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忻州五台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忻州五台中学

阅读:189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4:17
单位介绍

五台中学于1952年九月成立,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西龙泉龙泉山脚下。校址在县城文庙。属山西省非首批重点中学,县直重点高级中学。现任校长王鹏飞。2007年以来所获荣誉有“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绿色学校”、“山西省依法制校示范校”等等。

2006年高考获取二本以上达线人数175名,2007年,五台中学再创佳绩,保持了这一历史水平。2008年二本以上达线181人;2009年高考,五台中学达线人数再创新高,二本以上达线234人,其中理工类165人,文史类54人,比2008年增加53人。

管理自2000年以来,五台县初、高中教师走出学校受聘于省市重点中学的约有40余名,他们中不乏有佼佼者与“顶梁柱”。而每年又有500余名初高中学生因学习成绩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而选择离开五台县,而坐进了省、市名校的教室,生源的匮乏造成了每年中考后较市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无奈降分40分以上才能“吃饱”的现状。为了扭转这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五台中学校长王鹏飞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从2007年起就把战略眼光放在了可持续发展上,携手走出了“三大步”。一、用科学发展观打造管理体系。学校始终坚持了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办学方针;牢固确立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精心打造平安校园、营造书香校园、构建和谐校园、争创名优校园;全面实现领导到位、教师入格、管理上路、质量达标;以此达到制度促动、责任推动、激励启动的目的。决心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二、用激励机制启动教师积极性。在不搞“一枝独秀”、追求“满园春色”的基础上,将教师全部推向“风险岗位”加大常规考核。一是拉大了基本津贴与浮动津贴的差距,实行“末位淘汰制”。二是提高了班主任津贴,强化过程管理,实行“末位警戒制”。三是推行了以师带师,名优教师均衡配置,实行教师“递进轮换制”。硬性要求教师“算底分、比增长、求落实、重效果”。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师德水平、业务能力、责任意识,提高升学质量,培养和造就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三、用模式化教学推动教研教改。学校以听课评课为杠杆,加大了校本研训力度,将先进的教育模式具体实施在教学上,科学构建了问题、检索、精讲、精练、测试的“五环教学法”。凭借多媒体手段,积极试行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的“四联学案制”。积极探索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促进教法研究,落实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并根据学生入学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的成绩,要求学生找准目标、分设台阶、立足当前、志在长远。培养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疯狂地学。以此激活师生间的灵性、悟性、感性。新理念决定新思路,新思路决定新出路。“三步走”发展战略确实让五台中学走出了一片艳阳天,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为五台中学摘取了“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绿色学校”、“山西省依法制校示范校”的桂冠,让五台中学一步步跻身强校行列。1952年卢启元任党支书记兼教导主任,副校长郑惠述主持行政工作,总务主任为杨泽清。县长马立任五台中学名誉校长,同年招收五个初中班,学生250人。1953年招收一个初中班,同年开设英语课。1954年招收一个初中班,本年夏校田径队参加区运会,获得女子手和女子体操两项冠军。1955年,招收9-12四个初中班,从定襄河口边中学转回一个五台籍学生二年级初中班,为五台中学8班。同年1-5班毕业。1956年招收13-19七个初中班,同年6班学生毕业,李伦白出任校长。1957年招收20-23四个初中班,19班划分到13-18班,同年7-8班毕业。郝泰峰、白雪如、刘裕如、会计阎升三、校医樊跃成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招收24-29六个初中班,四个班学制为三年,两个班学制为二年,招两个高中班1-2班,9-12初中班毕业,郑玉金任团支书记。中秋,全校学生开赴50里外的窑头大炼钢铁三个月。1959年东冶中学转回三个初中班,排行30-32班,招收33-38六个初中班,3-5三个高中班,13-19七个初中班毕业,全校自力更生建起“火车皮”教室14个,同年参加西雷水库合拢大会战。1960年春招39班一个初中班,秋招40-42三个初中班,招收6-7两个高中班,20-23四个初中班毕业,韩正堂由茶炉工转数理化老师出师全国文都群英会,受刘少奇主席接见,学校开办机械厂、木工厂。全校师生到沟南、观上、西村开荒种菜,种地百余亩,收菜五万斤。1961年招44-45两个初中班,8班一个高中班。同年27-32六个班毕业,高中1-2班毕业,考入大专院校31人,大量留级,专办43班为留级班。1962年招46-48三个初中班,9班一个高中班,33-38初中班毕业,高3-5三个班毕业,考入大专院校12人,其中高四班马先成考入西工大,田金城考入北京矿院,从此五台中学学生开始进入全国重点院校。1963年招49-52三个初中班,10班一个高中班,39-42初中班毕业,高6-7三个班毕业,考入大专院校20人。1964年招53-56四个初中班,11班一个高中班,43-45初中班毕业,高8班毕业,考入大专院校38人,升学率为60%,王培堂考入南开大学,刘四录、白留香考入西安交大。四清运动清退刘桐回村,张式良戴反革命富农分子开除工职。1965年招57-60四个初中班,12班一个高中班,46-48初中班毕业,高9班毕业,考入大专院校42人,升学率为80%.1966年6月16日贴出张大字报,文革开始,7月学生大串联,学校停止招生、毕业等工作。1967年成立革委会,刘春良任主任。成立各种造反组织,李伦白被斗。1968年6月49-52初中班毕业,高10班毕业回乡,未发毕业证。11月招61-68八个初中班,12月53-60八个初中班毕业,高11-12班毕业回乡,未发毕业证。1969年未招生,也没毕业生,清理阶级队伍,郑惠述、白仰之被斗。1970年冬季招生,没入学,第二年入学。1971年停招初中班,招高中班10个,称排。招师训班一个(长期),短期师训班一个,卫生班一个,文艺班一个,学半年毕业。61-68初中班毕业,未发毕业证。届田径运动会召开。

