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地方税务局

人气指数:0 页面更新时间:2022-03-31 21:22
网站介绍

随着分税制改革的进程,1994年9月,泸州市地方税务局在财税体制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泸州市地税局设9科3室(办公室、法制科、工商税收管理科、所得税科、行为税收管理科、基金管理科、征收管理科、计划财务科、人事教育科、监察室、党办室、离退休人员工作科),下设第一、第二直属分局和稽查局三个单位,以及直属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泸州市地税局下辖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和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等7个区县地税局。
全市地税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税制,在探索中前行,在困难中奋进,在创新中发展,在磨砺中成熟,税务部门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加突出,谱写了泸州地税事业的壮丽诗篇。 
一、收入规模屡创新高。地税总收入从1994年的2.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9.2亿,增长了19.3倍,累计组织收入229.3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2010年收入突破49亿大关,稳居全省第四;税收增幅在全省市州中排名第九。2011年上半年,入库收入35.21亿元,增幅达46.02%,超过全省地税35.62%的税收增长平均增幅9.46个百分点,居市州第4位,税收增速居市州第6位。
二、征管方式日趋科学。坚持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做好纳税评估,大力提升征管质效。建立起了税收征收、管理、稽查“三位一体”的征管模式。实现了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全系统从成立之初没有微机,发展到现今的1298台微机,建立了系统广域网,实现征管数据省级集中,约有3.5万户纳入集中征管,全市地税系统税库银横向联网于2011年6月正式上线,逐步实现从“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的迈进。
三、基础管理扎实稳固。加强税务登记管理,开展纳税评估,实施项目管理,抓好重点税源监控,做好档案升级达标。系统档案管理达省三标以上66个,达标面100 %;评定纳税信誉等级企业A级53 户。并积极改善办税条件,每个县区局域网正常运行。
四、依法治税明显加强。坚持对内加强执法监督,制定征管操作规程,税收执法规程,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率计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对外多形式开展税法宣传,增强税收意识,加强部门合作,打击涉税违法行为,规范税收秩序,自稽查成立以来共查补入库税款7.03亿元。
五、税收优惠落实到位。严格执行下岗再就业、西部大开发、民营经济、农业税灾歉减免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累计减免地方税收18.4 亿元,在扶贫解困、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六、优质服务不断彰显。坚持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齐头并进的思路,大力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征纳关系。规范办税服务内容和标准,全面实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完善文明办税“八公开”制度,开通“12366”服务热线。从1999年起,在系统内连续开展了纪律作风整顿,从2009年起,开展政风行风评比检查,纳税人评价满意率在98%以上。
七、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全系统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工作思路,从思想引导、培训考试和学历教育等方面入手,大专以上学历由组建时的20%上升到现在的89%,其中研究生毕业10名。进入国家税务总局、省局稽查人才库储备人才6人;省级征管能手11名,稽查能手5名;市级征管能手70人、稽查能手36人;涌现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1人、十佳杰出青年卫士1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
八、廉政建设成效显著。从教育防范、权力配置、选拔干部、内部监督、廉政激励等方面完善工作机制,将教育、制度、监督三者统一,向基层机构派驻纪检监察员63名,从2000年起,市局党组连续11年被市委评为党风廉政建设一等单位。
九、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市局党组已5次被评为“四好班子”;所有参评区县局都被当地党委评为“四好”班子;市局目标管理连续13年获市政府一等奖,建成市级文明行业、市政府优质服务机关。建成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示范窗口、省级先进及模范职工之家、省局佳办税服务厅。第一直属分局获“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市局稽查局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全系统共获各类荣誉1200多项。


联系电话:0830-2593776 0830-2593756
地址:四川省泸州市龙马大道一段20#邮编:646600
北京优达创业科技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28-87712347
邮箱:dsj#mail.luzhou.gov.cn

免责声明:
此页是<四川省泸州市地方税务局>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