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邯郸永年县第二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邯郸永年县第二中学

阅读:367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9:22
单位介绍

永年县第二中学(简称永年二中)位于永年县广府镇。是河北省重点中学,邯郸市示范性高中,市级文明单位。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生4800余名,教职工324人。学校占地76亩,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建有办公楼、实验楼、教学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餐厅、300米塑胶跑道综合运动场,藏书10万余册,按照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配备各种实验室和教学实验仪器。校长李林生。

学校始建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时为“广平府中学堂”,校址在当时的“莲亭书院”。辛亥革命后更名为“直隶省立第十三中学”。再更名为“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1935年更名为“河北省立永年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一度停办。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学校恢复招生,在原广平府府衙内(现址)招初中生100名。1952年迁到广府西街(现为永年九中所在地),为“河北永年中学”。1956年开始招收高中生,更名为“永年城关中学”。1957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同年10月,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学校视察。1978年更名为“永年县第二中学”。1991年8月10日,初高中分开,初中部为永年县第九中学,高中部仍为第二中学。

永年二中是中共永年县基层党组织的创建地、发源地。永年县个党小组、个党支部、任县委都诞生在永年十三中,永年县位员也是在十三中加入了党组织。永年县任县委书记、县长、县大队长,都是十三中学生。十三中还为周边县培养了一大批革命中坚力量,以其星星之火,燃遍冀南大地,被称为“十三中火种”,永载史册。

永年二中秉承了原“第十三中学”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以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教学为中心,培养了大批学子,造就了永年县一大批名师。改革开放以来,永年二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创名校为目标,加大教科研兴校力度,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造了全市的教学成绩。1989年至2008年,连续二十年被评为地市级“文明单位”。高考成绩多年在全市(地区)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2000年至2005年连续六年受到市教育局(教委)的表彰。永年县县委、政府重视和关心永年二中的发展。自1951年重建以来,共招教学班522个(高中班359个,初中班83个),培养学生2.2万余人(高中1.7万余人、初中0.5万余人),向高一级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3500余人,为永年县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51年春,学校开始恢复招生,首届招收2个初中班,学生100名。因校舍不济,一个班附设在永年师范(现校址),一个班暂借在北仓门街原武衙门内(日伪统治时为女子小学校址)。

1952年春,学校在城内西街建校,占地90亩。暑期迁入新校舍后招生5个班,学生279名,校名为河北永年中学。是年秋,王继先到校任校长。

1956年,河北永年中学改名为永年城关中学,增招高中班2个,学生89名。

1957年,城关中学被定为省重点中学。10月,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同志到校视察共青团工作。

1958年,学校招收二年制高中2个班(文、理分科)。9月,卷入“大跃进”运动,在校内办起了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制硝厂、制盐厂、饲养场等,在城外种校田190亩。

1959年,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高考有89人被大专院校录取。

1960年高考中,179名毕业生除4名因社会关系原因未升学外,其他175名全部被高等院校录取,升学率100%。

1965年暑假后,并入临名关中学1个高中班,学校改为初级中学。

1966年7月,学校停课。学生成立了造反组织,领导班子瘫痪。县委为保护老干部,决定让李照甫校长退休,学校工作临时由魏一芹负责。

1968年,学校革命委员会成立,主任王协农。是年学校在有关“就近入学”号召下,大批的骨干教师、物资设备调拔下放,学校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1972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开始重视文化课,教学秩序趋于正常。

1973年,学校招生6个班,学生300名。但在反“智育”回潮中,大部分骨干教师去搞工厂(至1974年先后办起了工业品包装袋加工厂和废油回炼厂)。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是年,学校被定为邯郸地区重点中学。

1978年,城关中学更名为永年县第二中学。9月,招高中班8个,初中班2个。12月,叶振泰任党支部书记,曲振华任校长。该年,学校高考成绩位居全地区。

1981年,永年二中在省体委举行的业余训练点大检查中,获省“先进单位”称号,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学生田殿英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邯郸赛区名。

1983年,学校被河北省命名为“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单位。学校地震测报点被评为邯郸地区先进测报点,参加了国家在秦皇岛举办的“地震夏令营”。

