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

人气指数:4 页面更新时间:2022-04-18 12:35
网站介绍

高校大学,甘肃高校。教育网站。

甘肃农业大学,招生就业。教育教学。

学报/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是甘肃农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ISSN11003-4315 ,CN62-1055/S ),创刊于1959 年,16 开,季刊,邮发代号 54-79 。期刊的办刊宗旨为: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为提高本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做贡献。

期刊主要刊登有关畜牧、兽医、草业、农学、林学、园艺、农业机电、植物保护、土壤农化、资源环境、农业经济、食品科学、农田水利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及综述和专论。主要读者对象是农业科技人员、情报研究人员和农业大专院校的师生。

期刊严格遵守科技期刊的编辑校对规范的标准,1992 年获*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农业高校学报质量评比一等奖; 1999 年获甘肃省高校优秀学术期刊奖。期刊为《*科技期刊论文统计与分析》统计源期刊,《*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选期刊,被许多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如《CABI 》、《AGRIS 》、《AGRICOLA 》、《SCIE》、《*科技期刊数据库》、《*农业文摘》、《麦类文摘》、《*科技资料目录》、《农学文摘》等。

办学条件/甘肃农业大学

师资力量

学校名师云集,群贤毕至。盛彤笙、朱宣人、许绶泰、廖延雄、杨诗兴、任继周、谢铮铭、陈北亨、胡恒觉、赵有璋、刘孟洲等一批国内名家,在大西北艰苦的环境中,潜心学术,专心执教。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学校一代又一代教师扎根陇原,竭诚奉献。今日的甘肃农业大学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业务素质好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58人,专任教师98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4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291人,讲师(工程师、助理研究员)369人;*工程院院士1人(兼),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1人,农业部薯类、小麦和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3人,农业部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0人,试验站站长1人;甘肃省科技功臣1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4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计划”21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人选37人,甘肃省省属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5人、甘肃省领军人才一、二层次人选30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

院士风采
任继周,1924 年生,山东平原人。 1948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曾任*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委畜牧专业组成员、国家基金委农业科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科技委成员、*草原学会副理事长、*草原生态研究会和*草业系统工程学组*任理事长、*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委员、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所长。任继周先生是*现代草原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任继周致力于草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在草原科学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他建立的草原分类体系较国外同类研究早了8年。他提出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指标一一畜产品单位,结束了各国各地不同畜产品无法比较的历史,被国际权威组织用以统一评定世界草原生产能力。他创造的划破草皮改良草原,草原季节畜牧业,使*北方草原生产能力提高数倍至1倍,并得到推广应用。他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领域方面的贡献,丰富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并使草原生产发展成为大农业中的独立分支一一草业。由于他在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1978 年被选为*科学大会代表,甘肃省科学大会代表及先进个人,*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任继周教授的学术成就与贡献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响。美国草原学会曾邀请他专程赴美参加有关*草原科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授予该会名誉会员称号(1983);新西兰梅西大学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学金,用以鼓励和支持中新两国农业科学的学者与学生交流;还被聘为联合国 UNDP *国内项目顾问,联合国 UNDP 、聘任他为*贵州草地畜牧业项目技术总裁。
任继周教授是*草原界杰出的教育家。他和他的同事们创建了草原专业4门课程,即草原学、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学。他从20世纪50 年代中期便开始培养草原科学研究生,总计达40 余名,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约占*草原专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12% 。由于他在草原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受到社会的尊重。早在 60 年代初就被选为*文教群英会先进集体代表,1989 年获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培养硕士研究生 ) 。先后被兰州大学聘为教授、南京农大聘为特约教授。
任继周教授是草原科学领域出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主持畜牧系饲料生产教研组时,创建了**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创建了*农业院校*草原系。在他的领导下,成为人才辈出、硕果累累、誉满草原科坛的学术集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草原系又成为*草原科学首批硕士点、博士点,*草原科学重点学科点。他不但创办了一个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而且还创办并主编了草原学科领域内三种刊物,使*草原科学迈上新的台阶。
科技功臣:

