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濮阳县第三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濮阳县第三中学

阅读:2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20:27
单位介绍
濮阳县第三中学始建于1922年,时名华美中学,其后几易其名,相继改为冀鲁豫边区抗日中学,冀鲁豫边区第五中学,第三中学,平原省濮阳中学,河南省濮阳中学,至50年代一直是豫北几县的中学,为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的建设,全校现有教职工240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46人,中学一级教师88人,省和劳模5人,市级以上优质课教师63人,有58个教学班,学生4000余人。校容校貌也有较大改观,现已具备较好的办学条件,是濮阳市重点中学、豫北名校。占地10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办公楼、教工宿舍楼、学生宿舍楼、科技楼等。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中外报刊216种,实验设备,办学设施先进,拥有豫北现代化的IP教学系统,校园无线网络的覆盖,教学手段正在实现现代化。
  团结务实、廉洁奉公的学校领导班子自觉做到了“四好”、“三不”、“四带头”、“一自觉”。学校实现了由封闭型而开放型、由经验型而科学型、由指挥型而服务型、由集权型而民主型的转变。学校持续进行的教职工队伍建设,形成了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合理搭配,高素质、高效率。
  1985年以来,有97位老师的310余篇教改论文分别在市、省、报刊上发表,独著或合编出版了42本教育教学书籍,有101位老师262人次在县级以上的评先创优活动中获奖,涌现出了“全国校长”任树斌,“十佳教师”魏尚政,“十大杰出青年”谢昭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不懈坚持的德育工作,形成了“四三三三三”的德育教育格局,形成了“开放、活泼、勤奋、报国”的校园文化特征和“团结、守纪、文明、拼搏”的纯正校风。
  “敬业、爱生、严谨、善导”的教风和“勤奋、善思、活泼、创新”的学风相结合,实现了单纯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会考合格率、率、体育锻炼达标率、高一二统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茅,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级学科竞赛、体育比赛中屡创佳绩,1993年以来高考升学率平均增长33.4%,连续九年全县、全市前茅。连续十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先后被授予“市文明学校”、“市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市教学质量先进学校”、"济南军区飞行员生源学校"“市教学管理先进学校”、市级“先进党支部”、“市级治安模范单位”、“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二五普法先进单位”、市“田径传统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卫生达标单位”等100多项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市、县政府嘉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濮阳县三中在探索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近百年的奋斗,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兴学育人之路。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