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上海徐汇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上海徐汇中学

阅读:19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6 17:56
单位介绍

徐汇中学,创办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江南地区洪水泛滥,来徐家汇的难童很多,徐家汇本地居民无力食养,便将难童送至徐家汇天主教堂,请求徐家汇司铎设法收容并施教育。教士们见他们俊秀可教,时任徐家汇耶稣会院长的晁德莅慨然允诺,即拨茅屋数间,以充教室。1850年,生徒增至31人,且均可教,故一改临时收容为有组织的教导,成立学校,取名徐汇公学,由此形成了徐汇公学的雏形。清光绪四年(1878年),因时局稳定,学生激增,旧校舍不敷应用,决定建三层大厦一所,后加高一层,即今之老校舍(已于1991年改建为尚学楼)。接着,又建西校舍二层(已于1991年改建为重德楼),上层为教员宿舍,下层为教室。1905年,学校为提倡体育,又新辟运动场,即今之大操场。1904年2月,学校因教外学生急增,故设上、中、下三院,实行分院管理。上院、下院授内生,中院课教外生。上院生有宗教活动,修养身心;教外生亦组织讲学会,后改“规勉社”。学校因而实行分层次的宗教教育与学校文化教育。学生毕业后,送震旦学院或外洋大学进修深造。

徐汇公学因奉耶稣会祖圣依纳爵为主保,故亦称依纳爵公学。这是法国天主教在中国创办早的教会学校。历年主持校务的,大多为法意两国的神父,学校的内部组织及其管理方法,除具有耶稣会学校的风格外,还带有浓厚的法意两国教育制度的色彩,这是与当时国内学校不同的。徐汇公学使用耶稣会公学章程,学校专收男生,为寄宿制男子学校。

1931年,教会向中国政府教育部门办理立案,易名徐汇中学。1949年上海解放后,实行学校教育和宗教分离的政策,并取消分院制。1953年6月改为市立,并开始招收女生。现校址为虹桥路68号。

上海徐汇中学位于上海市虹桥路68号,上海徐汇中学做到办学理念新、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研究能力、对策能力、理论概括能力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实施素质教育水平高、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崇思楼,上海市保护建筑,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学校现占地38.6亩,建筑面积24882平方米。崇思楼是1915年始酝酿新建的校舍。当时由比利时神父、第斯尼(中文姓为叶氏)设计草图并任督工,1917年1月8日安置块基石,清朝上海县知事沈宝昌出席奠基礼。1918年6月20日落成,沪上名流云集落成仪式,淞沪护军使卢永祥将军出席典礼,时称“新校舍”。1992年原任校长汪劲松将其重新命名为“崇思楼”。江泽民同志1940年代在交通大学就读时曾寄宿于徐汇中学,曾在新校舍的小礼堂前留影纪念。新校舍的外立面为砖石结构,内部以木结构为主,共四层。外墙由水磨红砖与人工凿毛的花岗岩为主材构筑而成。以小礼堂正门为轴线,两侧则各有9根高达顶楼的科林斯式柱子,成为主要的艺术风格体现。东西两侧的入口廊柱也为科林斯柱式。古希腊的柱式由多立克式、爱奥尼式,进而演变为科林斯式,据说其创作灵感源于设计师将一只花篮搬至柱头的美好愿望。据西方艺术史家李格尔在《风格问题》一书中考证,科林斯式柱头的装饰纹样为“莨苕叶纹样”,是由古埃及象征太阳的莲花纹、棕榈叶纹样变化而来的。柱头上的莨苕叶纹被作为花下的杯状环托,而花则由棕榈叶纹构成。由于莨苕叶纹具有很强的“适合纹样”的特点,也就为处理整幢楼的建筑雕饰提供了统一基调,他把小礼堂正门的圆拱形砖雕门饰、圆弧形窗楣纹样装饰,通过“填充适合”、“连贯呼应”等艺术手法,使莨苕叶纹的线条变为生命化的有机组合,产生的艺术效果使人愉悦地联想到鲜花、绿叶、阳光、波浪。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希腊当代诗人埃利蒂斯热情吟诵的“畅饮科林斯的太阳,细察大理石的纹理”、“越过海洋和葡萄园”,古希腊的经典艺术在中国徐家汇熠熠生辉。这幢楼的顶部采用了西班牙建筑风格,可惜在20世纪90年代初因屋漏严重而拆除,重建后风貌不再,大大影响了该楼的整体风格。
现在又有新的教学大楼:砺行楼,尚学楼及重德楼.砺行楼一般是境外部,尚学楼是初中,重德楼是高中.