刘孟洲,男,1938年8月生于陕西,1960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1960年至1979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任技术员;1979年至现在在甘肃农业大学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研究员。2001年任甘肃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博士点博士生导师。
刘孟洲研究员是甘肃省著名的农业专家,为甘肃省养猪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培育猪种和养猪产业化方面。
刘孟洲在培育猪种的研究中,主持完成多项省列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七五”期间育成“甘肃白猪”新品种,并提出了“以地区划类进行闭锁繁育,以场组群生产优良种猪,以性能建立品系、选育提高,以外引品种为父本,以培育品种为母本进行二元杂交”的“三级二元”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模式,解决了甘肃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建设的品种问题;“八五”期间,主持育成了三个“专门化”的瘦肉型猪新品系,完成了甘肃养猪业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任务。主持育成“华特猪配套系”新品种,在当时,品质优于国外品种,制定了《华特猪配套系地方标准》,解决了品种标准化问题。“华特猪配套系”是农业部认定“十五”期间在*推广畜禽品种之一;“九五”期间主持完成了《配套选育合成系杂优猪》攻关计划项目。这些优良品种的育成和推广,不仅提高了猪肉的品质,而且节约了大量从国外引种费用。
刘孟洲还注重成果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工作。他主持研发了工厂化养猪工程工艺配套技术,其中适应工厂化养猪的“新型工厂化养猪猪舍”和“母猪分娩床”已申请国家专利(已公开申请号);他提出了“工厂繁殖、分户肥育、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饲养标准,统一防疫灭病,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组织销售和农户分散肥育”的“五统一分”养猪产业化新型模式,同时,将工厂化养猪工程工艺技术推广应用到西北五省区44个万头级工厂化养猪企业。近三年累计推广猪种130.42万头,新增利税1.39亿元。该项成果的应用推广,推动了甘肃省工厂化养猪、集约化生产的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为现代化养猪提供了经验。
他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多项研究成果,并发表论文14篇,“工厂化养猪工程工艺技术”两次在*专业学会上进行学术交流;作为副主编之一参加编著的《*培育猪种》一书,对*工厂化养猪生产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刘孟洲研究员,有高尚的科学道德,获得“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会省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推广工作者”等称号,有9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刘孟洲虽已年届70岁,仍然活跃在科研和教育*线,继续为甘肃养猪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学科建设

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简表











  国家和省级
  重点学科
     
学科专业                  学院名称                 
  草业科学草业学院
  作物学农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兽医学动物医学院
  植物保护草业学院
  园艺学农学院
  动物营养学与生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农业经济管理经济管理学院
  林学林学院
  生态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工程工学院

国家一级学科兽医学

兽医学*一级学科现有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动物医学工程4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兽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农业部动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动物生殖生理与胚胎工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疾病病理、畜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防制、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卫生检验、动物中毒与营养代谢病等6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多年来,该学科在骆驼牦牛生殖生理、牛羊胚胎工程、骆驼牦牛解剖组织学和家禽神经解剖学、家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防制、动物疾病病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许多研究填补了国际和国内研究的空白。
先后承担完成了国际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青年基金以及“八五协作攻关项目120余项,其中10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5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19项,累计科研经费800多万元。
近5年,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1000余篇,其中18篇被SCI收录。出版各类专著、教材、译著共40余部,主编和参编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13部。

学科点有教授14人,副教授17人;有专兼职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4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评议专家1人,国 家“千百万人才工程”*、二层次 人 员2人;有国家中青年专家1人,甘肃省中青年专家1人。
学科点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2638M2,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72台(件),仪器设备值合计1829万元,拥有藏书14万册、中外文期刊近4万种。
学科点以牦牛和骆驼等为研究对象,由陈北亨教授提出的双峰驼诱导排卵的机理更新了骆驼生殖生理的经典理论。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并证实了精清诱导排卵这一在哺乳动物方面十分独特的现象,并对各繁殖阶段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诱导排卵的机理等进行了研究。以牦牛、骆驼为主开展的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使群体数量快速增长,并组建了甘肃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甘肃畜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国家一级学科畜牧学
畜牧学*一级学科现有草业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动物生产系统与工程、动物食品营养与工程、草地生物多样性7个博士和1个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分设于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草业学院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和*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为共建学科单位。畜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1年建站。
在多年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各学科点形成了稳定且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草地资源与环境,草地农学与草产品加工,草原保护与野生动物,草坪科学,牧草种质资源与种子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草食动物(绵羊、山羊、牦牛)遗传育种,猪、禽品种(系)选育和配套系生产,繁殖理论与繁殖控制技术,动物遗传资源保存与利用(藏獒、野骆驼等),动物繁育与生态,动物生物技术及应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能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和需要量,饲草料营养价值评定与安全检测,饲草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动物营养与环境、生态、免疫及疾病,动物生长与产品品质调控。
2000年至2005年,科研成果获部省级以上奖35项,有25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10项科研成果转让,产生经济效益5.4亿元。
5年来,出版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研究成果50余部,主编、参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20余部。发表研究论文400多篇,其中在*学术刊物发表200篇,国外权威刊物发表30篇。公开出版学术刊物4种:《草业学报》、《草业科学》、《*草食动物》、《草原与草坪》。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 88项,其*家863项目 2项,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 12项,地方政府项目 40项,累计科研经费3317万元。
该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25名,有*工程院院士1人、甘肃省科技功臣奖获得者1人、*优秀专家2人、省级优秀专家4人,有教授32名、副教授20名和52名中青年学术骨干。

