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绍兴牌头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绍兴牌头中学

阅读:245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0:05
单位介绍

学校现有54个班,180余名教职工,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达70%,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中有各级学科带头人、各级名师、十佳教师、家长满意教师、教坛新秀等18人,各学科教研组的学科成绩在市内名列前茅。

2008年高考更创辉煌,应届生上重点线人数为184人,于全市同类学校。特长生培养正是该校将传统优势与教育改革新形势相结合的一大特色,硕果累累:高考尖子人才辈出,迄今培养了十位省市高考状元,近30人为北大清华两大名校录取;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先后有40余人获得各类竞赛全国一等奖;体艺竞赛奇葩异放,牌中男篮在2007年浙江省首届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摘得桂冠

学校先后获得、省级以上荣誉数十项,“全国学科竞赛优胜单位”、“浙江省安全单位”“绍兴市文明单位”、“绍兴市文明学校”、“诸暨市窗口学校”、“全国中学生篮球协会会员学校”等不胜枚举,教育业绩卓著,被誉为诸暨教育界“田野上的璀璨明珠”,成为浙江省“百年名校一百强”。

学校还积极加强校际交流。07学年受省教育厅指派组团与韩国大邱外国语学校互访,颇获好评;先后与上海复旦附中、西北工大附中,临海大田中学、新昌知新中学、永嘉罗浮中学等多所学校结成联谊关系,以互取所长,共同发展。

牌头中学的前身是“同文义塾”,创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距今整整一百二十年了。当时南乡绅士寿静观、周锡山、赵登赢诸先生为使南乡弟子幼有所学,倡导办学,乡绅郦鼎臣先生捐赠地基,乃建同文义塾于南斗岩乡(今牌头镇)。“同文”,寓“同仁集成,以文兴国,以教育人”之意。光绪廿四年(1898)改为同文书院,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文字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宣澍甘开办。并由乡绅周介石先生负责。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为同文公学,周载熙先生任校长。

辛亥革命后,同文公学改名为同文高级小学,由南乡著名绅士张洲先生主校政。从1912年至1943年,张洲、周如金、何劲、周有光、汪益培、张韶九等先后出任校长。学校规模与教学质量为当时全县之冠。1930年,省教育厅行文诸暨县政府传谕嘉奖,以示鼓励。

这一时期,培养出了众多人物,其中著名的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张秋人、宣中华,原国家纺织工业部部长钱之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物理学家何增禄,西北工业大学首任校长、党委书记寿松涛,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寿汉卿,福建省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厅长边圻,著名画家、中共十二大代表寿崇德,《文汇报》副总编张煦棠,原《台湾日报》总编张煦鳌等。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同文高小校舍被侵华日军拆毁。校长张韶九先生坚守崇高的民族气节,拒绝接受伪职,坚持办学。

民国三十三年(1944)春,张韶九以鄞县私立浙东中学扩班名义,招收初中新生一个班,同时将学校迁至离镇十里的越山寺庙内,一时之间,山寺中书声琅琅,歌声不绝。由徐病夫作词、蔡雪亮作曲的同文中学校歌在抗日的烽火中诞生。是年秋,学校又以私立暨阳中学分部名义,续招新生一个班。1945年春经省教育厅批准,正式创建“诸暨县私立同文中学”。张洲先生任校董会董事长,张韶九任校长。当时有三个班,144名学生。

抗战胜利后,学校回迁到上庙。由于牌头工商界和社会各方人士解囊相助,募得学田500余亩和大额资金,于是在原同文小学的废墟上建起了有办公室、膳厅、八个教室和几十间宿舍组成的三层四合院校舍。为提高教育质量,学校聘请名师俞卓峙、于德馨、宣威、蔡雪亮等执教,同时聘请浙江大学优等生来校兼课。同文初中由此声誉远播。元老于右任、陈立夫于1945年分别为同文初中题写了横竖两块校牌。解放前夕,学校发展到拥有九个班、457名学生、27名教职工的规模。这一时期,学校培养了原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夏仲烈、航空发动机专家楼根良、著名科学工作者何园素等一批人才。

建国后,学校得到快速发展。1952年秋,已有12个班,700多名学生,40多名教职工。解放初期,学校实行校委会负责制,有周良、张韶九任主委、副主委。当时,百废待举,急需人才,有300余名学子投身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行列。1956年7月,学校由政府接管,定名为“诸暨第三初级中学”。赵剑敏、何家骏先后任学校主要负责人。1957年下半年学校始单独建立党支部,毛纭任书记兼校长。