上海徐汇中学位于上海市虹桥路68号,上海徐汇中学做到办学理念新、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研究能力、对策能力、理论概括能力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实施素质教育水平高、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姓名

职位任期

南格禄1849年创办,1850年定名徐汇公学

晁德莅理学1852-1866

马相伯理学1871-1874

上海徐汇中学位于上海市虹桥路68号,上海徐汇中学做到办学理念新、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研究能力、对策能力、理论概括能力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实施素质教育水平高、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蒋若虚理学1880-1899,1901,1904,1905

雅理学1900

潘谷声理学1902-1903

张若瑟理学1906-1907

郎理学1909

山宗泰理学,院长1910-1911,1913-1914,1932-1934

姚缵唐理学,院长1912,1925-1928,1934-1937

翟彬甫理学1915-1924

松理学1925-1927

万尔典院长1928-1932

张家树理学,院长1928-1937,1937-1943

沈百顺理学1937-1942

张伯达理学,院长1942-1943,1943-1949.5

王方理学1943-1944

朱树德理学1944-1947

朱洪声理学1947-1949.5

解放后:1949.5以后

校长

姓名任期

张伯达1949.5-1951.5

杨士达1951.5-1963.4

徐寅1978-1981.3,1960.7-1978主持工作副校长,1979-1981.3支部副书记

李立农1984.12-1989.9

汪劲松1993.5-2006.4,1991.7-1993.5主持工作副校长

上海徐汇中学位于上海市虹桥路68号,上海徐汇中学做到办学理念新、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研究能力、对策能力、理论概括能力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实施素质教育水平高、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庄小凤2006.4-至今

书记

姓名任期

王锺麟1950.2-1952.11,1981.6-1982.3副校长

甘京林1952.11-1956.7,1952.11-1956.7兼副校长

姚民定1956.7-1971.2,1954.6-1956.6副校长

孙家琮1971.2-1976.3

柯从绳1978.3-1986.11

刘高昀1986.12-1992.2,1980-1986.12支部副书记,1984.12-1989.9兼副校长,1989.9-1991.7兼主持工作的副校长

周德裕1992.2-1995.10,1992.2-1995.10兼副校长,1984.12-1987.8副校长

杜立泉1997.8-2006.7,1995.10-1997.7主持工作副书记,1995.10-至今兼副校长

庄小凤2006.8-至今

创新实验室

9月1日,在徐汇中学2008年学期的开学典礼上隆重举行了徐汇中学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启用剪彩仪式。徐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章卫民,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杨国顺,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徐汇区教育党工委书记王纪远,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林志新,上海市社科院博士王泠一,教育工会主席龚小凤和实验中心捐资人任九皋先生的委托人陶义训先生等出席了大会。

章卫民部长和市教委领导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实验中心的五大实验室,听取了林志新院长和庄小凤校长的详细讲解,对这一全市乃至全国屈指可数的创新科学实验基地赞不绝口。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的创立是徐汇中学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章卫民部长代表徐汇区委区府对此表达了热烈的祝贺,衷心祝愿徐汇学子能够在实验中心畅游生命科学海洋,涌现出更多的高科技精英。

章卫民说:“徐汇中学利用校友捐赠并借助高校技术力量创办现代化生物教学实训基地,这种办学模式必将成为学校特色和亮点,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实验中心的创建充分体现了徐汇中学上联高校,下接特色小学,横联活动中心的“蓝海战略”理念,林志新院长领衔的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15位教授、博士作为导师对实验中心作技术支撑,在场地建设、仪器配备、安装验收、教师培训、课题研究、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全程指导。

庄小凤校长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感谢各级领导对创新实验中心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周秀芬副区长亲自牵线搭桥并多次亲临指导,相信中心的启用将进一步培养学生不懈探究的科学精神,在学生心中深埋创新求索的种子。

据悉,徐汇中学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将对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五大前沿领域进行研究,承担现代生物技术普及教育及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工作,为全体高中学生及初中活动课学生提供科学实验平台,旨在让学生体验生命科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徐汇中学素有“西学东渐校”之称,秉承着“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的办学传统。作为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校,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的正式启用必将实现徐汇中学科技教育新的飞跃。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 上海徐汇中学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单位地址: 上海市虹桥路68号
    所在地: 上海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其他机构)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