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荡侗寨旅游景区

阅读:0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20:49
企业介绍

村寨四周古枫挺立,小溪潺潺,乡土田园风光,魅力独具。居于此地的侗族属于榕江侗族6大支系之一,寨内用青石板拼嵌巷道,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古朴庄重的韵味。这里的侗族建筑也很有特色,其中“干栏”楼房体现的是侗族传统的建筑风格。本质结构,高约二丈,深两丈,多是三间相连,每间宽约丈余,两端有偏厦。盖青瓦,呈四面流水。屋顶垒一瓦堆。或砌成“金钱”形状。一楼多为柴棚或牲口圈,二楼住人。村中有座侗族鼓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外观雄伟,造型独特,为单檐歇山顶民居式木瓦结构建筑,楼高12米。鼓楼底层中央有圆形的火塘,直径1.8米,四周均置有长凳;楼顶为八角赞尖,葫芦宝顶上雕有鸬鹚1只,造型别致,风檐板上绘有双龙抢宝、人物故事、牛马虫鱼等彩案。鼓楼底层周围建有花窗,窗格上雕刻和各种花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宰荡风雨桥也很壮观美丽,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重修,为亭廊式七开间,桥长17.4米,宽3米,上建桥廊,悬山顶,上覆青瓦,廊沿置板桥栏,栏内置长凳,长廊正顶上置二重檐桥楼,小巧玲珑。这里不仅有典型的侗族干栏木楼建筑、罕见的侗族八角鼓楼以及独特的侗族婚礼习俗。还是著名的侗族大歌之乡。侗族大歌,属支声复调音乐,歌词主要以歌唱爱情、歌颂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再现现实生活和历史。歌声浑厚,刚劲有力,节奏自由,缓急有序,高低协调,和声完美,时而低回婉转,时而气势磅礴,实属世界音乐殿堂之珍品。侗族大歌源远流长,种类繁多,自80年代中期到法国巴黎演出后,轰动世界乐坛。宰荡侗族风情很富有情趣,耐人寻味的“不落夫家”婚俗;流传了千百年的、带有侗族母系氏族时期印记的“祭萨”节;农历六月六的侗族人民答谢耕牛的“洗牛节”。


--------------------------------------------------------------------------------------

免责声明:
此页是宰荡侗寨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