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泉州市鲤城区教育局>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泉州市鲤城区教育局

阅读:13 页面更新时间:2016-06-29 10:09
单位介绍

 鲤城区在西晋末年已有私学。隋唐开科取士,私学继续发展,出现私塾、社学、义学。北宋置官学,南宋出现书院,持续至清末。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府学改为福建泉州府官办中学堂。光绪三十年,县学改为泉州府晋江县官立小学堂。清末,华侨即捐资兴办学校,先后创办、助办中学、中等专业学校21所,小学30所,幼儿园5所,但大多时间不长。 民国期间,中小学发展迅速。到民国38年(1949年),共有高等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中学8所(其中公立2所),小学27所(其中公立8所),其中侨办中等专业学校3所,侨助中学4所,侨办、助办小学23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泉州教育进入新的时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网络逐步形成。

    1997年8月,原鲤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鲤城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的中心城区,区属学校中拥有一所省一级达标中学(泉州七中)、 一所省重点职校(泉中职校)、两所省示范学校(区实小、西隅中心小学)、三所省农村示范小学(亭店小学、明新中心小学、新华中心小学)、省优质幼儿园(一幼、二幼、三幼、机幼、实幼)、省标准园(传春幼儿园),此外还拥有进修学校、鲤城电大、职教中心、成人中专等学校,基本保持完整的教育体系。

    数年来,鲤城区坚持贯彻“科教兴区、建设教育强区”发展战略,狠抓“两基”巩固和提高工作,深入推行素质教育,取得显著绩。1996年鲤城区“高水平、高质量”通过省政府“两基”验收,1997 - 2000年连续四年保持“两高”水平通过“两基”跟踪检查,2001年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双高普九”。小学教师大专比例和初中教师本科比例均居县(市、区)之首,1999年中考率居全市首位,高考每万人口上省专线人数居全市首位。1999年比市政府规划提早六年在全市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0年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7% ,高出省、市平均40个百分点,省政府授予鲤城区“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区”称号,1999年市政府授予鲤城区“两基”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3月鲤城区高质量通过省教委“实验教学普及县”复评。2001年泉州七中在全市通过全国示范性高中市级验收。2002年鲤城区被定为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 泉州市鲤城区教育局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单位地址: 泉州市鲤城区新华北路16号
    所在地: 福建/泉州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其他机构)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