1958年秋,学校招收高中新生两班,升格为完全中学。校名定为“牌头中学”。继毛纭后,王祖校、赵真生、何永安先后担任学校主要负责人。

“文革”前的牌头中学十七年间,名师荟萃,人才辈出。

张韶九、寿崇德、周耿成、何家骏都是饱学之士,张圻、赵荣植、石如鑫、周宗文、楼统澄、但效先、楼耀芳等都是学有专长的诸暨名师。

原省交通厅厅长郭学焕、嘉兴市人大主任许国祯、原绍兴文理学院副院长宣培才、著名剧作家童汀苗、著名科普作家劳伯勋、原诸暨市委书记、省环保局副局长周惠良等都是杰出的学生代表。

“文革”开始,牌头中学遭劫。1969年,校舍被用作诸暨第二丝厂厂房,部分教师下伸到牌头区内的各公社任教,部分教师及校教具并入诸暨“五七”农校(绍兴地区农校),学生均回家庭所在地初中入学。1972年,应牌头地区人民的强烈要求,诸暨县革委会同意重建牌头中学,校址选在与原牌中一河之隔的擂鼓山上。从1970年春至1974年末,学校先后借新民公社桑场、牌头公社社校及农校房子招收二年制高中生。1975年,牌头中学才迁入擂鼓山现址。

在新牌中草创时期,方绍达、何巨才、楼岳明先后担任学校主要负责人。带领全校师生拨乱反正,在擂鼓山上披荆斩棘,重新创业,使新牌中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其中培养出像现任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陈敏尔、“浙江省功勋教师”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潘国权等为代表的人才。1980年,牌头中学被确定为诸暨市重点中学,为牌中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的牌头中学,何巨才、楼岳明、徐欣良、陈祖鑫、陈善钊、马伟儿、钟楚定、郦建潮、杨仙芳、蒋建军、马士中先后担任校长书记,带领全校师生开拓创新,为牌中的再度辉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一大批名师先后走进牌头中学,为牌中增光添彩。陈祖鑫、周肇环、杨仲坚、陈培根、朱培甫、李吴懿、钟楚定、楼高行、俞田刚、占和水、俞宏伟、何建勋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自1989年实行教师系列职评以来,先后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8人。2002年开始,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占全体教师的三分之二以上。教师学历全部达标,研究生结业28人。

这一时期,学校的教育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1982年牌头中学在县内率先恢复高中三年制学制。1985年,学校成为单设高中。从1985年开始到现在,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占地面积从50余亩到近130亩、建筑面积从不足20000平方米到近50000平方米,班额从18个到56个,学生从1000余名到3300余名,教职工从70余名到180余名。二十年中,校舍和硬件设施总投资5100余万元,实现办公电脑化,教学电教化,藏书量接近14万册,其中有珍贵的古籍善本《四部备要》等。

牌头中学一贯以其突出的教育质量闻名遐迩。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二十多年间,共向各类大中专学校输送学生6000余名。马竞文夺得省文科状元、孙丹萍为省理科榜眼、周滟霜等7人在市内折桂。先后共有24人考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有20人次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全国一等奖,省级以上获奖的数以百计。其中何翔在全国物理竞赛中笔试满分,是此类赛事所的,因而被授予特别奖;周宏梁、寿建能两人前后多次获得全国数理化竞赛一等奖,被誉为“双子星座”,因此而获得省政府颁发的“少年英才奖”。这对于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来说,确实成绩卓著。

二十多年来,牌中所培养的学生中,涌现出许多人物,如:为抢救国家财产光荣殉职而授予绍兴市共青团员的王建国、为保卫国家金融财产身负重伤而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沈尘、“全国模范法官”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获得者张学军、“全国人民警察”和“中国青年卫士”荣誉获得者朱建阳等。

牌头中学党组织一直在各项工作中发挥领导和核心作用。目前全校有中共党员57人,大部分是学校骨干。党支部多年被评为各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1年,牌头中学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召开,揭开了民主治校的新篇章。是年秋,牌头中学根据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开始实施“校长负责制”。学校重新确立“勤奋、求实、守纪、明礼”的校风,“爱国、勤学、励志、修身”的校训,“敬业、爱生、开拓、创新”的教风,“刻苦治学、加强基础、弘扬特长”的学风,原同文校歌为牌中校歌。

1986年和1996年学校前后两次隆重举行了百年和百十年校庆。先后有钱之光、王芳(公安部长)、薛驹(省长)、铁瑛(省人大主任)、李丰平(省人大主任)、李泽民(省委书记)等为学校题词,梁平波(省委副书记)和著名画家寿崇德还合作题画《百年树人》,以致庆贺。数百名新老校友济济一堂,畅叙心曲,同庆辉煌,共谋发展。

