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日照育才小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日照育才小学

阅读:36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1 06:26
单位介绍

五莲县育才小学(即五莲县职工子弟小学),作为日照市2010年申报省规范化学校评审的学校,凭借精细规范的学校管理、鲜明突出的办学特色、师生高昂的精神面貌,顺利通过了第十五批省规范化学校评审组的验收,获得了省规范化学校荣誉称号。

坐落于美丽的黄海之滨、风景秀丽的五莲山脚下。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人杰地灵,是工作、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该校始建于1976年,占地面积27485平方米,属一所国办完全小学。现在教职工127人,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千3百余人。

办学条件优越。现有教学楼一座,综合楼一座。校园规划合理,现代意识突出。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仪器室、阅览室、美术室等各种用室,装备优良。2002年学校建成校园网,全面实现班班通。专任教师人手一台微机,人人能制作课件、网页,能熟练使用电脑备课、上课,达到了教学手段科学化、信息化、高效化,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办学思想先进。学校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宗旨,以“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为目标,坚持“为了学生的梦想而创新”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起了以“五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创造、学会审美)为内容的育人目标体系,精心实施了“一二三四五”工程。[1]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小学高级教师44名,中学高级教师4名,市级骨干教师18人,县级教学能手20人,其中2名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有50名教师本科毕业,70名教师专科毕业。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内部管理规范。学校实施以教职工聘任制、目标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体制改革。因事设岗,因岗设人,竞争上岗,优胜劣汰,限度地激活学校内部活力并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的原则,实现了德育组织网络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措施制度化,实现了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改教研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的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求实、务实、扎实的职小作风和“尚德、求真、笃教、创新”的职小精神。

现在,职小的全体干部师生,正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为尽快把自己的学校建设成为一所能够新形式教育的学校而努力奋斗。

五莲县育才小学树立新型教育理念,构建和谐人文管理制度。遵循“制度管理、情感管理、学术管理”的策略,建立了“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的管理机制,实施“制度规范人、精神感召人、文化教化人”的充满文化内涵的管理制度,构建了“责任为首”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和谐发展。[2]

办学成绩突出。学校被评为日照市跨世纪雏鹰行动示范学校、日照市红旗少工委、日照市绿色学校、日照市办学水平学校、、日照市教学示范校、日照市书香校园;连续多年被评为五莲县素质教育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评为五莲县素质教育目标管理学校、五莲县艺术教育特色单位;教改教研课题“多媒体在数学课中的应用”被中央教科所确定为试验课题,“小学自然学科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和软件开发”、“小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与研究”、“自主性与心理健康”等课题分别被确定为省级实验课题或实验基地。“优化课堂提问,实施创新学习”数学教研课题被确定为市重点实验课题。[3]

校长室党支部

办公室工会

教导处女工委

政教处团支部

总务处少先队

校长简介

魏本福男,1969年9月出生,五莲县潮河镇后魏家村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先后在叩官小学、实验小学,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任职,现任职工子弟小学校长。先后被评为市教学能手、省市教研员、山东省骨干教师。参与编写了山东省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及《课程教材教法》一书,并获省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多篇文章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自任校长以来,他在办学实践中扬起了“为学生的梦想而创新”的办学理念,以“严、细、实、恒、新、活”为治校方略,以“让城北的孩子接受的教育”为办学目标,而在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努力着。在魏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迎接了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对我校的督导检查,美国康州南耐望中学校长对我校的友好访问以及国家教育部领导两次对我校进行信息技术验收和调研,承办了日照市基础教育管理现场会及全县小学教学现场会,同时学校被评为全县所市“书香校园”,市“办学水平学校”等荣誉称号。

