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广州中山图书馆旅游景区>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广州中山图书馆旅游景区

阅读:0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6:09
单位介绍

始建于1929年的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现孙中山文献馆,省立中山图书馆下属机构),至今仍巍然耸立,是省内为数不多仍保存完好的民国初期建筑。1927年6月,当时的市政委员长(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林云陔提出筹建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后获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四国1.5万名华侨捐赠20多万美元(合当时的广东毫洋30多万元),定址久负盛名的广府学宫———此地从宋绍圣三年(1097年)起,先后是广州府儒学(文庙)、番山书院、万木草堂所在地。工程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克明设计,于1933年10月落成,系宫殿式建筑物,绿瓦朱檐,颇为壮丽。1938年,广州被日军攻陷,幸而早在抗战之初,该馆就将藏书中的珍善本及重要资料5万余册疏散到市郊龙归及广西象县保存。1946年图书馆复馆,接收伪市立图书博物馆书刊12万多册,挂图168幅,取回前存龙归的藏书,并追回被掠去的一部分图书。民国时期,著名史学家罗香林先生及其夫人朱曾先后担任过馆长。1946-1949年朱任馆长期间,在财力、人力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将图书馆重开,并收回大部分流散的图书,还巡回书车进入各区,将书籍大批借给学校、团体阅览研究,成为广州早的“汽车图书馆”。2002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

    始建于1929年的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现孙中山文献馆,省立中山图书馆下属机构),至今仍巍然耸立,是省内为数不多仍保存完好的民国初期建筑。1927年6月,当时的市政委员长(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林云陔提出筹建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后获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四国1.5万名华侨捐赠20多万美元(合当时的广东毫洋30多万元),定址久负盛名的广府学宫———此地从宋绍圣三年(1097年)起,先后是广州府儒学(文庙)、番山书院、万木草堂所在地。工程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克明设计,于1933年10月落成,系宫殿式建筑物,绿瓦朱檐,颇为壮丽。1938年,广州被日军攻陷,幸而早在抗战之初,该馆就将藏书中的珍善本及重要资料5万余册疏散到市郊龙归及广西象县保存。1946年图书馆复馆,接收伪市立图书博物馆书刊12万多册,挂图168幅,取回前存龙归的藏书,并追回被掠去的一部分图书。民国时期,著名史学家罗香林先生及其夫人朱曾先后担任过馆长。1946-1949年朱任馆长期间,在财力、人力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将图书馆重开,并收回大部分流散的图书,还巡回书车进入各区,将书籍大批借给学校、团体阅览研究,成为广州早的“汽车图书馆”。2002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风土人情

    咱阅览图书的同时也要保持安静,给他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
旺季门票:10元
--------------------------------------------------------------------------------------
开放:9:00-17: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