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贤庠镇中心小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贤庠镇中心小学

阅读:1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2 15:06
单位介绍

象山县贤庠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78年,原名大徐区校,坐落在美丽的象山港畔。1994年贤庠、珠溪两乡镇合并,更名为贤庠镇中心小学。学校占地16469平方米,教学设施,环境优美,建有200米标准环形跑道,拥有现代化的语音电脑室,多功能多媒体教室,标准的实验室,专用的音乐、美术、书法、图书阅览室等。现有班级17个,学生579人,教职工44人,下辖1所完小。
学校倡导“勤奋文明、健美创新”的校风,“勤学多思、好问成才”的学风,“严谨求实、探索奉献”的教风和“团结民主、廉洁奋进”的领导作风。学校秉承“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在认识传统的基础上把握未来,在规范的基础上作出创新”的工作策略,深入推广学校已有的各种特项工作经验,坚持内涵发展之路。近几年,学校以精心打造和谐的诗化校园为办学目标,积极认真地培养着“全面、合格、优质加特长”的学生。
学校坚持“教师优先发展”的理念,“敬业”和“精业”并重。学校先后两次代表象山县接受宁波市教师技能训练工作验收,两次获宁波市师训工作乡镇,省小学教师学科技能训练现场会曾在我校召开,学校提供的专题培训模式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评价,谓之“在全省具有推广价值”。学校重视对教师的量化评估,“立体构建、动态实施、合理反馈”的考核模式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近几年来有十多人获市县教坛新秀称号。
学校坚持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学校实施了符合农村小学实际的“三级网络、七步流程”教研模式。该模式融教师“备、说、评、研、教、写”诸能力训练为一体,曾获“宁波市教研活动”的荣誉称号,探索该模式的课题获市教科成果三等奖。
学校重视教育科研和品牌建设。坚持“重在参与、重在提高、重在应用”的理念,狠抓“队伍建设、过程管理、成果推广”。学校先后两次获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经典诗文诵读”、“韵语识字、大量阅读、循序作文”、“小学生儿童诗创作网络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等教改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以童诗教学为品牌的学校特色创建取得显著成效:“指导小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实践研究”、“农村小学‘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和研究”、“E环境下儿童诗教学的探究与实践”等课题纷纷获奖,现正围绕《构建“1+1”诗化校园的实践与研究》的总课题开展校园文化的研究。
学校重视创新教育,以“小爱迪生金点子创新活动”为突破口,通过“设立‘小爱迪生’信箱、开设金点子创新加强班、成立‘小爱迪生’协会、开展金点子创新章考评”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几年来,学生创作金点子4300余条,学校开展活动的情况先后在《象山报》、《宁波晚报》报道,《小学生时代》也作专题介绍。《小爱迪生金点子创新活动的探索》获县教科成果一等奖,有关的小论文在省市获奖。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县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学校、县文明学校、县文明单位、县红旗单位、省市实验教学先进集体、市雏鹰红旗大队、市规范用字达标学校、市绿色环保模范学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市十佳网站等荣誉称号,并被命名为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和“浙江省示范小学”。

学校倡导“勤奋文明、健美创新”的校风,“勤学多思、好问成才”的学风,“严谨求实、探索奉献”的教风和“团结民主、廉洁奋进”的领导作风。

学校坚持“教师优先发展”的理念,“敬业”和“精业”并重。学校先后两次代表象山县接受宁波市教师技能训练工作验收,两次获宁波市师训工作乡镇。99年初,省小学教师学科技能训练现场会在学校召开,学校提供的专题培训模式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评价,谓之“在全省具有推广价值”。学校重视对教师的量化评估,“立体构建、动态实施、合理反馈”的考核模式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近几年来有多人获县教坛新秀称号。

学校坚持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学校实施了符合农村小学实际的“三级网络、七步流程”教研模式。该模式融教师“备、说、评、研、教、写”诸能力训练为一体,曾获“宁波市教研活动”的荣誉称号,探索该模式的课题获市教科成果三等奖。

学校重视教育科研。坚持“重在参与、重在提高、重在应用”的理念,狠抓“队伍建设、过程管理、成果推广”。2001年全镇教师课题申报率100%,结题率92%。96年至今,10项课题在县市获奖,52篇论文在各级报刊发表,8篇论文获全国级奖项。先后两次获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小学古诗文诵读”和“韵语识字、大量阅读、循序作文”教改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定位摹体、识字同步、星级评估》成为2002年县两则省立项课题之一。现围绕“自主探索,自能发展”的总课题,正开展“体验式教学(语文)”和“探究式教学(数学)”的研究。

学校重视创新教育,以“小爱迪生金点子创新活动”为突破口,通过“设立‘小爱迪生’信箱、开设金点子创新加强班、成立‘小爱迪生’协会、开展金点子创新章考评”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二年来,学生创作金点子4300余条,学校开展活动的情况先后在《象山报》、《宁波晚报》报道,《小学生时代》也在2002年六月份作专题介绍。《小爱迪生金点子创新活动的探索》获2003年度县级课题一等奖,有关的小论文在省市获奖。

近年来,学校曾获得县文明学校、县文明单位、县红旗单位、省市实验教学先进集体、市雏鹰红旗大队、市规范用字达标学校等荣誉称号。97年被市教委命名为“示范性文明学校”。99年被省教委命名为“浙江省示范小学”。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