1984年4月,陈汉祥担任校长,侯克敏任党支部书记,曲振华为永年二中名誉校长。8月学校被命名为县(首批)“文明学校”,被地教委评为“电化教学优胜单位”。学生赵守智高考成绩获邯郸地区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1985年,永年县文教局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杨文海老师地理教学“过五关”(即基本概念关、公式关、例题关、练习关、实际应用关)教学方法和杨连章老师“边讲边实验”的教改经验。陈汉祥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高考233名学生升入大中专院校,其中121名升入大专院校,突破百人大关,文理科数学和地理均为全区。

1986年学校自制地理教具获河北省一等奖。同年学校被命名为地区十二面红旗之一(教育系统的一面红旗)。

1987年,16名教师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在全国物理联赛中,学生张秋现获邯郸赛区名。

1988年7月,投资25万元,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3层教学楼(东段)交付使用。学校教学班发展到30个,学校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

1989年,永年二中投资14.6万元先后建校舍81间。学校被评为地区文明单位。(至2008年,永年二中一直保持了地(市)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1990年,陈汉祥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是年,投资40万元、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3层教学楼(西段)落成。

1991年,杨文海被评为“全国教师”。

1992年8月,高中、初中正式分校,南院初中部成立永年县第九中学,北院高中部设为永年二中。

1993年,刘俊杰被评为“全国教师”。高考省部专科上线95名,其中学生梁挪民被北京大学录取。高三(90)1班被省教委、团省委评为省“先进班集体”。

1994年,高考省属以上上线76名,有318名(含自费生)学生被各大中专院校录取,获邯郸市高考较大贡献奖。教师王和义被评为“河北省普教先进工作者”,马民忠被评为邯郸市“十佳青年”;冯文林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是年,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1万元建篮球场地4个,在文教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20万元建成了面积3500平方米的办公实验楼;投资1万元购置办公用品近350件,进一步优化了育人环境。

1995年8月,刘俊杰、王和义分别被任命为校长、副校长。是年,永年县农机配件厂占用的9.26亩土地被学校收回。

1997年7月,619名学生参加高考,省专线以上88人,建档218份。是年学校将理化实验仪器全部更新为的标准仪器;装配语音室2个,配备投影仪30台,微机2台,读卡机1台,一体式印刷机1台。李丙如被评为“河北省教师”。

1998年11月,王和义副校长带领学校11名中层领导赴遵化一中参观学习,确定了从素质教育入手,把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从而在永年掀起学习遵化一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热潮。

王和义被评为“河北省模范教师”,郭爱民被评为“河北省教师”。

1999年,学校装备了一个40台微机的教室,是年秋季开设信息教育课,标志永年二中开始向现代化教学起步。

2000年,永年二中投资25万元扩建教学楼500平方米,增加了6个教室。全校29个教学班,每班安装电视机一台,用于教学和新闻课使用。

是年高考省专上线509人(本科119人),位居全市上游。邯郸市教委授予永年二中“高中教学成绩学校”称号。

8月,市教委授予王和义、李丙如“名师”称号,授予刘俊杰“名校长”称号。

2001年高考参考人数888人,省专上线726人,其中本科上线385人,重本81人,再次获全县,全市上游。市教委授予永年二中“高中教学成绩”奖。9月被市教委命名为“邯郸市教育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

是年,学校利用社会资金316万元,建成一座6500平方米的高标准学生公寓。

学校工会被评为“河北省工会”,校团委被评为“邯郸市‘五四’红旗团委”和2002-2004年度“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王和义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李林生被评为“河北省教师”。

2002年1月30日,县委书记李士杰,副书记李志科到学校指导工作。

是年,高考成绩再一次实现新的突破,本科上线人数637人,上线率达到64.17,应届生上线达到59.14%。邯郸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守新同志在全市2002年高考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永年二中“无可争议地成为高中教育教学和高考备考工作的一面旗帜。形成永年二中现象,值得各县、各校认真研究学习”。永年二中在这次大会上做典型发言。在市教育局的号召下,全市十余所重点高中学校到永年二中参观学习。9月9日,王和义任永年二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是年,永年二中被确定为邯郸市示范性高中。