草业科学创立了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提出了高山草原划区轮牧、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畜产品单位指标系统、草原季节畜牧业、营养体农业等重要科学理论。依据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建立的天然草地世界统一分类检索图,在国际上被称为任—胡氏检索图。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以三元杂交法选育出了“华特猪配套系”,创立了规模化养猪的“新华模式”;肉用、毛用专用型种羊的引进和繁育把甘肃的养羊产业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国家一级学科作物学

作物学*一级学科现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作物生态生理、设施作物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学、发育生物学等17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分设于农学院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现有旱农耕作理论与技术、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遗传工程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作物主要性状的遗传育种、作物组织培养与种质改良、作物栽培与生理学、多熟种植7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多年来该学科在旱农耕作制度、高效种植模式、旱地农业生态、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作物品质育种、遗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种质改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2000年至2005年,科研成果获部省级以上奖25项,其中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4项,有20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10项科研成果转让,产生经济效益8亿元。
5年中,出版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17部,均获省部级以上奖;出版教材9部,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2项;发表科研论文646篇,其中在学术刊物上发表525篇,学术会议发表116篇,国外公开学术期刊发表5篇,有11篇被SCI、EI、ISTP收录。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98项,其*家863项目6项,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6项,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五”西部开发科技行动计划重大专项、澳大利亚ACIAR等8项,地方政府项目49项目,累计科研经费1900多万元。
该学科点现有12名博士生导师,由22名教授、13名副教授和40余名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学术团体,梯队年龄结构合理。
学科点实验室总面积800平方米,有52台(件)价值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藏书量30.2万册,期刊拥有量51种(册)。
以旱农为特色的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学科由胡恒觉教授研究提出的“农牧结合”、“生态建设、草灌先行”等学术思想,在旱作农业的研究开发中至今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前瞻性,为培植我校特色学科方向——旱地农业产生了决定性作用;创立的高原一熟灌区亩产“吨粮”、“双千”模式,促进了绿洲生产水平的成倍提高。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选育出甘春系列小麦品种20个,面包用小麦品种甘春20号连续三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荐*品种;培育出了甘农薯1号、2号、3号、4号马铃薯新品种,创立了微型薯供种体系,为甘肃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重点学科草业科学
草业科学学科点始建于1950年,1989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草业科学重点学科点,1992年成立我国*草业学院,1999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第二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1983年和1991年,受农业部委托主持制订了全国草原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学科点现有草业科学、草地生物多样性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 “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草业生态系统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草坪研究所,建筑总面积2200平方米,仪器设备720台件,总价值1230万元。有天祝高山草原试验站、武威黄羊镇牧草试验站、景泰产业化基地、兰州牧草试验圃等4个试验场站,总面积1500多亩。
现有教学科研人员62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9人,副教授12人,讲师8人。有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36人。有*优秀专家、省级优秀专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奖励基金获得者、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等17人。在校本科生870人、硕士研究生180人、博士研究生57人。
学科点以草业生态系统为总的研究方向,形成草地资源与环境、草地农学与草产品加工、草原保护与野生动物、草坪科学、牧草种质资源与种子工程5个具有显明特色的研究方向。
学科点创立了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提出了高山草原划区轮牧、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畜产品单位指标系统、草原季节畜牧业、营养体农业等重要科学理论。依据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建立的天然草地世界统一分类检索图,在国际上被称为任—胡氏检索图。
“九五”以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0多项,*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培育成1个红豆草、2个结缕草和5个苜蓿新品种,并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区。目前,承担国家计委、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银行组织等国际合作项目20多项。
学科点主持编写了《草原调查规划》、《草原保护学》、《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牧草育种学》等全国统编教材20余部,地方教材5部。主编《英汉植物群落名称词典》、《英汉农业词典—草原学分册》,参编《*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农业大百科全书?畜牧业卷》 等专著和工具书30余部。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编辑出版全国性学术期刊——《草原与草坪》。


