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孝昌第二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孝昌第二中学

阅读:80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4:05
单位介绍
一个正确的决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成立二中,这一决策是孝昌县成立10余年来教育史上的一大亮点。走进今天的孝昌二中,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干净的校园绿树成萌、花团锦簇,错落有致的教学楼、实验楼首尾呼应,新建的逸夫楼美观大方,一字排开的文化长廊聚集着三五成群认真阅读的学生……可谁能想到,三年前的校园曾是个空壳,这一切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一个正确的决策。  孝昌二中的成立不是一帆风顺的,她的孕育、诞生,凝聚了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智慧和胆识。2002年,孝昌一中整体搬迁,一中搬迁后的资源如何整合是摆在县领导和全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种声音,也是一种惯例:一中迁建后的教育资源办一中附属初中。纵观孝感各县市大致如此,且都办得很成功。孝昌县教育界领导站在全县的高度,仔细分析县情,决定成立一个普通高中和兼具实验初中性质的完全中学,理由有以下几个:一是国家高校扩招、高中扩招的大环境下,孝昌县人民对普通高中教育需求大。孝昌县有60多万人口,每年初中毕业生近7000人,自1993年建县以来,全县只有一中一所高中,一中每年多只能招1500人,满足不了县内初中毕业生的求学需要,据统计,每年至少有4000名学生被迫到孝感及周边县市求学,人们都盼望建一所新的普通高中,使这个贫困县里有更多的农家子弟有一个读书深造的机会,成立孝昌二中已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二是孝昌县成立近十年,全县没有一所实验初中,孝昌县初中教研教改实验无合适载体,导致基础教育和其它县市有一定的差距,孝昌县急需成立一所具有实验性质的初中,以实验初中为龙头,以加强教研教改为依托,提高全县初中整体教育水平,缩小和其它县市的差距。此外整个县城区只有3所初中,不能满足需求,成立二中初中部,可缓解城区初中就学压力。三是建孝昌二中是县委县政府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需要。高中是通往高等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重要的阶段性教育,建二中是县委县政府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县领导果断决策,决定成立孝昌二中,集普通高中和具有实验性质的初级中学于一体的县级完全中学。当时的孝昌一中顾全大局,毅然放弃办初中的想法,十万火急地搬迁并及时地将校园让出来办二中。三年的实践证明,县委县政府成立二中的决策是正确的,它的成功决策必将记入孝昌县的史册。  政府的“接力”支持是二中发展的强劲动力。新成立的二中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没有教师,没有一桌一椅,连起码的教学设施都没有,搬迁后的学校只是一个空壳。三年中,虽然县政府经历了换届,人员大部分变动,但对二中的支持是接力式的,对二中的投入也是逐年递增的,这给了二中人极大的信心,二中人没有理由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没有理由不办好二中。二中校长张俊群在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响亮地提出:二中的发展分三步走,三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三年创“示范”,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全县人民的厚爱。  二中成立之初,即确立了“以生为本、以德为魂”的管理理念。自学生进入二中校门,就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四导”教育,即志向引导、学法指导、心理疏导和生活辅导,着力培育四有新人。  与此同时,作为一所新成立的综合性中学,二中人开始蹒跚学步,但决不“邯郸学步”。学校注重广泛的交流、学习,总结包括孝昌县一中许多名校在内的办学经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校际、教师之间以及省内外的多向交流,此举为二中批“拓荒者”的角色迅速转换起到了推动作用。  流金岁月激情燃烧  二中的创业史,也是一部奋斗史。批选招到二中的30名教师,是经过文化课考试、说课等层层考核从高分到低分在全县3000多名教师中选拔出来的。30人中有22人是各乡镇中学的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等,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肩负着领导和全县60万人民的期望,离别家人,只身来到二中,成为二中的批拓荒者。来到二中,他们迅速转换角色,找准位置,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用这句话形容二中的教师是再贴切不过了。开学时,学校共招20个班,按常理,别说30个教师,就是60个教师教下来也够呛,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大家凭着一股创业的热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整天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教师们基本上每天连早晚自习在内共7节课以上,治嗓子和感冒的药经常带在身上。高三教师林发山曾是白沙镇中学的副校长,他接到调令后,同事劝阻,领导挽留,亲人也想他留在白沙镇,全家在一起,有个照应,可他毅然放弃优越的领导位置只身到二中成为一名普通教师。呕心沥血三年,他所教的班级高考有30多人过本科线,对此,他深有感触地说:“我到二中来工作,不为名,不为利,只想挑战自我,自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林发山老师的精神体现在每位拓荒者身上,并激励感染着后来的教师。如今孝昌二中近200名教职工身上无不闪耀着这种精神。  登山要有一副山魂,下水要有一身水性,创业更需有一种敢闯敢拼的勇气和胆识。学校招生时,不少人说只招高一和初一学生,这样向全县人民交答卷也要等到三年以后,中间有时间休整。但校长张俊群及校委会一班人,在广泛调查并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毅然决定初中三个年级全招。当时社会上对二中持怀疑态度的人很多,加之学校刚成立,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当年初二、初三生源质量很差,和其它乡镇中学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面对实际,二中人没有畏缩,他们针对每个学生制订出详细的培养计划,给每个学生建立成绩档案,教师包学生,优生带学困生,每星期一小结,不断调整培养方案。经过一年的努力,届中考取得升学率在全县的好成绩。之后连续三年,一年前进一大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二中人正饱含激情地向她们的第二大步跨越!  三年辛苦磨一剑,一朝“双百”铸辉煌,孝昌二中的首届高考开门红和中考连续三年创辉煌,是孝昌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正确决策的成功手笔,是孝昌二中人艰苦创业、埋头苦干的结晶,更是社会各界乃至全县人民对二中全力支持的结果。  2007年7月7日,从孝昌县教育局传来喜讯:孝昌二中已超额完成学校自加压力所定中考(重点高中)、高考(本科)过线人数均超过100人的“双百”计划。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 孝昌第二中学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单位地址: 湖北省孝感市孝感市孝昌第二中学
    所在地: 湖北/孝感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其他机构)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