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乐山师范学院>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乐山师范学院

阅读:183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4:09
单位介绍

乐山师范学院前身之一的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乐山教育学院系出同源,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乐山教育学院(时为乐山地区师范学校、乐山高级中学、乐山地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组建),1980年改为乐山教师进修学院和乐山高师班;198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乐山高师班升格为乐山师范专科学校,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乐山教育学院,1993年乐山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3月21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乐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乐山师范学院。

人才培养

学校遵循“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走教育创新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全面、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师资力量

师资特色

现有教职工近1400余人,专任教师969人,正高职称188人,副高职称272人,博士、硕士583人,在读博士6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常年聘有外籍教师近10名。学校有数十名教师在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西南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担任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博士比例54%。高职称比例60%。教职工6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9人;有博士2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乐山市十大杰出青年1人,乐山市拔尖人才2名,此外还从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聘请客座教授6名。

学者

熊俊如教授

研究生导师,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致力于有机合成和其它应用开发研究,先后主持了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1项,乐山市重点科研课题1项,乐山师范学院重点科研课题3项。科研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10余篇。获乐山市科研成果奖一项,乐山师范学院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四川省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负责人。

张元勤教授:学校副校长,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员,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四川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化学学科组成员,校学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级教学团队“物理化学”教学团队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程“物理化学实验”负责人。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等重大项目10余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6篇,SCI收录22篇,EI收录8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开发了5项实用技术,共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4次,院级科研成果奖6次。

向清祥教授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员,乐山市拔尖人才,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乐山师范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先后被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教委、乐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第六届普通高校十佳青年教师提名奖”、“四川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乐山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乐山市青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4篇,被SCI收录25篇。

李仲芳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峨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主任。精品课程“植物生理学”负责人。主持多项省市科研和教研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地市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发表专业论文43篇,出版著作1部。

杨瑶君教授

乐山市劳动模范,乐山市拔尖人才。在长足大竹象的化学和生态防治及预测预报上提出独特理论和特有的技术,研究水平处于全国。主持四川省科技厅等省市重点科研项目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国家一级刊物《遗传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2010年9月18日,中央电视台第7套《聚焦三农》栏目对此研究成果作了专题报道。指导的学生作品“长江上游竹林主要害虫危害动态及其预测模型研究”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四川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研究成果在乐山推广15万亩,可为乐山累计增收6亿千克竹材产量,节省木材240万立方米,为竹农增收3亿元以上。

唐典勇博士

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在国内外各种权威SCI和核心期刊发表了论文30余篇,并全部被SCI收录。美国化学会杂志J.Am.Chem.Soc.杂志审稿人。主持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厅和四川省教育厅等项目多项。指导学生科研论文被SCI收录。

文陇英博士

副教授,主要从事分布于中国形目雉科鸟类的分类、进化及生态研究。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中国高山鹑类的比较系统地理学研究”,“血雉的系统发生”。2011年应英国鸟类学会邀请参加在莱斯特大学举办的“鸟类迁徙会议”并做报告。发表论文20余篇,被SCI收录6篇。

唐琼博士

副教授,毕业于四川大学,并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做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主持四川省教育厅等省市项目8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4篇,其中核心11篇,SCI收录3篇,EI收录1篇。

办学荣誉

学校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奖,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5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学校”。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先进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2004年,我校学生荣获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2005年舞蹈《雪域飞歌》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汇报演出。2009年3月27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俄语年”开幕式文艺演出上,乐山师范学院学生表演的彝族舞蹈《阳光·索玛》作为中方登场节目,拉开了中国大学生表演的序幕。这是该校继2005年舞蹈《雪域飞歌》之后,第二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演出。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乐山师范学院《幸福山寨》舞蹈获得舞蹈普通组70个展演节目的名,并将参加闭幕式演出。2012年5月2日晚,《幸福山寨》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厅再次进行彩排并顺利通过了审查,终于5月4日晚在央视一套和央视三套上演。2006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评估,成为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个取得良好等级的学校。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了3万多名合格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02年以来,先后有数百名学生考上研究生,2003—2007年学校连续五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

