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泉州第七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泉州第七中学

阅读:161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20:33
单位介绍

泉州第七中学  泉州七中创建于1931年5月,择天后宫为校址,原名私立晦鸣中学。取《论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以激励学子勤奋读书。1948年增设高中部,1956年改私立为公办,易名泉州第七中学,并东扩至现址。
  建校初年,社会有识之士蔡鼎常、蔡光华、陈佩玉、王岫松等组成的校董会,虽办学条件简陋,教员清苦,但经首任校长台湾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农业科学家汤文通先生,第二任校长华侨大学教授陈允敦先生和第三任校长王岫松先生诸位名贤艰苦努力,事业不断发展。经受抗日救亡和解放战争的洗礼,经历十年浩劫和拨乱反正的风雨,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迄今七十年,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改革开放给七中带来新的机遇,二十余年来,傅火儒、林培华、卢清山等历任校长带领“一班人”团结全体师生员工,深化改革,艰苦创业,拼搏进取。1985年学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87年省教委赞誉“一般中学不一般”。1990年12月经省教委验收为全省所三级达标中学,跻身省重点中学行列,1993年5月又晋升为二级达标中学;1995年7月全省第九所被省教委确认为一级达标中学。按常规要用九年的时间,七中只用五年就上了三个大台阶。学校荣获10项、56项省级集体荣誉称号,闯出了一条办好一般中学、办好重点中学的成功之路,为福建普教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学生4018人,教职员269名,其中党员126名。特级、高级教师63名,一级教师96名,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现任校级领导研究生学历达100%,初中教师本科率达85%,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1岁。校园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为实现迈向全国示范高中的目标,1997年新建占地面积42亩的泉州七中分校,使学校占地总面积达100亩。教学所需的理、化、生仪器,体、音、美器材,电教听音设备等均按国家双I类标准配齐。新建的体育馆、春晖图书楼(林树哲先生捐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天文台、拥有42间多媒体教室的教学大楼(泉州校友楼)、(香港校友楼)和科学实验楼(菲律宾校友楼)、学生宿舍楼及环形塑胶跑道构成了和谐壮观的校园新貌,使教学设施更臻完善。的师资、的设备促泉州七中教育教学成绩年年大幅度上升。
  学校还先后建成二个各占地十亩的社会实践基地。一个用作劳技教育、勤工俭学基地的校办厂--泉州无线电七厂,1993年由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教学仪器首批定点厂;一个用作开展生产劳动实践学习农林知识的学农基地。
  党政领导的关怀,社会各界的厚爱,海内外校友的深情,热情的关注、衷心的祝福、慷慨的资助聚成七中崛起、腾飞的巨大动力。全校师生员工将不负众望,继续奋进,以创建示范高中为新的起点,为开创新世纪泉州七中更加辉煌的业绩而努力奋斗。

致力于创建校园文化,总结提升办学理念、塑造七中精神,创造和谐校园,形成

鲜明的办学特色,以校园的整体文化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本,五育全发展”的育人目标,形成“尊师爱生、严教勤学”的教风学风。在创建示范高中的过程中,提出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提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让每一个家庭充满阳光”,培育“身心健康的现代中国人”。“身心健康”就是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品德;“现代”就是要有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掌握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具有合作、沟通、创业等能力和品质;“中国人”就是要求要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进一步总结和提倡“七中精神”:即“团结协作、敬业奉献、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使之成为师生人生创业共同的精神财富;对教职工提出:“创业绩,建美好家园”的目标愿景,阐明职业与事业,事业与人生、事业与家庭的相互促进关系。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使学校、老师、学生都争创品牌,学校由此产生源源不竭的动力,追求步步攀升的目标,真正做到止于至善,真正打造魅力学校、魅力校长、魅力教师、魅力学生。

2001年我校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通过规范教育教学的各个过程,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提升教师的质量意识。

2002年我校与加拿大五湖学院联合办学,成立国际交流部,招收“中加班”学生,开创福建省中学与国外联合办学的先例。05、06两届毕业生全部直接被英语国家著名大学录取留学。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我校的英语师资得到培训提高,学校英语角活动效果显著。学校每年12月还有专门的英语文化节、圣诞晚会、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唱比赛、英语书法比赛。学校在市以上的英语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

06年教育部启动“汉语国际交流基地校”项目,我校成为福建省6所基地校之一,将选派英语、语文老师到海外教学,同时接纳更多的国外学校、师生的交流、留学活动。为我校建设成为:“福建著名、全国、世界闻名”学校迈进了一步。

泉州七中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高起点、高标准,并适度超前,所有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操作平台和全套音响设备。先进的校园网覆盖整个校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目前已拥有计算机网管中心、交互式校园网、学生电视台、图书资料计算机管理中心、学生电子阅览室和教师电子备课室,并自主建设了丰富的资源库,全面服务教学需要。全校实现管理计算机化,教育教学实验设备设施居全省水平,是泉州市所开通“百校通光纤工程”的学校。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和上网获取资料的需要。

泉州七中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高起点、高标准,并适度超前,所有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操作平台和全套音响设备。先进的校园网覆盖整个校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目前已拥有计算机网管中心、交互式校园网、学生电视台、图书资料计算机管理中心、学生电子阅览室和教师电子备课室,并自主建设了丰富的资源库,全面服务教学需要。全校实现管理计算机化,教育教学实验设备设施居全省水平,是泉州市所开通“百校通光纤工程”的学校。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和上网获取资料的需要。

泉州七中的长足发展,极大鼓舞了广大海内外校友,他们纷纷慷慨解囊,鼎力支持母校。香港太平绅士李群华、南益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树哲、菲华公会常务理事长戴国兴、金鹿集团董事长张华安、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金山石材董事长梁志鹏等海内外校友纷纷响应,共设立12个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为母校的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75周年校庆之际,泉州七中发动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届人士成立“泉州七中助学奖学基金”,对品学兼优者予以免费入学并提供一定的生活费补助,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从七中校园做起”,“不让任何一位七中学子因贫困而辍学”。

泉州第七中学位于永春县桂洋镇桂洋村,泉州第七中学做到办学理念新、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研究能力、对策能力、理论概括能力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实施素质教育水平高、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 泉州第七中学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单位地址: 永春县桂洋镇桂洋村
    所在地: 福建/泉州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其他机构)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