1996年学校被批准为省二级重点中学,2006年,学校又被批准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牌头中学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经过抗日烽火的洗礼和文革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流金岁月中终于重新在诸暨南乡崛起,以她的师资、的管理、的教育质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而闻名诸暨,蜚声浙江,走向全国,为诸暨的教育史册添写了辉煌的一页。

校训:爱国、勤学、励志、修身

校歌:

允常旧都,南极勾无,竹简良材举世无。

十年教训沼强吴,薪胆起霸图。

拯民救国学愈愚,纵鼙鼓声声,还读我书。

越山高,孤狮陡,浦阳深,流不污。教泽高深,与之俱

1、1886年,由寿静观、周锡山、赵登赢等发起,创办“同文义塾”。

2、1898年,周介石在“同文义塾”基础上创办“同文书院”。

3、1904年,“同文书院”易名为“同文小学”。

4、1908年,“同文小学”易名为“同文公学”。

5、1911年,“同文公学”易名为“同文高级小学”。

6、1944年,“同文高级小学”以鄞县“浙东私立中学”和“私立暨阳初中”名义招收初中生。由于拆毁校舍,学校迁至诸南名胜越山寺办学。

7、1945年“私立同文初级中学”创建,元老、陈立夫为“私立同文初中”题写校牌。

8、1945年下半年,学校搬回至上庙,年底新校舍落成。

9、1949年秋,本地解放,学校成立校委会。

10、1955年9月,改校委制为校长制。

11、1956年7月,学校由政府接管,并改名为“诸暨县第三初级中学”。

12、1957年,学校党支部建立。

13、1958年,学校开设招收高中生,并改名为“牌头中学”。

14、1968年,动乱期间,学校停办,校舍改办丝厂。

15、1970-1972年,以牌中教师为班底,先后春季招生,在桑场、下庙、农校办两年制高中班。

16、1973年,“牌头中学”校名恢复,学校重建,借农校和桑场房舍办学。

17、1975年,新校舍(现址)建成,学校迁到新址。

18、1986年12月,校庆100周年,梁平波出席庆典,钱之光、王芳等为校题词。

19、1989年,绍兴市委、市府等部门命名该校为绍兴市文明单位。

20、1996年3月,绍兴市教委命名该校为“文明学校”。

21、1996年12月,举行建校百十周年暨被批准为省二级重点中学庆典,李泽民、夏仲烈、郭学焕等领导题词。

22、1998年,耗资千万元的教学实验大楼、校东门大桥竣工。

23、2006.2.该校再次被授予绍兴市“文明单位”。

24、2006年3月,该校被批准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25、2006年12月该校被评为绍兴市“家长满意学校”。

26、2007.2.新办公楼落成。

27、2007.3.该校被授予“浙江省百年名校一百强”。

28、2007.10.该校篮球队在浙江省中学生篮球赛中夺得冠军。

牌头中学职能部门概况

部门名称

负责人

成员

联系方式

主要职责

分管领导

办公室

陈曙明

寿璐菲

边邦培

周新民

87051156

1.在校长室领导下,做好相关行政工作;

2.做好学校对外宣传工作;

3.做好各处室协调工作。

胡伟霞

教务处

齐松懋

王惠丰

陈建斌

郑欢科

寿建成

87051114

1.组织学校教学工作;

2.领导年级组、教研组工作;

3.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学生成绩等工作。

俞宏伟

教科室

赵火夫

1.组织学校教科研工作;

2.促进教师业务提高。

俞宏伟

政教处

何登峰

周坚强

吴飞坚

边云飞

毛建妮

周敏良

张辉

章群瞻

何钦东

赵仕焕

周乃伟

87050108

1.组织学校德育工作;

2.领导班主任工作;

3.做好学校纪律、卫生、安全等工作。

包泉校

团委

李健儿

87051038

1.组织团支部工作;

2.领导学生会工作。

马士中

总务处

陈岳鹏

陈大方

寿建琮

周铤

87051078

1.组织学校后勤工作;

2.领导食堂、财务、实物等工作。

3.管理学校校产。

胡伟霞

信息中心

周海君

蒋华君

李杭峰

87055478

1.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具体工作2.负责学校校园网等网络设施的运行、教职工电脑的维修等。

俞宏伟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 绍兴牌头中学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单位地址: 站前路
    所在地: 浙江/绍兴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其他机构)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