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南京夫子庙小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南京夫子庙小学

阅读:363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1 06:12
单位介绍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始建于1907年,1958年在现址上复建,该校是南京市早的重点小学之一。学校秉承孔子教育思想,坚持以科研为先导,探索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走出一条以“自主学习”为特色的素质教育新路。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始建于1907年,时值“废科举,办新学”,就夫子庙学宫建校,是中国早兴办的新式学校之一,是全国惟一一个以“夫子”命名的小学度过了100年的风雨历程。1956年,因办人民游乐场学校迁址。夫子庙小学秉承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弘扬儒家文化和教育思想精华的同时,还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习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和进展,学校编辑出版了专著《孔子教育智慧践行录》和校本教材《星星论语》。1989年起,学校毅然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开展了《教学过程中进行系统性分散考查》的研究,改一次性卷面考试为分散的多种形式的考查,改变百分评定法,采用等级评分和无劣等考查,改革了传统的成绩报告单。“考试改革”针对应试型教育的弊端,创造了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在“负担的减轻”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坐落在风光旖旎的十里秦淮风光带中心,是江苏省省级实验小学。现有教学班26个,1330多名学生,教职工72人。学校占地6405平方米,建筑面积6975平方米。体育馆、图书馆、计算机室、语音室、电化教室及各专业教室一应俱全。整个校园呈明清建筑风格,雕梁花窗,飞檐出甍,闹中取静,古朴清幽,成为秦淮河畔的一朵奇葩。

办学特色多年来,学校以科研为先导,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评价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探索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主体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新路。“九五”期间,学校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深入实施《发展小学生五自能力的实验研究》。课题成果专著《自主教学初探》正式出版,获得南京市普教系统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和南京市哲学和社会科学成果等级奖。“十五”主课题《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经过近五年的研究,课题各项研究工作已全部完成,顺利结题,课题的相关成果多次在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获得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课题成果《走进自主探究》正式出版。“十一五”主课题《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研究》,正在积极申报省级重点课题。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科研型教师的培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的教育行为,师德、业务两手抓、两手硬,在师资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是南京市首届师德先进群体,连续多年被评为区师德先进集体。学校有全国教育工作者一名、全国辅导员一名,江苏省特级教师三名、省教育工作者两名,南京市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班主任十五人,秦淮区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二十多人,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外语教学,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从起始年级开设信息课和英语课并聘请外籍教师加强英语教学,定期组织学生与港澳及国外小学进行国际交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同各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

夫子庙小学本着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办实验小学的办学思路,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连续多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市模范学校。1981年,被江苏省教育厅首批认定为省实验小学。三次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1999年被授予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群体称号、2000年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2009年被评为首批“园林式校园”。

综观夫子庙小学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以科研为先导,以主体教育为特色,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的主线。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但显而易见的是,并非所有的教育行为都是积极的,尤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反思传统教育观念和实践中不科学的部分。评判的标准是什么?要看我们的做法是否遵循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审视教育现状,扬弃传统是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先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又不尽是都有现成的经验遵循的,而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在与困难的面对面的交锋中去寻找解题的良策。素质教育对我们来说也同样是一项全新的实践,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供我们借鉴。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实验,秉着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去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与更新,通过整体的、系统的、综合的教改实验,来构建新的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及实践模式。

校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校风:亲仁、尚礼、志学、善艺

教风: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学风:近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千秋孔子百年夫小”

2007年5月18日,南京市夫子庙小学的全体师生、全体校友迎来了学校建校一百周年的华诞。

国家总督学、知心姐姐卢勤、《辅导员》杂志总编柯英、《中国少年报》主编申东以及全国国学专家、省市区教育专家、领导以及校友们亲临现场。

2008年1月11日,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传承孔子教育思想:深化小学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开题会在该校修葺一新的善艺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出席开题会的有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孔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钱逊,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办、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专家学者,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教科所、秦淮区人民政府和秦淮区教育局的领导,各市区教科研基地的负责人,南京各省级实验小学校长,夫子庙小学全体教师和海内外校友代表、学生代表共500多人。

在开题会中,专家组成员陶西平先生、钱逊教授、酆力主任、杨九俊院长、成尚荣先生、杨启亮教授、刘永和所长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专家组一致认为本课题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与学校的“自主教育”特色,孔子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对夫子庙小学以往的研究成果作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专家组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要博采众长,广纳智慧;要不断学习,积极实践;要全员参与,讲求实效;要经常反思,及时修正,将课题做实、做好。

2009年3月19日,两个精美的“奥运缶”由专车运送到南京夫子庙小学。该缶是由苏州一企业的竞拍者,在将拍得的10个“奥运缶”中的两个赠送给学校的,供学校的民乐团演出使用。2009年3月20日下午学校举行“喜迎奥运缶”接缶仪式,全校师生喜迎获赠的“奥运缶”,校方表示这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

名新生冒着细雨在夫子庙举行“开笔破蒙”典礼。阵阵礼乐声中,学校的老师带着新同学向孔子像行礼、诵读《论语》、学写“人”字,并按传统习俗在孩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朱砂,祝他们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 南京夫子庙小学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单位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瞻园路22号
    所在地: 江苏/南京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其他机构)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