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韶山学校>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韶山学校

阅读:30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3 09:05
单位介绍
毛泽东命名并亲笔题写校名的“韶山学校”,其前身是1921年毛泽东倡导创办的毛氏族校。1952年冬,毛泽东得知家乡兴建了学校,甚为高兴,欣然题写了“韶山学校”四个大字。1953年正式更名为韶山学校。1959年,毛主席来校视察,并和学校师生合影留念,留下了那张“听得见笑声”的照片。该校坐落在毛泽东故居西侧的张家山上,紧邻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前临韶水,后倚青山,校园风景秀丽,是韶山的著名旅游景点。

韶山学校自创办至今,已经历了八十多年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如今的韶山学校拥有教职员工150余名,班级42个,在校学生3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6087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是一所从小学至高中的“一条龙”全日制农村学校,是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

1920年,受聘于一师的毛泽东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闭塞的教育局面,倡导成立了“湘潭教育促进会”,并委派大弟毛泽民回乡创办新式学堂。

1921年秋,以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为宗旨的韶山学校前身――毛氏族校诞生了,校址设在毛氏宗祠(毛姓总祠)。

1922年,因要求入学的增多,又新辟毛震公祠为毛氏二校,原址为毛氏一校。

1925年,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回到家乡,亲自领导韶山人民高举农__动的火炬,打倒土豪劣绅。在毛氏族校创办了韶山所农民夜校。

1943年冬,毛氏族校改名为“兴华”小学,此名一直沿用至1950年。

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毛氏族校,1951年更名为韶山乡第三校,1952年,开办小学五年一贯制试点班,更名为湘潭县韶山小学。

1952年,因学校旧址不好发展,政府拔款在张家山兴建新校,毛泽东的堂兄、儿时的私塾老师毛宇居受托专程到北京请毛__为新址韶山小学题写校名。

1953年夏,新校舍竣工,凝聚着毛__对韶山教育发展宏愿的手书“韶山学校”四个大字镶嵌在校门门楼上,为学校增添了无限光彩。

1959年6月毛__亲临学校视察,与师生们亲切交谈,并合影纪念,留下了珍贵的照片。

1953年,韶山学校被列为湖南省重点学校。1956年又增设初中班,1960年韶山学校增办高中班,真正实现了从小学到高中“一条龙”的体制。1969年,学生人数增多,办学规模需要扩大,学校决定在张家山北侧100米处的山坡上另辟新校址,原址办初中、高中,新址办小学。

1978年韶山学校再次定为“省、区合办,以省为主”的省属重点中学。

1980年第三次被评为全省54所重点中学之一。

1993年3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决定把学校纳入希望工程,由中直机关和铁道部共同捐建,把学校建成当时全国的希望小学,并把它确立为向毛__诞辰100周年的献礼工程之一。

2002年,学校以骄人的姿态成功跻身湖南省重点中学。

2005年,学校顺利通过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督导评估。

新时期,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韶山学校师生牢记毛__的教诲,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以更新的姿态,

2004年,学校被升为省重点中学。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