精品课程

*课程: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崔燕 2005年度)
省级课程:  农业昆虫学 (张新虎 2007年)
 家畜育种学(罗玉柱 2007年) 
 设施园艺学 (郁继华 2007年)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崔燕 2005年度) 
 普通植物病理学(徐秉良 2005年度)  
 植物生理学(李唯 2005年度)  
 农产品贮运学(毕阳 2006年度)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龙瑞军 2006年度) 
 植物化学保护(沈慧敏 2006年度)  
 园林树木学(孙学刚 2006年度) 
校级课程:  农业昆虫学 (张新虎 2007年)  
 设施园艺学 (郁继华 2007年)  
 家畜育种学(罗玉柱 2007年)  
 仪器分析(赵国虎 2007年度)  
 农业宏观管理(王生林 2007年度)  
 有机化学(李铁汉 2007年度)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崔燕 2005年度)
 普通植物病理学(徐秉良 2005年度)
 植物生理学(李唯 2005年度) 
 农产品贮运学(毕阳 2006年度)
 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龙瑞军 2006年度)
 植物化学保护(沈慧敏 2006年度) 
 园林树木学(孙学刚 2006年度)

参考链接/甘肃农业大学

gsau/Zhongd/200705/921.html

所获荣誉/甘肃农业大学

建校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其*家“863”、“948”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西部专项、农业部原原种基地项目等国内重大研究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436项;有607项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以上奖175项;申请专利26项。建成了以“甘肃农村发展研究院”、“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畜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甘肃省现代规模养猪工程技术中心”等为核心的科技研发平台。在生物技术、草业科学、动植物育种和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节水农业、农产品加工与开发、旱作农业与生态恢复、动物疫病的防治与生物疫苗的研制、动物胚胎工程、设施农业和社会科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一定优势。
1984年、1988年两度被评为“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1年被评为“甘肃省科技兴农先进集体”;1992年被原国家教委、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1994年被原国家教委评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和“全国高校科技统计先进单位”;1998年以来,先后3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评为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1年获兰州市“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学校教务处被评为“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研究生处被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集体”。1994年学生工作处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毕业教育优秀奖”。1998年学校科技处被评为“甘肃科技工作先进集体”,1992年以来,《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先后2次荣获*和省、部级优秀科技期刊奖。

学校校徽/甘肃农业大学

   校徽四周线条为圆形,并加内圈,寓意全校师生员工以教学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办学理念,以及围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这条主线,抓住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两个重点,认真履行高校“四大职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徽主体由麦穗和牛角组成,整体如同一艘扬帆远航的船,寓意甘肃农业大学承载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使命和对未来的憧憬,不畏难险,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麦穗体现学校以农科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发展的办学目标;麦穗的剖面图,像打开的书籍,反映农大师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刻苦学习、孜孜不倦;牛角既代表学校畜牧、兽医等传统优势学科,又标明学校的办学历史。

主体图案下方的“1946”标明学校创建年份。

整个标志的圈线、主体图案、英汉文字、下垂弧线、阿拉伯字均为深绿色。绿色暗喻着生命、发展、永恒,寓意甘肃农业大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生不息。

历史沿革/甘肃农业大学

1939年4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在兰州建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先后设农艺、森林、畜牧、兽医、农业经济和农田水利等科。

国立西北技艺 1945年8月,奉教育部令,将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改名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
专科学校的成立
1939年4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在兰州建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先后设农艺、森林、畜牧、兽医、农业经济和农田水利等科。
1945年8月,奉教育部令,将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改名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
1947年7月,由国民政府及其教育部直接领导,甘肃省政府协助进行。改名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后,设农艺、森林、畜牧科、兽医科、农田水利、农业经济和牧草7科。西
北农业专科学校的创建,使甘肃在抗战时期有了一所独立的高等农业专科学校,使普通高等农林教育独立院校得到了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国立兽医学院的诞生
1946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在兰州设立国立兽医学院。这是国内首座独立的国立兽医高等学校。首任院长为盛彤笙。同年甘肃畜牧兽医研究所并入国立兽医学院。国立兽医学院的创建,不仅是国内首座高等兽医学院,也结束了甘肃没有高等农林本科学校的历史。
1950年2月,撤消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畜牧科、草原科并入国立兽医学院。
西北畜牧兽医学院的诞生
1951年,西北兽医学院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
1952年,引进前苏联高等教育经验后,开始设置专业。学校设置了畜牧系畜牧专业,兽医系兽医专业,学制4年。
1952年9月30日,经政务院批准,将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并入西北畜牧兽医学院。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的并入,不仅增强了西北畜牧兽医学院畜牧系、兽医系的师资力量和办学实力,也成为现在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兽医系的起源之一。
1958年,西北畜牧兽医学院从兰州搬迁到武威县黄羊镇。
甘肃农业大学的组建
1958年5月,甘肃省委决定,将正在筹建的甘肃农学院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合并,组建甘肃农业大学。
1958年12月15日,召开了甘肃农业大学成立大会。学校在畜牧、兽医两个系的基础上,增设了农学、林学和农业机械3个系,共计5个系5个专业,同年开始招生。



