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南阳大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南阳大学

阅读:24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4:21
单位介绍
南阳大学  
  1986年11月原南阳地区行署决定创办南阳大学。
  1987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筹建南阳大学。
  成立了化工工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业企业管理等3个专业和1个基础课程部。
  南阳大学董事会成立。
  1987年9月南阳大学招收首届3个专业的128名学生。10月7日,举行首届新生开学典礼。
  1989年1月白河南新校址落成。8月,由开办场地原南阳地区财贸干校迁入新校园。
  1991年成立了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生化工程系、企业管理系、工艺美术系等6个系,1个基础部。实现9个专业招生。
  新图书馆落成投入使用。
  1992年1月南阳大学与南阳电大分校合并。
  1993年1月国家教委致函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在筹建6年的南阳大学的基础上成立南阳理工学院。同时,张仲景国医大学撤消建制并入南阳理工学院。
  设立机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生化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现代管理系、工艺美术系、数理力学系、国医国药系等9个系,15个专业。
  1993年12月与南阳电大分开办学。
  1994年撤消数理力学系,组建信息工程系。
  1995年8月南阳市政府批准实施千亩土地万人规模的南阳理工学院事业发展规划。
  当年,学院设置14个专业,共有全日制专科学生近3000人,其中普通生1340人,生源范围实现跨省区突破,面向全国5省(河南、广东、浙江、山东、福建)招生。
  1996年1月第二届教代会通过的《南阳理工学院1996-2010年事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学院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把学院建成豫西南培养高层科技专门人才的主要的区域性中心综合高校。
  全面启动院内综合改革。
  院系调整。化学工程系与生化工程系合并组建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与工艺美术系合并组建建筑与艺术工程系;撤消现代管理系,组建人文科学系;信息工程系更名为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更名为机械与电气工程系;成立成人教育学院、实验中心。
  1997年10月举行建校十周年庆典。
  1998年撤消建筑与艺术工程系,成立建筑工程系和工艺美术系。
  至1998年底,先后成立了建筑设计研究所、网络中心、计算中心、CAD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生化技术研究所、中込语言研修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
  1999年根据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对院内教学机构调整。撤消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机械与电气工程系,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机电工程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工艺美术系更名为艺术设计系。形成目前的院系格局。
  2000年年初,新征180亩土地、投资2亿元的校园扩建一期工程项目开始实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部分专业开始举办本科教育。专业数量增加到27个,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达到6223人,生源范围扩大到全国19个省(区、市)。
  2001年4月院党委提出“132”发展战略。
  第三届教代会通过《<南阳理工学院1996-2010年事业发展规划总体方案>第二阶段(2001-2005年)实施计划(“十五”计划)纲要》。
  2001年9月学院设置32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4个。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超过7082人,其中本科生413人,专科生6669人。生源范围扩大到全国22个省(区、市)。
  扩建校区部分投入使用。
  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南阳理工学院升格为本科学院。学院设有10个系,2个教学部,1个成人教育学院,1个软件学院。
  2005年原南阳一师并入南阳理工学院,成立基础教育学院,6月24日,基础教育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2005年9月撤消数理教学部,成立应用数学系。
  2006年3月学院党委对二级机构进行调整理顺,对处级和科级干部进行调整和聘任。全院设置党政管理机构17个,群团组织机构2个,教辅及后勤服务机构7个,基层教学单位17个。
  2006年12月学院建校近20年来党代会成功召开,选举出由安身健、姚锡远、黄荣杰、郭建生、刘荣英、刘振山、黄林江、董至仁、周礼春等9名委员组成的中国南阳理工学院届委员会,选举出由黄林江、赵中然、李晓彦、卢志文、李厚刚等5名委员组成的中共南阳理工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 南阳大学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单位地址: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041县道
    所在地: 河南/南阳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其他机构)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