照党的出版工作方针出刊,注重内涵建议,紧紧围绕提高学报质量这个中心,瞄准学院省重点学科“学”和“生物化学”,开辟专栏,全面报道学院医学科学研究状况。

在省、市及全国举行的各种评比中连连获奖,特别是2004年获得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编辑出版质量奖”,2005年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颁发的“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该刊为国家科技部确定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首批进入《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的成员期刊,并为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收录。多次在教育部及教育厅组织的期刊评比中获奖。

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

截至2014年,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5.5万册、电子图书约45.6万册;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个,收录9000余种中文期刊;博硕士论文数据库1个;外文全文期刊数据库3个,收录外文期刊总数8201种,其中50%为自然科学期刊,其中医学期刊1774种。二次文献数据库3个,自建馆藏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本院硕士论文数据库和随书光盘数据库。自建视听网站,收藏医学视听教材1200余种,外文英语视听教材近万个教学单元,网上资源24小时开放。

院系设置

截至2013年12月,学院设有12个系(部、院)。学校本科专业已经发展到临床医学、学、医学影像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医学信息学等20个专业,涵盖了医、理、工、管4个专业门类。

临床医学系学系医学影像学系药学系公共卫生学系护理学系基础医学部社会科学部研究生部体育部临床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454人,其中在编专任教师989人,其中教授203人、副教授474人,博士248人、硕士558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502人。有“全国教师”5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9人次;教育部骨干教师项目资助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江苏省政“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选47人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9人次,江苏省青年骨干教师35人次;江苏省教育工作者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劳动模范6人,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2人、银奖2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拥有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6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和江苏省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规划教材和省级精品教材(立项)19部。拥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11个;拥有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项,是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首届毕业留学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为100%。2005年,学校以“”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

:学、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药学、护理学、学

:徐州医学院学专业教学团队

:学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3+2”

徐州医学院学专业教学团队、徐州医学院药学教学团队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示范中心预防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诊断学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机能学试验中心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

药理学、解剖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临床学、临床药理学、医学统计学、人体生理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拥有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优势学科群1个,“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4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临床专科19个,江苏省学科梯队1个,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23项。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

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序号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100217学江苏省重点学科1100217学2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100201内科学4100210外科学5100202儿科学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序号一级学科代码学科名称一级学科博士点11051临床医学20710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1051临床医学21001基础医学30710生物学41007药学5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

附属医院

徐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徐州矿物集团总医院(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原徐州市铁路医院)

连云港市人民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

徐州市人民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市立医院)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

徐州市口腔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口腔医院)

国际交流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德克萨斯州帕克医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维也纳医科大学等国外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相对固定的学术交流关系。学校每年都派送教师赴国外学习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又接收了一批又一批国外学者的来访,在多个学科进行学术交流,并主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办学水平,扩大了学校对外交流的渠道和影响。

随着学院国际教育开展的进一步深入,截至2013年12月,学院已有来自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三个国家的五十一名留学生。他们也成了校园里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徐州医学院位于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1美国

哈佛大学医学院

HarwardUniversityMedicalCollege

学术交流2麻省总医院学术交流,互访3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合作科研,人员交流,互访4德克萨斯,帕克医学院学术交流5纽约州立大学医学研究中心人员交流,学术交流,互访6爱荷华大学,医学院学术交流7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学术交流,人员交流

党委书记

陈贵州

院长,党委副书记吴永平党委副书记高嘉玺党委常委,副院长赵世鸿党委常委,副院长郑葵阳副院长,药学院院长印晓星副院长,附属医院院长徐开林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季红

校训

以德载医,

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近代著名教育家唐文治老先生也有一句教育名言:“欲成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等品行”。徐州医学院的校训“以德载医,博学创新”中的“以德载医”,就蕴含了“一等学问必先砥砺一等品行”这个道理。学会做人是根本。其次要学会如何做有用的人,学好本领,将来用医学知识回报社会;然后是学会做成功的人。

元代著名学者许明奎的《劝忍百箴》篇中格言:“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中国古代还有一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尤其是医学专业知识更新迅速,从事医疗卫生职业更需要保持终身学习。徐州医学院的校训“以德载医,博学创新”中的“博学创新”,就饱含了“学以致业”的道理。

校歌

徐海大地故黄河畔汇聚着一代青年

救死扶伤报效祖国

我们重任在肩在肩艰苦奋斗团结进取

我们的传统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我们牢记心间啊

啊在这飞翔的时代我们将红火的青春无私地奉献无私的奉献无私的奉献徐

海大地故黄河畔汇聚着一代青年

救死扶伤报效祖国

我们重任在肩在肩努力学习又红又专

奋力拼搏向前根深叶茂

桃李满园母亲总在身边啊

在这飞翔的时代我们将红火的青春无私地奉献无私的奉献无私的奉献

共有四个校区:

1.位于徐州市鼓楼区铜山路209号。

2(老校区)位于徐州市泉山区淮海西路84号。

3位于徐州市鼓楼区大庙镇上山村。

4.(民办二级学院)位于徐州市泉山区韩山路。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 徐州医学院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单位地址: 徐州市铜山路209号
    所在地: 江苏/徐州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其他机构)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