2003年高考成绩实现新的增长,本科上线663人,上线率64.5%,连续4年名列全县,全市上游。6月20日,永年县政府县长李明朝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6月29日,永年县委书记李士杰同志看到永年县委办公室的“情况反映”后,做出重要批示:“县二中条件较差,多年来高考成绩一直在全市重点中学中名列前茅,他们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但我直观的感觉到:二中有一个团结、务实、敬业、负责任的班子;有一支奉献、吃苦、朴实的园丁队伍;有一批刻苦、努力、聪明的渴望成才的学子;有一种爱岗敬业、尊师重教、博闻强识、甘苦与共的好风气。”次年3月,邯郸市政府授予永年二中“高考工作奖”,邯郸市教育局授予永年二中“高考成绩奖”。

7月1日,永年二中全部收回了被永年县农机配件厂所占用20多年的校舍,占地由50多亩增到75亩。新建设教学楼42间,教师公寓投入使用,学生宿舍全部安装暖气,投资17万元新建多媒体教室1个。

2004年高考,王延涛同学以676分优异成绩获永年县理科状元;各批次上线人数均位于邯郸市前列。

2004年,投资140万元新建2号学生公寓1座,建筑面积3360平方米,投资370万元,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年底投入使用,次年1月1日正式营业。

党支部被评为“邯郸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石海翔被评为“河北省教师”。

2005年,在全市高考成绩整体下降的情况下。永年二中高考成绩再次增长,一批本科上线人数67人,二批本科上线人数187人,二本以上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8人,超过了全县增长数。三本以上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107人。被市教育局授予“高考成绩进步奖”,被永年县县委、政府授予“高考成绩贡献奖”。学生刘鑫、杨佩勋分别以572分、643分的优异成绩,名列永年县文、理科名。

是年被命名为“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

永年二中西校区建设经永年县政府第十次常务会研究通过,决定在永年县界河店乡杜刘固村西建设占地370亩,50轨制的示范性高中,命名为“永年二中西校区”。

12月王和义同志任校长、副书记;李林生同志任总支书记、副校长。

2006年西校区建设项目被永年县政府列入本年度重点项目。

4月26日李林生任校长、党总支副书记,任聚如任党总支书记、副校长。

2006年高考一批本科上线人数70人,二批以上268人,连续七年保持了全县。尚建红同学以585分成绩获全县文科状元。县委、政府授予“高考成绩贡献奖”。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55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300米跑道的学校高标准塑胶运动场投入使用,建成了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教室、语音室和电子备课室。所有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投资5万余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建成德育展室、美术室、卫生室等专用教室。

2007年4月,西校区工程奠基开工,县委书记李士杰、县长李明朝出席了奠基仪式。

2007年高考重本上线率(不含小科类)全县;全县文科重点本科上线考生全是二中学生;秦文超同学以591分的成绩获全县文科状元。学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高考贡献奖”。

王昭主持的科研课题“农村高中生英语成绩分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成为全市县级中学个结题的省级重点课题;曹治淮、玉俊巧老师代表邯郸市参加全国自制教具比赛,获全国一等奖,为历年来全省取得的成绩,了邯郸市全国一等奖的空白。

2008年1月,被邯郸市委、市政府授予“三星级平安校园”称号。

2008年高考再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文理科本科上线率连续九年保持了全县,文理科各学科平均分均为全县,理科语文、英语,文科英语、文综等4个学科的有效分率名列全县,秦江萍同学获全县文科状元,李博原同学获全县理科状元。学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高考贡献奖”。

11月初,县委党政联席会议就二中西校区建设问题做了专题研究,并与永洋公司顺利签订了7000万元的承建合同。使该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永年二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有一个团结、务实、敬业、负责任的班子;有一支奉献、吃苦、朴实的园丁队伍;有一批刻苦、努力、聪明的渴望成才的学子;有一种爱岗敬业、尊师重教、博闻强识、甘苦与共的好风气。”(原县委书记李士杰语)。

多年来,永年县委、县政府对永年二中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永年二中历任领导班子,能够正确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指示,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培养更多更的人才为己任,薪火相传,一如既往。改革开放以后,永年二中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用科学的理念武装自己,用发展的观念办学校,不仅赶上潮流,而且勇立潮头。

永年二中西校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预计2009年9月完成期工程并招生。新校区占地300余亩,30轨制,按照示范性高中标准设计建设。未来几年内,学校将把普及高中教育,建设省级、示范性高中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把永年二中建成全市的现代化高中学校。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 邯郸永年县第二中学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单位地址: 永年县名关镇永洋大街
    所在地: 河北/邯郸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其他机构)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