院系设置

学校下设14个教学院(系),以及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等40个本科专业,涉及文、理、工、教、管、法等6大学科门类。现有22门四川省精品课程,7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质量工程”改革项目20个。学校汉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化学、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含哲学)、工商管理、体育等7个学科已取得副教授评议权。拥有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设有世界遗产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乐山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峨眉武术文化研究所等6个校级研究机构,学校办有《乐山师院报》《乐山师范学院学报》、《郭沫若学刊》与《基础教育论坛》等学术刊物。已获省、部、市级科研奖励150余项,在郭沫若研究、苏轼研究、旅游研究、世界遗产保护、仿酶催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研究特色,在竹蟓虫防治、详细中药材种植新技术等应用技术推广开发方面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乐山师范学院二级院系详细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化学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政治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院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中心名称:全称“四川省社科联·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发展沿革: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前身为1985年由原乐山师专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环境研究所联合成立的乐山师专(乐山师院)旅游研究所(四川乃至全国早的旅游科学研究机构之一),2002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全省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以A级()标准通过四川省教育厅评估验收,更名为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通过四川省社科联和教育厅联合评审,确定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获四川省咨询业协会甲级咨询资质。2012年12月获四川省旅游局丙级旅游规划资质。2013年确定为四川省旅游局首批科研重点基地——遗产旅游研究基地。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是由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教育厅、乐山师范学院共建的科研实体,它集郭沫若学术研究和文化开发为一体。中心现有专职人员6人,校内兼职研究人员2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讲师7人,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学位1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迄今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国家课题子课题2项、省级课题30余项、地方委托项目6项,出版专著近20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中心与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合作建立了郭沫若研究特色数据库,与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郭沫若学刊》(四川省郭沫若研究学会主办)合署办公。

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是乐山师范学院和峨眉山市政府共建共管的实体性的研究单位。中心隶属于乐山师范学院,面向学科前沿领域,积极投身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致力于乐山(特别是峨眉山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科技研发推广、电子交易商务平台服务、课题发布管理、人才培训和政策宣传及咨询等,争取成为区域内,在西部地区享有声誉,“产、学、研”一体化,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中心。

峨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所

峨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所是整合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全院在动植物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的核心力量而成立的校级重点实验室,是我校为适应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对生物资源的需求,在深入分析我校定位和长远科技目标基础上,对学科布局作出的重要调整。

党委书记:罗大玉主持校党委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

院长:罗大玉主持校行政工作,分管院长办公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财务处。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校工会主席:杨胜宽分管党委宣传统战部、校工会,纪委办(监察处、审计处),协管党委组织部、任党校常务副校长(兼),主持纪委工作。

副院长:谢相勋分管继续教育处(自考办)、职业技术学院、离退休工作处、校友总会办公室。

副院长:罗国荣分管图书馆、学报编辑部、档案馆。

副院长:任学锋分管国有资产管理处、基本建设处、后勤集团。

副院长:张元勤分管人事处、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党委副书记:陈立志分管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校团委、武装保卫部(保卫处)。

副院长:陈晓春分管教务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任乐山师范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兼)。

副院长:杜学元分管科研处、学科建设处。

李佳四川省资阳市委书记、资阳军分区党委书记

罗建安乐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罗佳明乐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黎兵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兼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主任

谢立新深圳市新视听广告有限公司、世纪辰祥(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邓刚四川大学教授

杨绪容上海大学教授

陈晓春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徐杉乐山市民间艺术研究院院长

李仲辉四川教育学院化学系有机化学教授、系主任

罗金福四川眉山一中校长

商碧辉四川省绵阳水利电力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陈三五厦门市艺恩庆典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

雷庆瑶“断臂天使”四川博爱感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子轩乐山迪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 乐山师范学院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单位地址: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
    所在地: 四川/乐山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其他机构)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