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蜀山区希望小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蜀山区希望小学

阅读:1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2 01:17
单位介绍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基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实施以来,至2004年15年间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2亿多元,资助250多万名贫困学生上学读书,援建希望小学9508所,在每100所农村小学中,就有2所是希望小学,培训希望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师2300余名。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评估表明: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富影响的民间社会公益事业。

1990年9月5日,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1992年6月10日和10月6日,邓小平同志两次以“一位老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1991年11月,江泽民同志为希望工程题词“支持希望工程,关心孩子成长。”他还多次为希望工程捐款,到贫困地区专门看望失学的孩子,并嘱咐一定要解决好失学问题。1992年3月,李鹏同志为希望工程题词“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兴学利民,造福后代

1990年5月19日,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基会,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心小学原址上修建了全国所希望小学。

合肥曾走出过14位开国将领。长期以来,由于贫困,这里的许多孩子上不起学。过去中心小学校舍由破旧的彭氏祠堂翻建而成。

而如今,记者在蜀山区希望小学里看到,其前身中心小学的破旧祠堂已不见踪影,2013年学校里教学楼干净明亮,不仅建了图书室,还设有微机教室。校长彭大海告诉记者,学校的教学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学校由原来的8个班、400余人,发展到2013年的21个班、1410人。19年来,蜀山区希望小学共培养4000余名毕业生,其中有400多人考上大学。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