校园环境/甘肃农业大学

地理位置
学校是省部共建大学,教育部中西部百所重点建设大学、甘肃重点大学。学校地处规划中的兰州市安宁区新城区中心,占地总面积247.48公顷,其中校园面积87.98公顷,建筑面积43.67万㎡;拥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33。建有体育馆、田径场、足球场、网球场等各类体育设施及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基地,高尔夫俱乐部等。

前往路线
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可到西站乘BRT1路道幸福巷,十里店,培黎广场转乘121,终点站即为甘肃农业大学
文化传统

校训:敦品励学 笃志允能
校风: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
教风: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学风:诚朴博学 慎思敏行

学校领导/甘肃农业大学

现任领导校党委书记:张俊宗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建民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兴绪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潘  峰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郁继华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余四九
副校长:毕  阳
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李炳毅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

任职时间

校 长

任职时间

李 运

1957.2—1964.8

盛彤笙(院长)

1946.7---1957.6

王乃夫(代理)

1964.8 ---1965.5

李克如(校长)

1965.5---1968.

李克如

1965.5 ---1968.1

吴金功(革委会主任)

1968.1---1973.5

张洪轩

1972.1 ---1972.5

周学新(革委会主任)

1973.5---1978.5

吴金功

1972.5 ---1973.5

吴治国(革委会主任)

1978.5---1979.9

周学新

1973.5 ---1978.5

朱宣仁(校长)

1979.9---1983.8

吴治国

1978.5 ---1979.9

陈北亨(校长)

1983.8---1987.7

安   振

1979.9 ---1982.2

胡恒觉(校长)

1988.5---1991.10

王鸣和

1982.2 ---1983.8

黄慎钊(校长)

1991.10---1998.4

杨惇节

1987.5---1990.3

赫卓峰

1992.8---2002.9













文化传统/甘肃农业大学

校 训:敦品励学 笃志允能
校 风: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
教 风: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学 风:诚朴博学 慎思敏行
校  歌:甘肃农业大学校歌

学校简介/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共建大学,前身是1946年10月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我国著名兽医学家、兽医教育家、*科学院院士、现代兽医学奠基人之一的盛彤笙先生担任首任院长。1950年,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
学校坐落在兰州市安宁区,占地70.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21万平方米。现设有19个学院(教学部),55个本科专业,拥有动物医学等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重点学科(草业科学)、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共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9个。
学校有教职工1500多人,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8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1人,农业部专家指导组成员3人;“甘肃省科技功臣”、“十大陇人骄子”各1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0人;突贡专家、特贴专家、教学名师等74人。
在68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几代农大人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甘肃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书馆简介/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46 年,1958 年随学校西迁至武威黄羊镇,1986 年回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图书馆占地面积 5125 平方米,建筑面积19700 平方米。馆藏各类文献158 万余册/ 件。图书馆现设有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技术服务部、信息咨询部、科技查新中心、特藏研究室、用户培训中心、国际牦牛中心和办公室。
截至 2007 年底,馆藏文献总量达158 万册/ 件,其中印刷型中文图书801905 册、中文报刊1332 种、外文图书56601 册、硕博士论文856 册、交换资料和增刊4710 份、善本图书和古籍线装 5350 册、电子图书190 万册,视听资料1104 册、光盘资料1402 张、中文过刊总量27625 册、外文过刊总量 24431 册、中外文检索工具书24208 册(其中中文4673 册,外文19535 册)、缩微资料76 件、数据库光盘7种。二级学院共藏中外文图书总量 59100 册、二级学院共藏中外文过刊总量 9712 册、二级学院共藏中外文现刊总量 974 种。属学科门类多、多载体的馆藏体系,已成为一座馆藏文献资源丰富、管理手段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生均纸质图书 56.49 册、生均电子图书 133.84 册、年生均新书 3.6 册。