领导成员

校长魏本福

副校长陈祥权

副校长王爱明

工会主席马先春

校长

1.1989.8-1994.8,赵培顺任校长。

2.1996.8-2006.8,解相森任校长。

3.2006.8,魏本福主持工作。

4.2007.8,魏本福任校长。

副校长

1.1983.7-1989.7,赵培顺任副校长。

2.1989.7-1991.3,赵纪升任副校长。

3.1991.3-1994.8,李建林任副校长。

4.1994.8-1996.8,解相森任副校长。

5.1999.8-2005.8,许传江任副校长。

6.2005.8-2006.8,魏本福任副校长。

7.2008.8,陈祥权任副校长。

8.2009.8,王爱明任副校长。

工会主席

1.1987.8-1991.8,李建林任工会主席。

2.1992.8-1996.8,赵纪升任工会主席。

3.1996.8-2001.8,李恩尚任工会主席。

4.2001.8-2006.7,王录新任工会主席。

5.2006.8-2008.7,胡善恩任工会主席。

6.2008.8,马先春任工会主席。

办公室主任

2004.8-2005.7,姚久娟任办公室副主任。

2005.8-2009.7,姚久娟任办公室主任。

2009.8,冯展鹏任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办公室工作。

教导主任

1.1983.8-1991.3,李建林任教导主任。

2.1991.3-1998.8,王春蕃任教导主任。

3.1998.8-2002.8,许传江任教导主任。

4.2002.8-2008.7,高月华任教导主任。

5.2008.8-2009.7,徐衍霞主持工作。

6.2009.8,徐衍霞教导主任。

教导副主任

1.1994.8,王兆民任教导副主任。

2.1995.8-1998.8,许传江任教导副主任。

3.1996.8-2002.8,高月华任教导副主任。

4.2002.8,周兆洁任教导副主任。

5.2004.8,周兆洁、杨秀娟韩恩慧、安丰莲、苏顶军、徐衍霞、王在刚、孟凡梅被聘为教导副主任。

6.2005.8,刘元坤、冯展鹏、祝金彩、徐继安被聘为教导副主任。

7.2008.8,杨建英被聘为教导副主任。

8.2009.8,韩京文、宋瑞香、李海燕、苑克龙、王翠被聘为教导副主任。

政教主任

1.1998.8-2002.8,王春蕃任政教主任。

2.2002.8-2008.7,陈祥权任政教主任。

3.2008.8-2009.7,苏顶军主持工作。

4.2009.8,周兆洁政教处副主任,主持政教处工作。

总务主任

1.1991.3-1996.7,李恩尚任总务主任。

2.1996.8-1997.8,厉宝瑞任总务主任。

3.1998.8-2002.8,吴建来任总务主任。

4.2002.8,高月军任总务主任。

总务副主任

1.1997.8-1998.8,吴建来任总务副主任。

2.2009.8,孙伟任总务副主任(试用)。

女工主任

1.1993.8-2000.8,李乃雪任女工主任。

2.2000.8-2004.7,孙树伟任女工主任。

3.2004.8,宋瑞香被聘为女工主任。

团支书

1.2004.4,姚久娟任团支书。

少先队辅导员

1.1988.8-1992.8,葛安庆任少先队辅导员。

2.1992.8-1996.8,高月华任少先队辅导员。

3.1996.8-2002.8,陈祥权任少先队辅导员。

4.2002.8,姚久娟任少先队辅导员。

5.2004.2,姚久娟任少先队辅导员[团县委任命]。

6.2005.8,冯展鹏任少先队辅导员。

7.2009.8,侯加军任少先队总辅导员(试用)。[1]

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关怀。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高追求。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客观务实的办学理念

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和谐即美,它是一笔可供开发的精神财富。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达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发挥出“育人”的整体效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办学的“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源于这所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它的“传统”。它是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微观思考,对学校的教职员工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同时,它又要具体可感,具有可操作性,易成为大家认同的目标,与教师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被全体教师认同和追求,逐步积淀为学校文化。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北大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影响着所有进入北大的人,历经百年不衰,与时俱进,至今已成为北京大学发展的灵魂,北大也逐渐成为中国一个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中心。

以“和谐”为理念的学校文化,它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又要具备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追求的价值。

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和谐”并非漠视“矛盾”,“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

学校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老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它包括学校的教代会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考核制度、学生的行为规范等。

学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它的重点是建设之后的运行与参与。具体包括大家对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认同,它对每一个个体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的激活。

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

首先是教师文化。一方面我们要优化、美化校园的外部环境,为教师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浓郁而温馨的氛围,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精神应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

其次是学生文化。没有学生参与的文化,不能称其为学校文化。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关系到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从内容上说,学生文化包括德育文化、学习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文化、文娱体育和审美文化、生活与心理卫生文化等。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积极向上求进步;学习上自主,主动参与和探究生活上自立,主动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与反省。在具体工作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生手册》的制定、参与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制定班纪班规等。

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它是学校文化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具体包括学校建筑文化的建设,如学校建筑的布局,各种建筑物的命名,校门、大型壁画、校史馆的设计与修建;学校绿化与美化,如学校绿化景点、学校雕塑的创作设计与修建学校内部的陈设与布置,如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厅堂的陈设布置,教室、走廊的布置学校传播设施,如学校标志的设计与制作,校园网、黑板报、橱窗、阅报栏、标语牌、广播、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设备设置等。如果这些学校的硬件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1]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