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是<扬州博物馆旅游景区>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扬州博物馆旅游景区

阅读:0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0:45
单位介绍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简称"扬州双博馆")位于扬州新城西区,风光迷人的明月湖西侧,与扬州国际展览中心隔湖相望。双博馆的建筑独特造型,外观采用荷叶造型,使之融入紧邻的湖滨地理环境,实现建筑与自然的交融,反映了"和谐"的建筑理念。自然流畅、没有棱角的建筑外观线条抽象地反映了水的属性,是扬州地方特色文化精神的提炼,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建筑与环境交融合一的设计理念。双博馆的前身是扬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的历史早可追溯到1951年建立的扬州"文物馆"及同年筹建的"苏北博物馆"。经过50多年的发展,扬州博物馆已成为国际、国内颇有影响的藏品丰富、功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200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将扬州广陵书社收藏的30万片古籍版片并入扬州博物馆,建立扬州双博馆。扬州双博馆工程于2003年10月18日正式开工,2004年4月15日主体工程封顶。2005年4月18日,土建工程竣工。同年10月9日,双博陈展工程竣工并全面对外开放。建成后的扬州双博馆占地总面积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展区面积100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办公区3000平方米,公共服务区7000平方米。馆内设有《广陵潮—扬州城市故事》、《扬州八怪书画》、《馆藏明清书画》、《国宝厅》、《扬州古代雕刻》、《中国雕版印刷展厅》、《扬州雕版印刷展厅》和一个临展厅计八个展厅。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是中国的一座雕版印刷博物馆,展厅总面积约4100平方米,分为"中国馆"与"扬州馆"两大部分,展线长度798米,共陈列文物175件,其中"扬州馆"还以"仓储式"陈列有20余万片古代雕版。陈列展览以雕版工艺流程和历代雕版印刷为重点,全方位反映了中国雕版印刷的历史沿革及其在世界印刷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展厅呈弧线围合状,中部为采光顶中庭,空间形态具有一定的个性,活泼而有变化。展览平面规划力求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弧型界面作科学合理地铺陈,沿中庭一侧不做封闭,或以植物、造型物等作虚拟遮挡,形成开合有序、疏密有致、分区有度的空间形式,达到内外照应、人流顺畅、亮点突出、清新开朗的艺术效果。展厅的色调以柔和的浅灰、白、米黄为基调,饰以蓝灰等色点缀,与雕版印刷的形式要素相吻合。光源处理将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相结合,自然光用遮光帘加以控制,以达到理想的光照质量。审慎而大胆地运用雕版印刷的造型元素,烘托渲染陈列主题。展览依据现代博物馆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原理,采用科学的信息定位陈列手法,在一定的空间,把同属一个信息组的文物展品和看版、模型、雕塑、场景、多媒体装置等造型物进行有意味地组合,形成一个个既统一又有变化的艺术空间。展览根据主题选准材料和确定造型样式,在古籍版片仓储式陈列的空间内,用钢构架分成上下两层,大胆使用金属烤漆排架和玻璃隔断,形成排列有序、博大精深的气势,典雅中不失有时代气息,透过长距离落地玻璃幕墙,可看到扬州历年来征集和收藏的20余万片古籍版片,密集有序地置放在特制排架上,专业人员正在做现场相关工作。这种保护与展陈同时并举的手法,目前在我国博物馆界尚属。展览高度重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着重体现在观众的现场直观和参与互动。"中国馆"展厅中庭的互动演示区,古代绝活在这里得以复活,几名雕版印刷传人为观众现场演示造纸、写样、刻版、刷印、装订等工艺。观众还可主动参与各个流程的制作,体验古人的辛劳和智慧。各单元的多媒体装置形式多样,其中不乏有动漫播放、资料检索、游戏竞猜、小型影院、翻阅装置等,有力拓展了信息资源和互动范围。展览的内容设计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摆脱以往器物定位的陈列模式,采用信息组团、分级传播的设计理念,将展品与造型物有机组合,把展览信息分层次予以阐释,各展区适当安排多媒体装置,强化参与互动,进一步拓展信息。