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爱农科村旅游景区

阅读:46 页面更新时间:2016-08-05 13:02
企业介绍

川西平原上的一颗明珠,沐浴改革春风,以她特有的魅力,赢得了“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公园”的美誉。独具川西平原特色的农家四合院、典雅别致的小康住宅楼,在红花绿叶的掩映中,更显清丽脱俗,风格别具。这里,家家种花木,户户搞农家旅游接待,餐饮、娱乐、休闲、度假,或垂钓、或骑马、或唱卡拉OK、或品茗消闲、或、或漫步赏花,总能给人以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之感。农科村距成都市区二十八公里,离县城8.5公里,耕地面积280亩,农户80户,人口278人。九七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卫生村、乡村城市化示范村,并被命名为生态示范区、成都市电话村,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乔石、陈慕华、贾庆林等先后来村视察工作,联合国生态环保秘书长、乍得元首、越共中央代表团、德国民主党元首、美国农业考察团等外国客人也先后来访。农科村九五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1996年达6700元,1997年突破1万元,1998年预计达1.3万元,是郫县批验收的小康村。农科村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300余亩(包括庭院),花卉品种以金弹子、银杏、桂花、海棠、榕树为主,桩头、盆景、造型等各具特色,各种高档次木本、草本花卉随处可见,可承接规模较大的绿化工程,已成为成都市花卉供应基地,产品远销国内各地和东南亚地区。从事农家民俗旅游接待的农户目前已达180余户(包括外来投资者),年均接待游客12万人次。在宽畅、舒适的四合院、楼房内挂上字画,其中不乏名人手迹,闲来品茗赏花,看书下棋,自得其乐。城里人休闲至农科村,饱尝农家风味佳肴,接受自然风景熏陶,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其乐融融。子云村是西汉大文学家、哲学者扬雄的故里,与农科村相隔1里之遥,开发子云亭、子云坟,新建扬雄纪念馆、子云桥,让农科民俗旅游赋予古蜀文化的内涵,正是农科民俗旅游发展规划之一。农科民俗旅游区设施正在建设,实现条条道路柏油化,家家户户装电话,光纤通讯全面发展,整治沟涵、卫生,规范旅游区建筑;交通已便捷,新扩建了四车道郫花路、温江到彭县快速通道。农科以建成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乡为目标,这颗明珠将发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芒,她将以更大的热情笑迎八方宾客。

历史文化

    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地处“天府之国”的腹心地带,位于西汉大儒扬雄故里郫县友爱镇,是郫县“生态示范区”和“中国盆景之乡”的核心地带,曾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移动电话村”、“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等省部级、称号。2006年3月,农科村经复核验收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年4月,获得“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称号。农科村东距中国西南大都会成都市25公里,西距都江堰市30公里,成灌(成都至都江堰市)高速公路、温彭(温江区至彭州市)快速通道均从村边穿过,交通便捷。农科村占地4000余亩,人口2310人,花卉种植面积2300余亩。全村共有农家乐常年经营户30余户,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全村接待游客124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4963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近5万元。农科村具有悠久的花卉种植的历史传统,是川派盆景的发源地和销售基地。农科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郫县友爱公社的农科试验队,八十年代中期撤队建村后,出现一大批花木种植专业户,整个村成为大型花木生产基地。因业务需要,以徐文康、宗竹林等农户为首,搞起非营业性的餐饮接待。1987年,村内整个园艺景观已连点成片,农家庭院经整修也形成较为优美的环境。《成都晚报》记者对农科村进行了系列报道,称这里是“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与此同时,县内外一些来村参观的游客不断增多,村里的徐家大院率先搞起营业性的农家旅游接待,随后宗家、何家、蒲家、邹家、赵家等花木种植大户,也如法效仿。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农科村的农家旅游接待已初具规模。1992年,郫县人民政府和成都市旅游局联合举办了国际望丛赛歌会,参加赛歌的外籍歌手和赴会的省、市老领导、民俗专家,在此期间专门参观了农科村。在农家旅游接待点上,外宾们还参与了推豆花、挖芋头、骑牛、推鸡公车等民俗活动。民俗专家们肯定了农科村在花木生产基地上嫁接起来的这一旅游形式,建议农科村的旅游定位为乡村民俗旅游。原省委副书记冯元蔚专门为徐家大院题写了“农家乐”的字幅,从此,农科村的旅游正式定名为农家乐旅游。2003年4月,农科村被评为“农业旅游示范点”。到了2005年底,由于管理进一步科学化,尤其是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农科村全村花卉苗木盆景生产纯收入2400万元,旅游收入16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4万元。在成都市首届星级农家乐评定中,农科村涌现了一批三、四星级农家乐,再次实现了旅游服务质量的全面提档升级。2005年下半年,农科村不仅完成了农家庭院风貌改造和区内道路的整修,还修建了扬雄广场及配套的牌坊、汉阙、仿古群雕、石柱、石灯及有关的亭、台景点,同时区内还建了“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史料馆”,完善了“川派盆景之乡展览园”、“川西农家民俗收藏馆”,通过一系列的精心打造,农科村从旅游配套设施、服务功能到历史文化内涵的充实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后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农科村景区命名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农科村这个乡村旅游的标志性品牌,经成功打造后,再次为中外游客瞩目。如今,农科村不仅成为了花木种植基地型的大市场,更是个风光秀丽的农业旅游胜地。2006年4月12日,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开幕,郫县农科村作为本次乡村旅游节的活动分会场接待了国家旅游局常务副局长孙刚和来自贵州、云南、宁夏、新疆、江苏、福建、山西等省市的分管旅游副省长和旅游局长一行。同时,来自中央、省市的40余家新闻媒体共同参与了乡村旅游节郫县分会场的报道。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农科村游客接待中心、购物中心、中国农家乐家徐家大院、观景楼和中华盆景园,对农科村在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农科村不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农家乐布局合理,而且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在氛围营造上很有特色,值得借鉴和推广。同时,在此次盛会上农科村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了“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称号。作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郫县农科村是集花木销售、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于一体,堪称将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之典范。景区内,百花争艳、绿树成荫,与独具特色的小桥流水、川西民居一起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公园”。每逢节假日开展的“推鸡公车”、“众人大盆叉糍粑”、“百桌千人吃九斗碗坝坝宴”、“十八村姑推豆花”等传统川西民俗活动更是吸引了八方来客。恬静幽美的田园风光、可口的农家饭菜、浓郁的民俗风情以及热情周到的接待服务,使农科村成为川西平原上别具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农科村不断发展壮大,接待能力不断提高,自开展农业旅游以来,农科村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总量己超过700万人次,旅游和花木的年收入一直保持在千万元以上。科村的农业旅游,由于起步较早、特色脱出、效益明显,带动性强、推广价值大,因而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乔石、李瑞环、陈慕华、李铁映、周永康等先后来村视察,美、德、日、泰、菲、荷兰、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官员、专家、记者来村考察,国内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代表和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农家乐影响遍及国内外,全国各地,一批渔家乐、牧家乐、羌家乐、藏家乐纷纷出现。

风土人情

    1文明礼貌,爱护花草树木2.保护环境卫生,请勿乱丢垃圾.3.保护好自身财务,以防丢失.


--------------------------------------------------------------------------------------
开放:0:00-23:30
--------------------------------------------------------------------------------------

免责声明:
此页是友爱农科村旅游景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企业资料
    企业名称: 友爱农科村旅游景区
    商铺版本: Mip版 手机版
    企业地址: 四川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
    企业电话: 028-87706026
    所在地: 四川/成都
    企业类型: 企业单位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注册年份: 2000
企业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