图书馆除设立各类阅览室外,还设有藏书库、用户教育室、自习厅、复印室等。检索终端座位、阅览座位和自习座位约 1944 个,图书馆与超星、清华、万方数据库公司以及 STN 、CALIS 农学中心签订协议,实现网上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并积极主动与多家相关数据库商家联系试用。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有180 台计算机可供师生随时上机检索,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全面迈向自动化、标准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学术科研/甘肃农业大学

 科研建设

“十一五”以来,全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55项,有141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奖57项,申请专利114项,授权30项;出版专著11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949篇,其中,在SCI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5篇。全校承担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421项,总经费达2.05亿元。在草业科学、动植物育种、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动物健康养殖、动植物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的研究成果,为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机构

高教研究所
甘肃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3月,为学校直属单位,其主要职能是:1.跟踪研究世界及国内一流大学特别是国内一流农业大学的现状、发展趋势和较新动态, 及时了解教育改革的前沿、战略或热点问题。2.搜集有关高教改革的较新和重要信息, 编辑《高教发展动态》。3.组织开展校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农村发展研究院
甘肃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农发院”)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甘政函【2005】21号),由省农牧厅、发改委、教育厅、科技厅、和甘肃农业大学共同组建,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依托开展全省“三农”问题的研究机构,主要承担甘肃农村发展战略和重点问题研究、全省农村发展规划咨询、项目咨询和企业发展咨询等任务。
草原与草坪
《草原与草坪》 是由*草原学会、甘肃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草业科学,草坪科学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以报道草业、草坪学科领域科研成果,生产中先进经验,草业科学研究现状、进展和水平为宗旨。 报道内容 主要刊登草业科学、草坪科学、牧草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城市绿地建设、园林花卉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新品种、新书介绍、企业论坛、简报、国内外动态等内容。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于2003年10月开始筹建,是在“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的基础上,于2010年2月经科技部批准组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81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1人,副教授23人,讲师(助理研究员)19人,助教(实习研究员)8人 。人员平均年龄39.6岁,45岁以下人员占66.7%,博士学位的5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5人,回国留学人员2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层次人选6人。实验室客座人员16人,其中,国外7人,国内9人。
草业生态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草业生态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9月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依托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点作为全国最早开展草业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基地之一,1950年在西北率先开始了草原科学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1953年招收首批草原学硕士研究生,1964年正式成立草原专业,1972年成立我国*草原系,1984年建立了我国*草原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建立了我国草原科学(现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学科,1992年建立国内*草业学院,1999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第二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建立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整体并入草业学院,实验室面积、设备仪器、人才队伍结构与数量均得到了有效改善。2002年、2007年连续两次通过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评估,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Gansu Key Lab of Crop Improvement&Germplasm Enhancement)是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和甘肃农业大学联合共建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于甘肃农业大学。实验室是在原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所的基础上,通过人才和资源整合,于2003年成立。校长王蒂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农科院副院长屈冬玉研究员为特聘专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正副主任分别由*农业科学院院长瞿虎渠教授,*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教授担任。实验室下设5个功能实验室:基因工程室、分子标记室、细胞工程室、种质资源室、植物组织快繁室。
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在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成立的研究测试中心基础上,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于2009年批准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甘肃农业大学。重点实验室以甘肃省及西北地区优势草食畜种(绵羊、山羊、普通牛、牦牛)为研究对象,针对草食动物基因组(功能基因筛选)与分子育种、草食动物繁殖调控和肉奶品质调控三个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为提高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优势草食畜种生产水平与效率、产品质量和效益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品种(系),同时承担本研究领域各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任务,实现理论创新、技术研发、生产服务和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省级对外开放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实验室现有专兼职科研人员27人,实验用房面积700 m2,仪器设备总值1100余万元。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实验室建设原则,实施边建设、边开放的管理运行模式,欢迎国内外同行专家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科研学术交流工作。
研究测试中心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测试中心,创建于2003年,是集教学、科研、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测试机构。主要从事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动物胚胎移植、植物天然有机物的分离、土壤农化分析、农产品质量分析、农业污染物分析、环境检测和相关领域技术研究。


国际交流

学校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学术交流关系,并与美国等国家合作成立了“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美1+2+1人才培养计划”等6个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使我校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甘肃农业大学>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网站资料
网站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
网站栏目: 网站简介 网站链接
网站链接: www.gsau.edu.cn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谷歌收录]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本页链接: https://www.zhsho.com/qiye/wangsd0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