陈列文案具有很强的空间意识和构成理念,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紧密融合的成功范例,在目前我国博物馆展陈内容设计方面具有现实引导作用。"扬博馆"计有基本陈列1个,专题陈列4个,临时展厅1个。基本陈列《广陵潮——扬州古代城市故事》陈列面积2300平方米,展线长度580米,陈列文物856件,以春秋邗城、汉广陵城、唐城、宋城和明清城的城市故事,简洁明快地勾勒出扬州历史发展的主线,也映衬着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陵潮》在陈列内容设计上采用信息组团、分级传播的设计理念。整个展览以江、河、海为依托,以汉、唐、清三个时期为突出点,以扬州历史上五大城池为主线,构成一个结构明晰的和谐整体。展览计分五大单元,每个单元各有侧重。分级说明言简意赅,平实无华。展览运用色彩基调和一定的线形关系,鲜明而准确地阐释主题。整个陈列将柳树色彩元素作为基本调子,表现"绿扬城廓是扬州"的文化特征。用古楠木色作为辅助色调,寓意扬州历史的深厚底蕴。展厅平、立面长短弧线与直线的有机结合,象征扬州历史连绵不断,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展览虽没有刻意寻求造型元素和艺术符号来强化主题,但由形、色、光构成的整个艺术空间,始终充满着扬州文化特有的品质和风格。展览尊重史实和展陈逻辑结构,对空间体量作合理规划,充分考虑汉、唐、明清三个时期的空间份额,以重点带两头,使展示空间形成连绵有序、张弛有度、跌宕起伏的韵律节奏。在确保流线顺畅的前提下,对特定空间的情境设置作重点关照。《广陵潮》为通史式陈列,其主题突出,设计独具创意,信息传播明晰,陈列语言准确,空间处理富有意味而合乎逻辑,为我国地方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样式摸索出一条全新思路。国宝厅陈列面积184平方米,展厅仅陈列1件展品,即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该梅瓶属于元代景德镇窑蓝釉瓷器中的大型器物,造型秀美,蓝釉呈色鲜明纯正,腹部白龙环绕于瓶身,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了元代景德镇窑的高烧造水准。此种梅瓶目前传世仅见三件,一件为宫廷旧藏,现存颐和园,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两瓶都有残损,唯我馆此件器型、纹饰为精美,1992年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宝级文物。《古代雕刻艺术展》陈列面积526平方米,陈列文物135件。该展览展出文物以材质分为玉雕类、石雕类、砖雕类、漆雕类、骨、雕刻类、竹雕类、瓷雕类、核雕类和木雕类等9个种类,分别诠释灿烂的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其中多个种类如玉雕、漆雕、木雕、砖雕、核雕等,具有浓郁的扬州地方特色,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书画厅陈列面积717.2平方米,包括《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和《馆藏明清书画展》两个展览,陈列文物66件。明清书画展所选展品多是与扬州密切相关的书画家的作品,与扬州八怪精品展春兰秋菊,各擅胜场。书画家们的艺术造诣反映了扬州画坛曾经有过的文人荟萃和异彩纷呈,同时也展现了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丰厚的文化底蕴。临时展厅面积1065.3平方米,可独立对外开放。双博馆开馆以来,就不断举办各种临时展览,或从外引进,或内部挖掘主题,先后举办了《扬州文物精品集粹展》、《凤鸣岐山——周原西周王朝青铜器玉器精品展》、《走进"神五""神六"大型航天展》、《流光溢彩——馆藏明清瓷器展》等展览,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扬州文化事业发展结构及文博事业发展要求,将扬州双博馆定位为扬州地区的文物收藏中心、文博学术研究中心、市民文化休闲中心、青少年文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是保护、收藏、展示文物的事业单位,利用文物向人们传达历史的各类信息,它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开放后的扬州双博馆已经成为扬州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展示扬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重要的窗口之一。自2005年10月份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双博馆参观观众人数已突破80万人。政府、军队、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各社会团体接待超过1000批次,其中中央及省部级以上重要领导达20多批次,如贾庆林、李岚清、薄熙来、唐家璇、顾秀莲、何鲁丽以及联合国副秘书长安娜等。

