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厦门第十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厦门第十中学

阅读:9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2:57
单位介绍
厦门十中????1975年,为了解决杏林工业区广大职工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在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创办了厦门十中。学校的前身为"厦门集美中学分校",1978年1月被正式命名为"厦门市第十中学"。多年过去,厦门十中由简陋变为完善,从幼稚走向成熟。

1992年厦门十中在全市首批顺利通过"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定级验收。2002年厦门十中又顺利通过"省普通中学二级达标学校"定级验收。2006年厦门十中又顺利通过"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学校"定级验收,成为厦门市九所一级达标学校之一。2011年5月31日,集美区政府与华侨大学签署共建厦门十中协议,厦门十中成为“华侨大学集美附属中学”。教学设施逐步实现现代化。学校建立起有线广播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校园网,宽带连接因特网。每间教室配有电视机、投影仪、VCD机、录像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建起了与教育教学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多功能语音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可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立志、勤奋、守纪、进取"的校训深入人心,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办学规模

学校有教职工300人,学生4000多人,初中、高中共80个教学班。学校占地面积56456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20090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善,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和教职工住宅楼等多座建筑。

厦门十中

学校建有一个400米标准塑胶环行跑道的运动场,一条崭新的雨盖跑道,一个室内塑胶体育馆,建有多个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等,可满足师生体育活动的需要。

学校图书阅览条件优越,10多万册的藏书,宽敞明亮的教师、学生阅览室,可满足师生遨游知识海洋的需要。

师资力量

十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并在各学科论文评选中获奖。老教师发挥自身丰富经验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走上稳步发展、锐意改革的创新之路,一批批的青年教师在省、市崭露头角。学校涌现出一大批的教师、教学骨干,多位老师被评为省、市级青年教师,还有一大批成为区县级教师、教坛新秀,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蔚然成风。

办学成绩

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的学科竞赛屡得好成绩。该校获得95、96、98、99年厦门市中学生男篮比赛的名,传统的篮球项目成为该校的办学特色。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各级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文艺汇演,各种"奥赛"所取得的成绩无不展示了十中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素质教育带来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出了累累硕果。在高中会考中,历年来有许多科目的成绩多次进入全省前20名、30名。高考完成上线率不断突破新纪录。99年高考省专以上完成率达257.1%,2000年高考省专以上完成率达247%,2001年高考本科以上完成率高达173%,本科以上录取人数147人。十中成为厦门市高考“大户”。

办学特色

厦门十中厦门十中同样注重学生的课余兴趣爱好,在校内开创了各种社团组织,加强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同学们更好的融入厦门十中的学习环境来,厦门十中现在的社团有动漫社、COSPLAY社、吉他社、足球社、啦啦操队、篮球社、天文社等社团。

厦门十中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已被厦门市教育局确定为"全国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学新理念,实践课堂教学新模式,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向纵深处延伸着,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特长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办学理念

十中校训:励志、勤奋、守纪、进取。

十中精神: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团结拼搏、敢为人先。

教育理念:依法治校、以德育人。

办学思想:以人为本、个性张扬、健康成长。

办学目标:的教育观念、的师资队伍、的教学质量、的校园文化、的教学设备、的管理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厦门市先进单位、省市中学"创优"先进集体、省"整顿校园治安秩序"先进单位、省大中学校"六杯"竞赛高荣誉奖"成才杯"、市治安保卫工作"四无单位"、厦门市"红旗团委"、市特区建设青年突击队、市教育工会先进单位、市美术教育先进单位、市三防教育"先进单位、厦门市首届"教工杯"篮球比赛冠军等。

厦门十中2011年5月31日上午,华侨大学与集美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附属中学协议。集美区区长倪超、华侨大学校长丘进,分别代表双方在“共同建设厦门市第十中学协议书”上签字。签约仪式后,丘进校长向厦门市第十中学校长吴亚评颁授“华侨大学集美附属中学”校牌。签约仪式在集美区行政中心诚毅厅举行。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江汉,集美区领导黄锦坤、洪成、潘佳庆、陈清安等上台见证签约。集美区副区长刘金柱主持签约仪式,并介绍共建办学情况。据称,此举旨在实现双方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支持厦门市第十中学争创教育强校,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厦门集美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贯彻落实高等教育服务海西的发展计划。

根据协议,集美区政府将更加重视向区内外介绍、宣传华大,引导、鼓励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华大的建设与发展,并以多种形式支持华大办学。根据就近入学的政策,解决华大教职工子女的幼儿园入园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问题。居住祥和雅苑片区的华大教职工子女,可选择在滨水学校和幼儿园就读;滨水学校开办前,华大教职工子女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可以分别在集美小学和集美中学就读。高中阶段的招生按厦门市教育局有关中招政策执行。在公开招聘教师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华大引进人才家属及毕业生进入集美区属学校任教等。

同时,华侨大学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为集美区属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相关支持。鼓励各学院、校部机关与该中学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进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整合校内资源和力量,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安排师生到该中学开设讲座,指导该校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等活动;支持该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专家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发挥华大外向型学校的优势,尽可能为该中学提供对外交流合作机会。共建时间为2011年—2015年。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