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软件学院>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软件学院

阅读:185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4:54
单位介绍

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充分利用哈工大威海校区和哈工大软件学院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软件企业,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2003年12月10日成立。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的办学宗旨是面向软件产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的办学特色是:立足威海,面向山东,辐射胶东半岛及渤海经济圈,为地方和国家培养一批具有东北亚特色国际竞争力的高级软件技术人才。

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坚持哈工大软件学院的办学理念、模式和管理体制。坚持执行统一的哈工大软件学院教学大纲和教学管理体系。在组织管理机制方面,实行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管理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办学模式上,采用成本办学与合作办学方式运作。在人事制度方面,采用灵活的全员聘用合同制。在招生方式方面,招收四年制本科生与软件工程硕士生。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采用相对独立的核算方式。在教学模式方面,采用相对灵活的教学管理方式。总之,采用超常规的运作方式和高效率管理方式,强调高投入、高效率、高产出、高速度,以确保软件学院迅速顺利地发展,快速培养软件产业急需的高级人才。

国际化是软件学院的重要标志。国际化的内容包括教师资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哈工大软件学院与包括爱尔兰都柏林工业大学(DIT)、美国卡纳基-梅隆(CMU)、华盛顿大学(UW)等多所国外大学合作办学,并分别与IBM、Microsoft、BEA、Oracle、Sybase等多家国际跨国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中,与DIT的合作得到了欧盟项目的资助。

工业化是软件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建立自成体系、有鲜明特色、符合国际化人才标准、适应国内外企业需求的工业化软件人才教育体系是哈工大软件学院的办学目标和方向。目前哈工大软件学院已与包括哈尔滨、深圳和珠海在内的中兴通讯等12家的软件或IT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为软件学院的工业化实习基地。

高质量是软件学院的办学目标。通过国际化、工业化办学手段,积极吸收美国、爱尔兰等国家工业化人才培养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合工业界需求的高质量软件人才。

高速度是快速培养高质量软件人才的必要保证。软件学院力求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5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人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招生方式、教学模式等方面采用超常规的运作方式,实行软件学院管理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为软件学院办学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哈工大软件学院办学模式包括软件工程本科学位、软件工程第二学士学位和软件工程硕士学位。软件学院目前有专兼职教师112人,在校学生943人,其中本科学生382人,转专业学生144人,第二学士学位学生136人,软件工程硕士281人。计划年招生800人

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是利用哈工大威海校区和哈工大软件学院综合优势,依靠威海市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联合浪潮集团通用软件公司等软件企业,面向软件产业发展需求办学,产学研相结合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文件和国家计委与教育部《关于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教高[2001]6号)》文件精神,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威海市政府和浪潮集团通用软件公司的综合投资比例,组成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管理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财务相对独立,单独核算。在人事制度方面,采用灵活的全员聘用合同制。

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长由威海校区校长担任,常务副理事长由哈工大软件学院院长担任、副理事长由威海市主要负责领导、浪潮集团通用软件公司领导担任。理事会成员包括威海校区主要负责领导、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院长、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联合办学的企业领导,以及部分工业化实习基地的代表。分院院长负责分院的组织与管理,对理事会负责。

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设院长1人,常务副院长1人,副院长1人,可根据工作需要设分院长助理。院长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兼任,常务副院长由哈工大威海校区任命,其他副院长及院长助理由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院长任命,实行聘任制。

院长:向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管理理事会负责,主持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全面工作,实行管理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负责学院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定等整体建设;主抓教师队伍规划、工业化实习基地发展、学院建设资金运筹与财务管理。

常务副院长:协助分院长处理学院日常事务,做好学院规划;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学院的联系;协助分院长主管财务、人事、招生工作;与教学副院长共抓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负责学院国内外合作办学及相关工作,参与部分与国际化相关的教学工作;负责学院国际资格认证与培训工作;负责外籍及海外兼职教师的联络,主管对外合作办公室工作。负责学院与联合办学企业的协调,主管实习基地的管理与建设工作,与教学副院长配合,负责学生企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工作。负责院长与各副院长之间的工作协调。

教学副院长:负责学院的教学工作;制定、修改并组织、实施教学计划,贯彻执行教学质量与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协助院长主管师资队伍规划与建设,主管教学评估、定量考核、实验室建设工作。

院长助理:协助院长或副院长,完成学院分配的工作;在主管副院长暂缺的情况下,主持相应工作,完成相应职责。

软件学院综合办公室,设办公室主任1人。

软件学院教研室由软件学院专职教师组成,设正副主任各1人。软件学院教师原则上要求在软件公司有过三年以上工作经历。

软件学院下设实验室主任、副主任,软件、硬件、网络和开放四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分别设实验室管理员各1人。

软件学院学生工作由综合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设专职辅导员1-2人。

软件学院党务工作由威海校区党委负责。

根据软件学院办学机制,除威海校区任命的院领导外,软件学院实行全员聘任制,执行人事代理,实施成本办学。面向海内外软件企业招聘专职教师和聘请兼职教师,建立专兼职结合工业化师资队伍。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