1972年校址搬龙泉现校址,招高11班,由完全中学转高级中学。张桂林作党支书记。

1973年招12-17六个高中班,高1-10班毕业,未发毕业证。智志钧任革委主任。 1974年招18-21六个高中班,高11班毕业,未发毕业证。

1975年招22-26五个高中班,高12-17班毕业,开始发毕业证。1976年招27-31五个高中班,高18-21班毕业。于明溪为党支负责人。1977年韩生文任校长兼书记,阎献忠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秋,学校列为省非首批重点中学,在全县范围内招两个重点班,夏秋之际,伙房倒塌,重建,新建8个大教室,招收32-36五个高中班。1978年招收37-42六个高中班,以后每年招收和毕业均是六个班,当年输送大专生17人,其中补班赵世平考取上海交大。于明溪任工会主席。1979年当年输送大专生18人.建家属宿舍10间。1980年当年输送大专生18人。办校办农场。1981年当年输送大专生31人。1982年当年输送大专生34人。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发展到18个教学班。开始招收插班生或补习生。建行政房,实验室43间。1983年当年输送大专生36人,其中55班陈星考取清华大学,张润康考取石家庄陆军学院。本年被评为地区体育达标先进集体。1984年,白存贵任校长,崔自兴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及工会主席,王俊业任副校长。由于学制变动本年无毕业生。校田径队参加区运会,女子获团体第三名。赵小茹获女子铅球、铁饼名,智广获男子3000米、5000米名。1985年当年输送大专生52人,其中66班赵金海考取南开大学,高素文考取人民大学。建三层教学楼、12间家属宿舍。校田径队参加区运会,赵小茹获女子铅球名,崔秀河获男子跳高名,智广获男子3000米、5000米名。1986年当年输送大专生73人,张玉良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周士堂任教导主任,白存贵任书记兼校长,周根深任工会主席。张建良评为区教学能手。校田径队参加区运会,赵小茹获女子铅球名,刘鹏获男子三级跳运名。

1987年当年输送大专生84人,铺学校门口油路200米,学生灶实行分灶承包。

1988年当年输送大专生89人,办起第二食堂。

1989年当年输送大专生92人,其中88班阎宇暾考取山东大学。修补围墙。学校被评为忻州地区教育战线先进单位,王中一、周根深评为区教学能手。1990年当年输送大专生93人,新生开始军训。校田径队参加区运会,白俊清获男子400米名。1991年当年输送大专生100人,其中97班刘晋伟考取北京大学。全校师生宿舍安装暧气,张玉良任校长,白文清任副校长,刘俊良任副书记,周根深任教导主任,郭俊秀任总务主任。1992年招121-126班,其中126班班主任为郑仁义,新建宿舍33间,学校举行40周年校庆。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