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通城第二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通城第二中学

阅读:9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4:27
单位介绍

创建于1970年的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位于风景秀丽的银山脚下,秀水河畔,近年来共投资1500余万元,三次扩建使校园面积扩大到12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48000平方米,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开办音、体、美特长班,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的新路。目前拥有标准化的教学楼、科技楼、音乐楼、图书馆、体育馆、田径运动场、灯光球场、学生公寓。现有48个教学班,学生3700多人,教职员工240多人。近五年来特色办学成果显著,高考成绩稳步上升,特别是音、体、美专业考生上线率100%。教学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

校园扩建打造教育新形象,特色办学插上腾飞的翅膀。通城二中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北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湖北大学体育教学实习基地”、“咸宁市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基地”、“武汉体育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和“湖北省男女排球后备人才基地学校”。在湖北省同类学校的体育竞技和学科竞赛中名列前茅。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使学校声名鹊起。如今,崛起中的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已成为鄂南教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开拓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以学生发展为本,特色办学显优势,素质教育结硕果,在赢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普遍赞赏的同时,谱写了一曲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向往。
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特长,通城二中特色教育的推行就是学生特长的发展,强调的是学生个性的张扬。
对于二类高中学生而言,让他们“自主学习”,其实就是给他们自由支配自己学习时间的权利,让这些在中考时的“线下生”(指二类高中录取的都是重点高中分数线以下的学生)有针对自己的弱学科合理安排时间的自由,恰恰能使他们“如鱼得水”。比如,针对部分学生“偏科”的情况,让科任教师对其进行“查漏补缺”的同时,允许这些学生选择自己的弱科“开小灶”,以便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安排弱项学科的“加餐”。
与此同时,通城二中还通过“学生评教”等方式来选择班级选择教师。这不仅是对教师的考验,也是营造“比、学、赶、帮”校园文化氛围的一种新举措。学生选择教师,大大调动了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对于有的骨干教师,学校还安排“专题讲座”,通过多媒体或者其他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授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
这样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吸引了学生也改变了学生,成为了学生的向往。教师的课上得活,体现在一个“精”字;学生的学有兴趣,体现在一个“味”字。许多家长感叹,自己的孩子进入二中后,人懂事了,成绩也提高了!
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构建的是一种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形成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式的、民主自由、团结协作的关系。教师的作用就是致力于引导,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以研究为主,不代替学生,以鼓励为主,不限制学生━━━二中教师不仅形成了共识,而且努力使之实现在课堂上。
教师对学生充满关爱和期待;学生对教师充满信赖和尊敬;家长对学校充满信任和赞誉。这便是通城二中人文教育的成功。
尽管随着重点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二类高中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但通城二中的特色办学红红火火,高考成绩稳步上升,引来社会的普遍关注。应该说更新教育理念,抓好自主学习,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向往,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二中的教育改革实践就是的证明。
开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兴趣,让学校成为学生成才的乐园
  闻名遐迩的通城二中“春草文学社”自1985年成立以来,激发学生创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为校内外文学青年开辟了多样化的练笔阵地。除办有校刊《春草》杂志外,还办有《家庭教育》《世纪风》《鄂南校园》等校报。二十年来,春草文学社员在全国各类写作大赛中,获奖的有29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2580多篇,编辑出版《时代风流》《中国当代精短作品选集》等文集15部。该社4000多社员中,有40多人加入省级以上写作和作家协会,有3人被武汉大学作家班录取,180多人被省市级文学新闻报刊杂志聘请为编辑记者,其中新华社记者2名。由于“春草文学社”的创作活动突出成绩赢得了文学界的关注,《黄河诗报》《散文诗报》《当代诗歌》等报刊多次报道了该社的活动情况,《语文报》将该社列为全国的前卫社团。
与此同时,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艺术节”,让有兴趣特长的二中学生一展风采。艺术节上,群情振奋,人山人海。学生们自己亲手设计亲手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作品真是构思新颖,巧夺天工,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他们自编自演的歌舞、相声、小品,还有二胡、笛子、扬琴等独奏节目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他们的书画作品,丹青妙手,瀚墨飘香,颇有大家风范;他们的科技小论文也个性独特,让人赞叹不已。艺术节可以说是通城二中学生盼望、兴趣的节日,因为,正是艺术节给了学生们展示才华的机会,搭起了走向成功的平台,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所学校只要有健全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就会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的景象,学生就会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还要让学生走出校园置身于社会氛围中,去接触,感受活生生的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的文化传统。在一系列的实践中,学生成为实践主体,对社会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把握住自我努力的方向,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倡导人文管理,开展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学有所成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发掘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让学科教学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殿堂。引导学生对美感的体验,追求美感的崇高境界。让学生在创造性的审美体验诱导下,认识美、体验美、培养美。引导他们热爱自然、体悟生命、感受崇高,激发他们唤醒自我,仁爱博大,富于自尊。让充满着激情、传播着美,富于启迪和感召成为境界。同时,实行“品德加分”,给学生提供发展品德的机会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磨练组织才能,形成健康品德。
结合二类高中的实际,着眼于发挥学生特长,自1998年正式开办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类特色班,真正让特色办学落到了实处。八年来,我校开办的体育班、美术班、音乐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的同时,让一大批特长生走进了大学,成为音、体、美专业的佼佼者,从而创造了二类高中培养人才的高记录。让许多有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特别是为学生们日后参予社会竞争和就业开拓了新路,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打造了二类高中特色兴校的品牌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 通城第二中学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单位地址: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第二中学
    所在地: 湖北/咸宁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其他机构)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