历史文化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简称扬州双博馆),其中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为专题性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为综合地志性博物馆,隶属扬州文化(文物)局领导,2005年12月被扬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副处级单位。扬州双博馆的前身是扬州博物馆。1951年下半年,苏北行政公署于史公祠初建扬州文物馆,同年11月筹建苏北博物馆,属苏北文教处,12月改名为苏北扬州博物馆,属苏北文化局。1953年改名为江苏扬州博物馆,隶属江苏省文化局,由地方代管,在史公祠内与苏北文物保管委员会合署办公。1954年撤消江苏省扬州博物馆,同年9月成立扬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文物保管与展览工作。1957年又重设扬州博物馆筹备处,1958年5月建立扬州博物馆,馆址仍在史公祠内,由著名书法家孙龙父题写馆牌,与扬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隶属扬州文化处。1966年开始,由于文化大革命,扬州博物馆工作处于半停滞状态,并于1969年成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馆下设的文博组。1973年6月扬州博物馆恢复正常工作。1987年10月,扬州博物馆迁址天宁寺内。天宁寺为清代扬州著名寺庙,有“江淮寺冠”之称,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南巡,均驻跸寺内。天宁寺现存中轴线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华严阁4座古建筑,两侧建有廊房,占地面积约1万2千平方米,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在扬州建设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它与扬州博物馆合并,并在新城西区建设双博馆。双博馆于2003年元月兴建,2005年4月18日落成,2005年10月9日正式开馆,老馆天宁寺仍由双博馆代管。双博馆位于扬州市文昌西路明月湖西侧,总占地面积5073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146.99平方米,分主楼和附楼两幢,主楼建筑面积20991.7平方米,北库区附楼建筑面积1155.3平方米。容积率0.44,建筑密度15.9%,绿化率45.6%,主馆建筑高度22.4米,主楼为三层框架结构,局部四层。主楼分为三部分,东部为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展区,西部为扬州博物馆展区,中庭共享空间将两大展区有机结合。两馆展区总面积1万平方米,公共服务区7千平方米。西北部为文物库房和办公区,其中文物库房面积5千平方米,办公区3千平方米。扬州双博馆建筑造型独特,外观采用荷叶造型,使之融入紧邻的湖滨地理环境,实现建筑与自然的交融,反映了“和谐”的建筑理念。自然流畅、没有棱角的建筑外观线条抽象地反映了水的属性,是扬州地方特色文化精神的提炼。

风土人情

    1.每日参观人数为确保文物安全,保持良好的参观环境,本馆将对观众流量实施限量、有序控制,每天的参观人数控制在4000人次(上午限2000张,下午限2000张)。2.领取参观券为维持良好的参观秩序,散客当天现场免费领取参观券,一人限领一票,当日有效,过期作废。3.限制行为为营造文明参观环境,博物馆对下列情形作出限定:(1)高龄老年人、残疾人士、14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观,须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2)衣冠不整、举止不雅者、醉酒者谢绝入馆,携带危险管制物品者禁止入馆;(3)携带宠物者谢绝入馆;(4)观众携带的大件包、袋可免费寄存,贵重物品请自行保管;(5)展厅内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禁止饮食、喧哗、嬉闹、随地吐痰、吸烟和乱扔废弃物等影响他人参观的不文明行为;(6)博物馆内禁止吸烟或使用明火;(7)爱护文物展品、展览设施和其它公共服务设施,爱护花草树木、绿地等,如有损坏照价赔偿或承担相应法律责任;(8)参观车辆在停车场指定位置有序停放,请勿在禁停区乱停乱放;(9)为保证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讲解质量,非本馆讲解员(导游)未经允许,不得在馆内进行讲解。


--------------------------------------------------------------------------------------
开放:9:00-17:0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名称: 扬州博物馆旅游景区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单位地址: 扬州市文昌西路468号
    单位电话: 0514-85228001
    所在地: 江苏/扬州
    单位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单位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